大学生学科—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
内隐学科态度论文 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论文 内隐联想测验论文 刻板解释偏差论文
论文详情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往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及对策研究上,关于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科差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印象解释偏差”这两种心理学测量方法测量大学生的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重点介绍前人的相关研究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共计三个实验。第三部分为总讨论。第四部分为结论。研究分为三个实验。实验一通过IAT对大学生的内隐学科态度进行研究,检验大学生是否存在“相对于文科,更认同理科”的内隐学科态度,以及这种内隐学科态度是否存在专业差异和性别差异。实验二利用IAT对大学生的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进行研究,检验大学生是否存在“理科就业前景积极,文科就业前景消极”的内隐刻板印象。实验三采用自编的刻板解释偏差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验,通过被试的归因数目和方式来研究大学生的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并比较分析IAT和SEB所测量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 IAT能显著地检测到大学生的内隐学科态度,内隐学科态度的IAT效应值达到显著性水平,被试存在“相对于文科,更认同理科”内隐学科态度。2.内隐学科态度IAT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持有相同的内隐学科态度,同样不存在学科差异,文科生和理科生持有相同的内隐学科态度。3. IAT没检测到大学生存在明显的“理科就业前景积极,文科就业前景消极”的内隐刻板印象,IAT效应值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被试不存在“理科就业比文科强”内隐态度。4.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IAT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学科差异。5. SEB检测到大学生对文科专业有明显的内隐刻板印象,对理科专业没有明显的内隐刻板印象。即SEB1和0没有显著性差异,SEB2和0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被试认可文科就业前景消极的假设,不认同理科就业前景积极的假设。6.被试性别、专业对SEB1、SEB2没有显著影响。被试性别与专业的交互作用对SEB1没有显著影响,对SEB2有显著影响,对性别影响下的专业进行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专业对于男性被试的SEB2有显著影响,专业对于女性被试的SEB2没有显著影响。7. SEB结果显示,被试对理科专业的消极职业事件倾向做内归因,对理科专业的积极职业事件倾向做外归因。对文科专业的积极职业事件和消极职业事件做出的内外归因没有显著差异。8.实验2中IAT值和实验3中SEB分值进行相关检验后发现,IAT效应值和SEB1值呈正相关,IAT效应值和SEB2值呈负相关,SEB1值和SEB2值呈负相关,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1 学科 | 第8页 |
1.2 学科—职业刻板印象 | 第8页 |
1.3 理科 | 第8-9页 |
1.4 文科 | 第9页 |
2.学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表现 | 第9-10页 |
3.内隐社会认知概述 | 第10-16页 |
3.1 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心理学 | 第10页 |
3.2 内隐社会认知基本概况 | 第10-11页 |
3.3 内隐态度概述 | 第11-13页 |
3.4 内隐刻板印象研究 | 第13-16页 |
4.研究方法的介绍 | 第16-18页 |
4.1 内隐联想测验 | 第16-17页 |
4.2 刻板解释偏差 | 第17-18页 |
5.研究构想 | 第18-20页 |
5.1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5.2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5.3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5.4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5.5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0-38页 |
实验一 大学生内隐学科态度的 IAT 研究 | 第20-25页 |
1.1 引言 | 第20页 |
1.2 实验目的 | 第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1.5 讨论 | 第24-25页 |
实验二 大学生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的 IAT 研究 | 第25-30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2.5 讨论 | 第29-30页 |
实验三 大学生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的 SEB 研究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3.5 讨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总讨论 | 第38-42页 |
1.实验结果的总结 | 第38-39页 |
1.1 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内隐学科态度 | 第38页 |
1.2 利用 IAT 和 SEB 测出的内隐学科—职业刻板印象结果不同 | 第38-39页 |
1.3 实验结果均不存在专业差异和性别差异 | 第39页 |
2.SEB 的优势 | 第39-40页 |
3.研究的不足 | 第40页 |
4.研究的反思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IAT 概念词和属性词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
ABS546484,这篇论文共4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
14.1。
不是会员,
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
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
2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