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和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

江苏夏季降水论文 大气环流论文 SSTA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首先利用江苏省13站45年(1960—2004年)的夏季降水资料,分析了江苏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然后结合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Reynolds&Smith的重构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运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江苏夏季旱涝年大气环流特征以及夏季降水异常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从而得到了引起江苏夏季降水异常的可能物理过程。结果表明:(1)从长期趋势来看,江苏6月降水明显增加,7月有微弱的减少,8月基本不变,整个夏季降水呈微弱增加趋势。(2)江苏夏季涝年和早年的环流特征明显不同:涝年,500hPa东亚及沿海地区从低纬到中高纬地区呈“正负正”的高度距平分布;850hPa流场上长江以南地区存在反气旋异常;100hPa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为高度正距平区,亚洲大陆中纬度地区为高度负距平区。早年,500hPa东亚及沿海地区从低纬度到中高纬度地区呈“负正负”的高度距平分布;850hPa流场上反气旋异常的位置较涝年偏北;100hPa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为高度负距平区,亚洲大陆中纬度地区为高度正距平区。旱涝年环流特征的差异反映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高纬阻塞高压及南亚高压的异常和江苏夏季降水的关系。(3)江苏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有显著相关,关键区主要位于赤道东太平洋和渤海到日本海以东的西北太平洋。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低),渤海到日本海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江苏夏季降水偏多(少)。(4)通过分析江苏夏季降水与海温异常及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得到引起江苏夏季降水异常的可能物理过程: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高(低)、渤海到日本海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哈德莱环流加强(减弱),沃克环流减弱(加强),南方涛动为负(正)位相,夏季500hPa东亚地区从低纬到高纬出现“正负正”(“负正负”)的距平分布,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北),同时中高纬地区的阻塞高压(不)易维持发展,使得北方冷空气(不)易南下与副高西侧的暖湿气流交汇于江淮流域,引起江苏夏季降水偏多(少)。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1-12页
    1.2 旱涝研究回顾第12-13页
    1.3 江苏降水变化规律研究进展第13-14页
    1.4 影响江苏降水的主要因子第14-15页
    1.5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要研究的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7-20页
    2.1 资料说明第17页
    2.2 主要方法介绍第17-20页
第三章 江苏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第20-29页
    3.1 夏季及各月降水年际变化总体特征及降水趋势第20-23页
    3.2 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第23-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江苏夏季旱涝年各层环流特征第29-38页
    4.1 江苏夏季旱涝年划分第29页
    4.2 江苏夏季旱年、涝年对应的 500hPa 环流形势特征第29-31页
    4.3 江苏夏季旱年、涝年对应的 850hPa 环流形势特征第31-34页
    4.4 江苏夏季旱年、涝年对应的 100hPa 环流形势特征第34-36页
    4.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五章 江苏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第38-45页
    5.1 江苏夏季旱年、涝年海温距平场分布第38-39页
    5.2 江苏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异常的相关分析第39-43页
    5.3 江苏夏季降水和太平洋海温相关的可能原因第43页
    5.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六章 江苏夏季旱涝年个例分析及可能影响机制第45-60页
    6.1 江苏夏季旱涝年主要环流型分析第45-58页
    6.2 江苏夏季降水异常的可能影响机制分析第58-59页
    6.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906362,这篇论文共6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