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蒸散量的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柴达木盆地论文 MODIS论文 地表能量平衡系统论文
论文详情
蒸散是由土壤蒸发和植被蒸发所构成,它是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能量、水分传输和转化的主要途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48%消耗于蒸散过程;陆地上64%的降水以蒸散的方式进入大气,直接参与地球水循环。蒸散量也是能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准确地测定和估算蒸散量不仅对研究全球气候演变、环境问题以及水资源评价等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指导排水灌溉、监测农业旱情、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也有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略成三角形,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且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美称。盆地内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土壤盐渍化严重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降落漏斗,而现有水文地质资料难以满足循环经济试验区以及建设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需求。因此蒸散量作为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高程、地貌、植被以及一些气象因素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正确的把握蒸散量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密切程度,得出影响蒸散量的主次因子,对保护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旱情的监测以及经济的发展规划都具有指导意义。基于SEBS理论,应用ENVI软件计算柴达木盆地蒸散量。计算2001-2010年每年9月的蒸散量以及2010年1-12月份蒸散量,从时间序列上分析了蒸散量的变化规律,同时从空间上分析蒸散量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应的蒸散空间分布情况。并通过分析与气象因素(气温,降雨等),地形地貌,高程,坡向,坡度,地表温度,植被的相关性,从而总结出,影响蒸散量的主次因子及变化规律。所得结果将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第9页
    1.2 应用遥感技术计算蒸散量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技术路线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成果第12-14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4-28页
    2.1 地理位置第14-15页
    2.2 气候特征第15-16页
        2.2.1 气温第15-16页
        2.2.2 降雨量第16页
        2.2.3 蒸发第16页
    2.3 水文特征第16-19页
        2.3.1 河流第16-17页
        2.3.2 湖泊第17-18页
        2.3.3 水库第18页
        2.3.4 水电站第18页
        2.3.5 渠系第18-19页
        2.3.6 冰川第19页
    2.4 植被与土壤第19-22页
        2.4.1 沙漠植被第19-20页
        2.4.2 草原植被第20-21页
        2.4.3 人工植被第21页
        2.4.4 土壤第21-22页
    2.5 地形地貌第22-23页
        2.5.1 区域地貌特征第22-23页
        2.5.2 地貌分区第23页
    2.6 水文地质概况第23-25页
        2.6.1 含水层系统划分与主要地下水类型第23-24页
        2.6.2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层系统的结构及主要特征第24-25页
        2.6.3 柴达木盆地地下水系统特征第25页
    2.7 区域构造地质第25-28页
        2.7.1 断裂第25-26页
        2.7.2 褶皱第26页
        2.7.3 地震第26-28页
第三章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第28-37页
    3.1 表面能量平衡系统方程第28-29页
    3.2 感热通量的计算第29-30页
    3.3 确定热传导粗糙度第30-31页
    3.4 莫宁-奥布霍夫相似性(MOS)稳定度订正函数第31-32页
    3.5 大气边界层(ABL)总体相似理论(BAS)稳定度订正函数第32-34页
    3.6 确定湍流热通量和实际蒸发量第34-35页
    3.7 SEBS 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35-37页
        3.7.1 乌鲁木齐河流域实际蒸发量的估算第35页
        3.7.2 SEBS 在旱情监测中的应用第35-37页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蒸散量的分布规律第37-52页
    4.1 数据选取第37-41页
        4.1.1 遥感数据第37页
        4.1.2 DEM 高程数据第37-39页
        4.1.3 气象数据第39-41页
    4.2 蒸散量计算步骤第41-44页
    4.3 2000-2010 年 9 月蒸散量的分布规律第44-50页
        4.3.1 逐年 9 月蒸散量的分布图第44-48页
        4.3.2 2010 年蒸散量计算结果第48-50页
    4.4 蒸散量的空间分布第50-52页
第五章 蒸散量分布的影响因素第52-70页
    5.1 气候因素对蒸散量的关系第52-55页
        5.1.1 温度第52-53页
        5.1.2 降雨第53-55页
    5.2 植被指数(NDVI)与蒸散量的关系第55-58页
    5.3 地形与蒸散量的关系第58-70页
        5.3.1 高程第59-66页
        5.3.2 坡向第66-68页
        5.3.3 坡度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70-71页
    6.1 结论第70页
    6.2 讨论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7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40999,这篇论文共7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2.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