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教授辨治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

周仲瑛论文 外感热病论文 学术思想论文 临证经验论文
论文详情
数千年来,中医药在防治外感热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屠呦呦教授成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为代表,包括1957年蒲辅周先生指导乙脑的中医药治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周仲瑛教授对流行性出血热在理论和临床方面的研究、2003年北京和广东等地中医药参与非典的防治,以及2009年中医药对甲流的防治等,都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即便如此,中医药在防治外感热病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尤其对名老中医防治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对中医药防治外感热病的理论及实践都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旨在较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防治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并通过临床队列研究阐明流感双解合剂的临床疗效特点。具体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周仲瑛教授辨治外感热病的理论渊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家学渊源。探讨周筱斋先生在外感热病的临证经验及经历对周仲瑛教授的影响。②文献学习。重点分析了外感热病主要著作对周仲瑛教授相关学术见解的影响。③学院教育。探讨了学院的系统性教育对周仲瑛教授学术方面的影响。④临证总结。即坚持临证及在此基础上的经验总结。第二部分为周仲瑛教授外感热病相关文献研究。目的:通过对周仲瑛教授论述外感热病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外感热病方面的研究特点及方法。方法:以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周仲瑛教授发表的外感热病相关文献,对发表时间、署名情况、文献类型、研究疾病等进行分类、计数和比较。分析其所体现的规律和特点。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63条,文献前后跨度从1977年至2017年长达40年;其中周仲瑛教授发表文献42条(比例66.67%),在发表42条文献中,第一作者为19条,第二作者为15条,占所有署名文献的80.95%;从文献类型来看,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临证经验分别为25条、19条和12条,占所有文献的比例分别为39.68%、30.16%和19.05%,共计88.89%;对于具体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相关论文达25篇,病毒感染性高热10条,分别占所有文献的39.68%和15.87%,其他感染性疾病也有广泛涉及,一般在1-4篇之间。结论:周仲瑛教授重视外感热病的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并逐步推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观点,涵盖广泛。第三部分系统整理周仲瑛教授外感热病的主要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首先,从五个方面介绍其主要学术观点:①外感热病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②外感热病主要分为肺系和胃系两方面;③温、热、火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④寒温统一、多元辨证;⑤外感热病有高热、痉、厥、闭、脱五大症。其次,详细整理了周仲瑛教授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及病毒感染性高热的临床经验,并例举了相关的典型病案。第四部分是周仲瑛教授的经验方流感双解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以西药磷酸奥司他韦为对照,观察周仲瑛教授的经验方流感双解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提供有效、安全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1例患者纳入研究,脱落7例,完成5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19例,分别给予流感双解合剂和奥司他韦,观察、分析和对比两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流感双解合剂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从体温起效时间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从体温复常时间来看,治疗组为2.17± 1.44天,对照组为1.43±0.95天,对照组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疾病综合疗效及证候疗效比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疗效一致。对于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整体疗效看,流感双解合剂与奥司他韦基本相似,但具体而言又略有差异,即奥司他韦在体温复常时间方面优于治疗组。在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患者表现相似,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流感双解合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流行性感冒临床诊疗方案。通过本次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周仲瑛教授辨治外感热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今后中医药防治外感热病相关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临床研究初步揭示了流感双解合剂的临床疗效特点和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周仲瑛教授采用“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辨治流行性感冒的实用价值。
中文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1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周仲瑛教授辨治外感热病的学术渊源第14-19页
    1 学术渊源第14-17页
        1.1 继承祖志精于家学第14-15页
        1.2 经典探微深思熟记第15-16页
        1.3 教学相长融会新知第16-17页
        1.4 临证实践探索发挥第17页
    2 小结第17-19页
第二部分 周仲瑛教授外感热病相关文献研究第19-28页
    1 研究目的第19页
    2 数据库选择第19页
    3 检索方法和分析方法第19页
    4 结果第19-25页
        4.1 各数据库检索周仲瑛教授相关文献数量第19-20页
        4.2 各数据库检索周仲瑛教授相关外感热病文献数量第20-22页
        4.3 外感热病文献发表时间分布情况第22页
        4.4 周仲瑛教授外感热病相关文献署名情况对比第22-23页
        4.5 周仲瑛教授相关外感热病文献署名是否为第一作者对比第23页
        4.6 周仲瑛教授相关外感热病文献署名排名情况分布第23-24页
        4.7 周仲瑛教授外感热病相关文献类型情况分布第24-25页
        4.8 外感热病相关文献各病种分布情况第25页
    5 讨论第25-28页
        5.1 外感热病为主要研究方向第25-26页
        5.2 重点进行理论和临床研究第26页
        5.3 逐步推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26-27页
        5.4 理论观点丰富涵盖面广第27-28页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外感热病主要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第28-49页
    1 外感热病的主要学术观点第28-33页
        1.1 外感热病有伤寒、温热病和瘟病之分第28-29页
        1.2 外感热病主要分为肺系(呼吸系统)和胃系(消化系统)两方面第29-30页
        1.3 温、热、火的联系和区别第30-31页
        1.4 寒温统一多元辨证第31-32页
        1.5 外感热病五大症一热、痉、厥、闭、脱第32-33页
    2 外感热病的临证经验第33-39页
        2.1 从“三毒”辨治流行性出血热第33-38页
        2.2 病毒感染性高热病理中心在气营第38页
        2.3 清气泄热、凉营解毒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第38-39页
        2.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理因素为热毒、湿毒、瘀毒第39页
    3 验案例举第39-45页
        3.1 验案一 热毒壅盛,血瘀水停证(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第39-40页
        3.2 验案二 气营两燔、热毒内陷证(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第40-41页
        3.3 验案三 暑温气营两燔证(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极期)第41-42页
        3.4 验案四: 气阴两虚、痰瘀内生、清窍失养证(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第42页
        3.5 验案五: 内闭外脱证(重症肺炎、肺系疾病)第42-43页
        3.6 验案六: 湿热中阻,枢机不和,脾虚胃弱,津气两伤证(肺部感染、胃系疾病)第43-44页
        3.7 验案七 温邪疫毒内陷,气血两燔,腑实热结,营阴耗伤证(发热原因待查)第44-45页
    4 讨论第45-49页
        4.1 紧扣基本病机第45页
        4.2 重视病理因素第45-47页
        4.3 把握病势演变第47页
        4.4 探索特异性治法第47页
        4.5 一法多用和多法并举第47-49页
第四部分 流感双解合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第49-74页
    1 研究背景第49-50页
    2 研究目的第50页
    3 研究对象第50页
    4 诊断标准第50-51页
        4.1 西医诊断标准第50页
        4.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第50-51页
    5 纳入标准第51页
    6 排除标准第51页
    7 研究病例的中止第51-52页
    8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第52页
    9 研究病例的剔除第52页
    10 治疗方案第52-54页
    11 疗效评价第54-55页
    12 统计方法第55页
    13 结果第55-71页
        13.1 纳入情况第55页
        13.2 一般资料对比第55-56页
        13.3 证型分布第56页
        13.4 治疗前病程比较第56-57页
        13.5 治疗前体温比较第57页
        13.6 疗效分析第57-69页
        13.7 安全性分析及不良事件第69-71页
    14 讨论第71-74页
        14.1 流行性感冒病因病机第71页
        14.2 治法当以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第71-72页
        14.3 流感双解合剂方药分析第72页
        14.4 疗效分析第72-73页
        14.5 安全性分析第73-74页
研究总结第74-75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74页
    2 创新点第74页
    3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件一 周仲瑛教授辨治“无名热”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报告第79-105页
附件二 周仲瑛教授外感热病相关文献第105-10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作者简介第11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4076498,这篇论文共11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3.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