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综论

清末民初社会小说论文 情节结构模式论文 思想蕴涵论文 叙事话语论文 综论论文
论文详情
论文拟运用文学社会学、主题学、叙事学等理论方法,对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思想蕴涵、叙事语言予以多维度的阐述。题作“综论”,意在强调论文勉力逸出对清末民初社会小说面面俱到的平面描述,而旨在融通全史,对研究对象作综合性的通观审视与学理思考。在硕士学位论文有限的篇幅中,笔者更多地凭藉研究角度与批评方法的变换、互补,以达臻研究的系统性。如果说,阿英的《晚清小说史》引领论文聚焦最能折射清末民初时代精神的社会小说;那么,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则导引笔者如何化用叙事学理论,并将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关注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王德威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则启示笔者逸出传统研究就事论事的表象描述、不无简化的理论化约,而将论文勉力拓展为对清末民初社会小说“所显现的活力及复杂面向”的多向度探究与深层思辩。有鉴于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价值(尤其是艺术价值)不高,论文无意拘泥于对研究对象作“价值评判”,而悉心进入“价值阅读”范畴:即努力通过对作品的细读,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与审美意义。恰如识者所指出的:“对象本身的价值并不足以决定‘研究’的价值,倒是对象有可能在独特眼光下‘获得’某种价值。”关键在于研究者是否别具慧眼,是否具有理论穿透力。较之清末民初长篇小说研究的硕果累累,短篇小说的研究则尤显得薄弱。论文对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研究,将专取短篇小说这一体裁。短篇小说绝非是长篇小说的“浓缩”或“精简”,它在结构布局、思想内涵、叙事语言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将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单独拎出,作专题研究,无论是从文学史还是文体学意义来看,都将有所收获。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8-13页
    一、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界说第8-9页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第9-13页
第一章 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第13-20页
    一、“寓言体”兼容“写实体”的结构模式第13-16页
    二、“鬼域”叠合“人间”结构模式第16-18页
    三、家庭空间折射社会广域结构模式第18-20页
第二章 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思想涵蕴第20-30页
    一、新道德与旧道德的碰撞交锋第20-23页
    二、儿女私情与爱国豪情的互渗互阐第23-26页
    三、城市生活与海上魅影的虚实相生第26-30页
第三章 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叙事话语第30-39页
    一、第一人称叙事:旨在现身说法与营构“真实”第30-33页
    二、形式实验:混淆现实与虚构第33-36页
    三、夹叙夹评文体:连通社会小说与时政大说第36-39页
结语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简目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082298,这篇论文共4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3.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