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研究

制造业服务化论文 企业创新能力论文 专业优势论文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论文 网络化协作论文 灰色关联度论
论文详情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发达国家以及知名企业都纷纷向“服务”转型,我国制造企业也开始着手由产品制造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现代制造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新浪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该如何抓住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的发展契机,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则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从制造业服务化这一全新视角出发,对我国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论文从制造业服务化的视角下研究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问题,将当前两个热点问题引入到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模型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模型,对服务环节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价值生成机理进行了研究。2、论文研究了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采用理论基础、影响机理、案例分析“三步法”,分别从专业优势、顾客的参与和体验以及网络化协作三个角度探讨了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创新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3、论文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在选取二级指标时考虑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因素;选择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避免了专家打分的主观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在此基础上,通过Matlab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对60家调查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比是否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企业的指标数值,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为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制定创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4、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提出了在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实现条件、实现路径,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第10-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1-18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20页
     ·研究的目的第18-19页
     ·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研究架构与研究内容第20-23页
     ·研究架构第20-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3-24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主要创新点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25-50页
   ·制造业服务化理论研究评述第25-38页
     ·制造业服务化产生的背景第25-27页
     ·国内外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成果第27-38页
   ·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研究评述第38-47页
     ·企业创新理论第38-41页
     ·企业能力理论第41-45页
     ·企业创新能力理论第45-47页
   ·制造业服务化视角下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服务环节在创新过程中的价值生成机理研究第50-72页
   ·有关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界定第50-53页
     ·服务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描述第50-51页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第51-52页
     ·前向服务化第52页
     ·后向服务化第52-53页
     ·现代制造服务业第53页
   ·有关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第53-58页
     ·创新的概念界定第53-55页
     ·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模型第55-58页
   ·价值链的理论基础第58-61页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第58-59页
     ·创新价值链模型第59页
     ·“微笑曲线”理论第59-60页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第60-61页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构成及转变分析第61-65页
     ·传统价值链的基本构成第61-62页
     ·制造企业服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第62-64页
     ·制造服务价值链转变分析第64-65页
   ·现代制造服务的价值来源分析第65-67页
     ·增值服务与基本服务的区别第65-66页
     ·现代制造服务的价值构成分析第66页
     ·服务的二次放大机制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第66-67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第67-71页
     ·企业价值增长的三角形模型第67-68页
     ·顾客感知价值与制造服务价值的关系第68-70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促使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最大化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第72-92页
   ·专业优势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第72-77页
     ·理论基础:社会分工理论第72-73页
     ·专业优势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73-76页
     ·案例分析第76-77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第77-81页
     ·理论基础:企业知识理论第77-78页
     ·顾客的参与和体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78-79页
     ·案例分析第79-81页
   ·网络化协作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第81-90页
     ·理论基础:开放式创新第81-82页
     ·现代制造服务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82-86页
     ·案例分析第86-90页
   ·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用的理论模型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服务化背景下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第92-113页
   ·评价的目的与作用第92-93页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93-97页
     ·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第93页
     ·二级评价指标的选取第93-95页
     ·各级评价指标的涵义第95-97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97-102页
     ·常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97-98页
     ·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98-102页
   ·两层次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02-112页
     ·模糊数学的基础理论第102-104页
     ·单层次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第104-106页
     ·各底层系统单层次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第106-109页
     ·企业创新能力的两层次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指标体系第109-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服务化视角的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第113-141页
   ·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第113-118页
     ·问卷设计第113页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第113-114页
     ·调查结果的统计性描述第114-117页
     ·指标数据的处理方法第117-118页
   ·各底层系统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18-126页
     ·关于创新机会识别能力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18-121页
     ·关于创新过程执行能力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21-123页
     ·关于创新结果评估能力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23-126页
   ·上层系统的灰色关联—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126-128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128-132页
     ·各企业一级指标指数和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排名第128-130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机会识别能力的影响第130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过程执行能力的影响第130-131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结果评估能力的影响第131页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创新综合能力的影响第131-132页
     ·分析结论第132页
   ·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现条件、路径及对策第132-139页
     ·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条件分析第132-136页
     ·基于服务转型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第136-137页
     ·提升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1-143页
   ·全文总结第141-142页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5页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55-157页
 一、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5-156页
 二、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56-157页
附录1第157-160页
附录2第160-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6396,这篇论文共16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9.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