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代谢组的生化及遗传基础研究

玉米籽粒论文 代谢组学论文 二级质谱标签数据库论文 代谢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 代谢数量性状座位论文
论文详情
植物体会产生大量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不仅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过程,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玉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世界经济和农业生产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玉米籽粒中代谢产物的分析,并结合基因组学,遗传学和表达谱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的解析籽粒代谢组的遗传基础和自然变异。通过基于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的广谱定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能够有效的建立二级质谱标签(MS2T)数据库。在玉米籽粒中,我们利用一种步进MIM-EPI(多离子检测模式-增强子离子扫描)的方法,一共获得了983个几乎没有重复的特征代谢产物,并完成了其中184个代谢物质的鉴定和标注。然后以此MS2T数据库为基础,利用sMRM(多反应检测模式)对种植在不同地点的玉米3个关联群体和2个RIL(重组自交系)群体一共702份材料进行了相对定量。为了解析玉米籽粒代谢组的自然变异和生化基础,我们首先对368份玉米关联群体材料中983个特征代谢产物进行了mGWAS(代谢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最终从3个重复的结果中得到了1459个显著位点(P≤1.8×10-6)。分析发现与这些位点关联的候选基因有1197个,这些候选基因中有58.5%能够被表达QTLs支持(eQTLs)。为了验证mGWAS结果,我们还利用BB(B73/By804)和ZY(Zong3/Yu87-1)两个RIL群体,对793个代谢产物定位了1876个mQTL(代谢数量性状座位)。经过对比发现,关联群体定位的1459个显著位点中有14.7%能够被这些mQTL所证实。在玉米籽粒的基因功能研究中,我们的研究重点放在鉴定和注释了的19个酚胺,39个黄酮和8个色氨酸代谢途径产物定位上,最终确定这些代谢产物一共定位到了50个候选基因。一系列如重测序,表达QTL分析,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的手段在我们研究中被用来解析基因的潜在功能和变异。我们一共完成了5个候选基因的验证,其中PHT和CCoAOMT1在后面的研究中还经过突变体和转基因进行了进一步功能验证。在完成基因的功能之后,代谢网络的构建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对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分析,确定了代谢产物潜在的合成路径和物质间的上下游关系,并结合转基因和突变体材料的遗传验证,在玉米籽粒中重新构建了酚胺和黄酮两个途径的代谢网络。代谢性状作为一种可测定的表型,在研究中发现同一些复杂的生物性状相关。我们利用逐步回归方法,一共发现了42个代谢产物同玉米籽粒的百粒重(HKW)表型显著相关(P≤0.05),在第二重复中26个代谢产物能解释72.6%的百粒重表型变异。这提示代谢产物能够能被用作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这对促进玉米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略缩词表第11-12页
1 前言第12-28页
    1.1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概况第12-18页
        1.1.1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第12-13页
        1.1.2 植物代谢组学的技术手段及研究方法第13-18页
    1.2 代谢产物的高效检测与鉴定第18-21页
        1.2.1 代谢产物的高效检测第18-20页
        1.2.2 代谢产物的鉴定第20-21页
    1.3 代谢组变异及代谢组的遗传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1-26页
        1.3.1 代谢组的变异第21-22页
        1.3.2 代谢组学的遗传连锁分析第22-23页
        1.3.3 代谢组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3-26页
    1.4 代谢组学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第26-27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36页
    2.1 玉米籽粒群体材料来源第28页
    2.2 玉米重复性选择及材料选取第28-29页
    2.3 基因型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第29页
    2.4 代谢用化学试剂第29页
    2.5 样品的制备与提取第29-30页
    2.6 实验仪器条件和参数第30-32页
        2.6.1 HPLC条件第30页
        2.6.2 ESI-Q TRAP-MS/MS条件和参数第30页
        2.6.3 线性离子阱条件和参数第30-31页
        2.6.4 三重四极杆条件和参数第31页
        2.6.5 ESI-Q TOF-MS/MS条件和参数第31-32页
    2.7 代谢统计分析第32页
    2.8 mQTL定位分析第32页
    2.9 eQTL分析第32-33页
    2.10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3页
    2.11 载体构建和水稻遗传转化第33-34页
    2.12 表达分析第34-35页
    2.13 百粒重与代谢产物的显著性分析第35页
    2.14 数据的通用性第35-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76页
    3.1 玉米籽粒代谢组学分析第36-48页
        3.1.1 玉米籽粒MS2T数据库的建立第36-39页
        3.1.2 代谢产物的鉴定和注释第39-44页
        3.1.3 代谢产物高通量检测第44-46页
        3.1.4 代谢产物间相关性分析和物质聚类第46-48页
    3.2 玉米籽粒中基于代谢组学的遗传分析第48-54页
        3.2.1 代谢表型的统计分析第48-50页
        3.2.2 玉米关联群体的mGWAS分析第50-53页
        3.2.3 玉米RIL群体的mQTL分析第53-54页
    3.3 代谢相关基因功能研究和代谢网络构建第54-76页
        3.3.1 候选基因的挖掘与分析第55-57页
        3.3.2 代谢相关候选基因的功能研究第57-64页
        3.3.3 玉米酚胺代谢途径网络构建第64-70页
        3.3.4 玉米籽粒黄酮代谢网络构建第70-74页
        3.3.5 代谢产物与重要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第74-76页
4 讨论第76-81页
    4.1 代谢产物的生化分析及鉴定是代谢组学的研究基础第76-78页
    4.2 基于代谢组学的关联分析与多方法的结合是玉米遗传研究的重要手段第78-79页
    4.3 利用代谢组学解析复杂生物性状第79-81页
5 参考文献第81-99页
附录第99-104页
    附录Ⅰ:玉米籽粒中黄酮和酚胺定位的候选基因信息表第99-101页
    附录Ⅱ:玉米籽粒中与HKW相关的代谢产物信息第101-103页
    附录Ⅲ:作者简介第103-104页
        个人简历第103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03页
        申请专利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941396,这篇论文共10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1.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3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