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氢氟酸体系中MIBK萃取分离铌钽工艺的基础研究

铌论文 钽论文 氢氟酸论文 MIBK论文 低酸萃取论文
论文详情
铌、钽为重要的稀有贵重金属,其金属和合金已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现行铌钽矿处理方法为高浓度氢氟酸分解和萃取分离工艺,但该工艺会造成严重的氟污染且对难分解矿的资源利用率较低。为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拓了亚熔盐法铌钽清洁生产新工艺,使难分解铌钽矿分解率较现行氢氟酸法提高10%以上,且新工艺得到的中间产品-铌钽水合氧化物可被接近理论用量的低浓度氢氟酸溶解,从而有望大幅度降低氢氟酸用量,并在低浓度氢氟酸体系中实现铌和钽的萃取分离,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削减氟污染,实现清洁生产。铌钽的低浓度氢氟酸体系萃取分离工艺是亚熔盐铌钽清洁生产工艺控制氟污染和保证铌钽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本论文基于亚熔盐清洁生产工艺前期研究成果,对铌钽的低浓度氢氟酸体系萃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最优化的铌钽萃取分离及除杂的工艺条件,并开展了相应的机理研究,主要工作及进展如下:(1)通过对低浓度氢氟酸体系中铌钽存在形态及性质差异的分析,确定了采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选择性萃取钽从而实现钽铌分离的新流程。(2)利用多元光谱拟合(MSF)法,在ICP-AES中建立了合理的MSF模型,有效校正了萃取液中高浓度钽基体对铌的光谱干扰,建立了适合本实验体系的铌元素的准确测定方法,为后续实验的分析过程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3)在低浓度氢氟酸体系中,利用MIBK萃取分离钽铌,考察了接触时间、萃取相比、氢氟酸浓度、钽铌浓度、钽铌质量比、H2SO4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钽、铌萃取率及钽铌分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触时间5 min、萃取相比为5、氢氟酸浓度0.5 mo1·L-1、钽铌浓度60 g·L-1、钽铌质量比为2时,钽、铌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96.01%、0.048%,钽铌分离系数达到近50000。因此在低浓度氢氟酸体系中,以MIBK为萃取剂,可实现钽、铌的高效萃取分离。采用3 mol·L-1硫酸洗涤含钽有机相,相比1:1,洗涤两次即可全部去除其中的微量铌。另外,考察了杂质Fe、Si、A1、Ti等在萃取过程中的行为,结果表明杂质基本不进入含钽有机相。这为高纯钽的制取提供了工艺基础。(4)利用草酸铌结晶法提纯萃余液中的铌,可实现铌与杂质的有效分离,最终Fe、Si、Ti、Al等杂质的含量均达到了行业要求。(5)对MIBK萃取钽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测定了萃合物组成,并借助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手段对萃取前后MIBK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氢氟酸0.5 mo1·L-1下,钽主要以HTaF6形式存在,只存在少部分的HTaF7。萃取剂MIBK萃取Ta的机理为溶剂化萃取,萃取方程可简写成:3 MIBK+HTaF6=HTaF6·3MIBK。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4页
    1.1 前言第18-24页
        1.1.1 铌钽的性质第18-19页
        1.1.2 铌钽的应用第19-22页
            1.1.2.1 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第19页
            1.1.2.2 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第19-20页
            1.1.2.3 在航天航空工业中的应用第20-21页
            1.1.2.4 在硬质合金中的应用第21页
            1.1.2.5 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应用第21页
            1.1.2.6 在医学中的应用第21-22页
        1.1.3 铌钽资源的概况第22-24页
            1.1.3.1 国外铌钽资源的概况第22-23页
            1.1.3.2 国内铌钽资源的概况第23-24页
    1.2 铌钽的提取与分离第24-31页
        1.2.1 铌钽的提取冶金第24-28页
            1.2.1.1 碱分解法第25-26页
            1.2.1.2 酸分解法第26页
            1.2.1.3 氯化法第26-27页
            1.2.1.4 亚熔盐法第27-28页
        1.2.2 铌钽的分离技术第28-31页
            1.2.2.1 分步结晶法第28-29页
            1.2.2.2 分步蒸馏法第29页
            1.2.2.3 离子交换法第29页
            1.2.2.4 选择还原法第29-30页
            1.2.2.5 液液萃取法第30-31页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31-34页
        1.3.1 论文背景第31-32页
        1.3.2 论文意义第32页
        1.3.3 论文内容第32-34页
第二章 铌、钽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4-44页
    2.1 前言第34-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5-36页
        2.2.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2.2.2.1 溶液的配制第36页
            2.2.2.2 MSF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2.2.3 分析方法第37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2.3.1 分析谱线的选择第37-40页
        2.3.2 光谱干扰的校正第40-41页
            2.3.2.1 MSF模型的建立要求第40-41页
            2.3.2.2 MSF法校正光谱图的效果第41页
        2.3.3 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检出限第41-42页
        2.3.4 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第42-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低浓度氢氟酸体系中MIBK萃取分离铌钽工艺研究第44-58页
    3.1 前言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44-45页
        3.2.2 实验方法第45页
            3.2.2.1 原料的消解第45页
            3.2.2.2 萃取与反萃操作第45页
        3.2.3 分析方法第45页
    3.3 萃取相关参数计算第45-46页
        3.3.1 分配比(D)第46页
        3.3.2 萃取率(E%)第46页
        3.3.3 分离系数(β_(A/B))第46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3.4.1 接触时间的影响第47页
        3.4.2 萃取相比(R=O/A)的影响第47-48页
        3.4.3 氢氟酸浓度的影响第48-50页
        3.4.4 钽铌浓度的影响第50-51页
        3.4.5 钽铌质量比的影响第51-52页
        3.4.6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52-53页
        3.4.7 温度的影响第53-54页
    3.5 杂质萃取行为第54-56页
        3.5.1 实验方法第54页
        3.5.2 分析方法第54-55页
        3.5.3 实验结果第55-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含钽有机相的酸洗净化工艺研究第58-66页
    4.1 前言第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58-59页
        4.2.2 实验方法第59页
        4.2.3 分析方法第59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4.3.1 纯水洗涤结果第59-60页
        4.3.2 1mol·L~(-1)硫酸酸洗结果第60-61页
        4.3.3 2mol·L~(-1)硫酸酸洗结果第61-62页
        4.3.4 3mol·L~(-1)硫酸酸洗结果第62-63页
        4.3.5 4mol·L~(-1)硫酸酸洗结果第63-65页
        4.3.6 酸洗除铌效果检验第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萃余液结晶法除杂净化工艺研究第66-76页
    5.1 前言第66页
    5.2 实验部分第66-68页
        5.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66-67页
        5.2.2 实验方法第67页
        5.2.3 实验流程第67-68页
        5.2.4 分析方法第68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5.3.1 沉淀中各杂质的含量第68-69页
        5.3.2 一次晶体中各杂质的含量第69-70页
        5.3.3 二次晶体中各杂质的含量第70-71页
        5.3.4 沉淀HNO_3浸洗后改进结果第71-72页
            5.3.4.1 浸洗时间的影响第71-72页
            5.3.4.2 HNO_3浓度的影响第72页
        5.3.5 结晶母液pH值调节后改进结果第72-75页
            5.3.5.1 一次结晶母液调节pH的结果第73-74页
            5.3.5.2 二次结晶母液调节pH的结果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萃取机理探讨第76-84页
    6.1 前言第76页
    6.2 实验部分第76-77页
        6.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76-77页
        6.2.2 实验方法第77页
        6.2.3 分析方法第77页
            6.2.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第77页
            6.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第77页
            6.2.3.3 核磁共振波谱第77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7-83页
        6.3.1 萃合物组成的确定第78-79页
            6.3.1.1 斜率法第78-79页
            6.3.1.2 饱和容量法第79页
        6.3.2 MIBK萃取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第79-81页
        6.3.3 MIBK萃取前后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81-83页
    6.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7.1 结论第84页
    7.2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94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9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057395,这篇论文共9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8.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7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