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旱性指标的筛选及其遗传特性研究

玉米论文 抗旱性论文 鉴定指标论文 抗旱遗传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以抗旱性不同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为试材,采用盆栽、田间和实验室模拟水分胁迫等手段,分别从形态学、生理学对玉米育种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不同杂交种和自交系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结果的数量分析过程中,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隶属函数值法等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玉米育种抗旱性鉴定指标体系。同时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根据Griffing双列杂交配合力统计原理,选用仅包含正交组合,共P(P-1)/2个试验材料的试验方法获取试验数据,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及遗传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用Mather的A、B、C尺度检验方法及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控制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基因作用;分析了玉米抗旱性的遗传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三个玉米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苗期和中后期进行中度水分胁迫,测定了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杂交种间及各自交系间抗旱性差异明显。以抗旱系数进行排序,杂交种:铁单17)农大108)铁单10;亲本自交系:沈136>P178>丹340>铁9010>黄C>C8605-2。以抗旱指数进行排序,杂交种:铁单17)农大108>铁单10;亲本自交系:沈136>P178>铁9010>丹340>黄C>C8605-2。抗旱指数和抗旱系数具有相同的趋势。亲本及F1代间抗旱性在某些性状上有一定相关性,抗旱性强的自交系,其杂交种的抗旱性也较好,抗旱性弱的自交系,其杂交种抗旱性也相对较弱。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分析结果,其中自交系沈136苗期、花期平均抗旱隶属值最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P178、铁9010、铁单17、农大108、340属中等抗旱类型,C8605-2、黄C属弱抗旱类型,而铁单10属不抗旱类型。2.中度水分胁迫处理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后,测定了一些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通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ASI与玉米子粒产量密切相关,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抗旱性的强弱。在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利用上述几个相关指标对10个骨干自交系进行抗旱性测定,结果显示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ASI与子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在鉴定筛选玉米种植资源时,玉米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和ASI与玉米子粒产量密切相关,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强弱,和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一样可以作为玉米育种耐旱自交系和杂交种筛选的鉴定指标。3.进行玉米抗旱育种,首先要筛选抗旱资源,对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选择抗旱性较好的材料作为玉米抗旱性育种的基础材料,鉴定有利的抗旱基因并加以利用。本文通过对一些骨干玉米自交系生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间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自交系沈136、齐319、丹598和沈137耐旱性较好,可以作为玉米耐旱育种的基础材料,进行抗旱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4.采用PEG处理模拟水分胁迫,能够达到与田间水分胁迫相似的效果。因此可以利用PEG在芽苗期对玉米幼苗进行模拟干旱处理,结合一些抗旱指标的测定,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玉米种质的抗旱性。本文采用PEG处理幼苗模拟水分胁迫,通过叶片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和叶片水势等几个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同时结合盆栽试验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玉米自交系的产量,通过抗旱指数评价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并对苗期指标与抗旱指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PEG处理幼苗模拟干旱胁迫鉴定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与抗旱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苗期采用PEG处理模拟水分胁迫进行大量玉米种质的抗旱性筛选,结合田间干旱鉴定,可以更好地评价玉米种质的抗旱性。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玉米幼苗,方法简单、有效、低成本、短周期就能够分析大量样品,解决了盆栽试验、田间试验进行水分干旱胁迫处理样品少,胁迫时间、胁迫强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是快速鉴定玉米种质抗旱性的比较准确的评价方法。5.本研究利用耐旱性不同的丹598、辽618、K12、沈136、沈137、丹340、铁9010、P178,8个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28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及自交系沈136和铁9010为亲本材料,配制的P1 P2 F1 F2四个世代群体,进行了抗旱性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穗长、秃尖、百粒重、行粒数这些性状受加性效应影响大,产量、株高和穗位性状受非加性基因作用较大。行粒数、穗长和秃尖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低,性状受环境影响大,百粒重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而且相差较小,性状受环境影响小,且为加性遗传,产量、株高和穗位性状广义遗传力较高,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其中穗位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产量和株高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影响。抗旱指数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E-1模型,抗旱性指数主要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其中主基因遗传力大于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1.59%和17.72%,主基因对抗旱指数的变异度的影响远远大于多基因对抗旱指数的变异度的影响,而且主基因+多基因决定了抗旱指数表型变异的79.32%,另外有20.68%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7页
    1 玉米抗旱鉴定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进展第16-26页
        1.1 形态指标第17-18页
        1.2 生理生化指标第18-26页
            1.2.1 叶水势(LWP)第18页
            1.2.2 相对含水量(RWC)第18-19页
            1.2.3 离体叶片抗脱水能力第19页
            1.2.4 质膜透性-电导率测定第19-20页
            1.2.5 脯氨酸(Proline)含量第20-21页
            1.2.6 脱落酸(ABA)含量第21页
            1.2.7 SOD、CAT和POD第21-22页
            1.2.8 丙二醛(MDA)含量第22页
            1.2.9 细胞的渗透调节与渗透调节物质第22-23页
            1.2.10 合成酶活性第23页
            1.2.11 保护酶活性第23-25页
            1.2.12 保护物质第25-26页
    2 玉米抗旱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26-31页
        2.1 玉米抗旱性遗传研究第26-27页
        2.2 玉米抗旱性育种第27页
        2.3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第27-31页
            2.3.1 玉米抗(耐)旱相关性状的QTL研究第28-30页
            2.3.2 玉米耐旱性的分子标记辅助改良第30页
            2.3.3 玉米耐旱性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第30-31页
    3 玉米芽苗期抗旱性研究进展第31-37页
        3.1 水分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生理生化反应的伤害第31-32页
        3.2 玉米芽苗期抗旱性的评价第32-33页
            3.2.1 芽苗期抗旱性与种子活力第32-33页
            3.2.2 萌芽期干旱的模拟第33页
        3.3 萌芽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第33-35页
            3.3.1 高渗溶液中的发芽势、发芽率第34页
            3.3.2 细胞膜的修复速率第34页
            3.3.3 ATP第34页
            3.3.4 吸水速率第34页
            3.3.5 种子大小第34-35页
            3.3.6 种子活力第35页
        3.4 玉米芽苗期抗旱性的遗传及育种第35-37页
第二章 不同玉米品种及亲本自交系的抗旱性及抗旱性指标筛选第37-5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2.1.1 供试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2.1.2 抗旱指标测定第38-39页
        2.1.3 数据分析方法第3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9-56页
        2.2.1 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苗期抗旱性研究第39-43页
        2.2.2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生育中后期抗旱性研究第43-50页
        2.2.3 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抗旱指标的综合评价第50-52页
        2.2.4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的影响第52-53页
        2.2.5 不同基因型玉米抗旱性相关分析第53-56页
    2.3 小结第56-59页
        2.3.1 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之间抗旱性的关系第56-57页
        2.3.2 水分胁迫鉴定抗旱性的最佳生理指标第57-59页
第三章 常用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第59-6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3.1.1 供试材料第59页
        3.1.2 盆栽方法第59页
        3.1.3 水分胁迫处理第59页
        3.1.4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59-60页
        3.1.5 数据分析方法第6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0-65页
        3.2.1 花期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株高、穗位高的影响第60-61页
        3.2.2 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第61页
        3.2.3 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电导率的影响第61-62页
        3.2.4 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第62页
        3.2.5 花期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ASI的影响第62-63页
        3.2.6 花期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子粒产量的影响第63-65页
        3.2.7 鉴定指标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第65页
    3.3 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PEG处理幼苗模拟水分胁迫与水分胁迫不同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相关性研究第67-7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7-68页
        4.1.1 供试材料第67页
        4.1.2 试验方法第67-68页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68页
        4.1.4 数据分析方法第6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8-71页
        4.2.1 PEG模拟水分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8-70页
        4.2.2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玉米自交系籽粒产量的变化第70-71页
        4.2.3 PEG处理不同玉米自交系耐旱鉴定指标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第71页
    4.3 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玉米抗旱性的遗传第73-9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3-75页
        5.1.1 试验材料及种植第73-74页
        5.1.2 田间及室内调查项目第74-75页
        5.1.3 统计分析方法第75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5-89页
        5.2.1 水分胁迫下玉米自交系各性状配合力分析第75-82页
        5.2.2 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第82-83页
        5.2.3 控制玉米抗旱性的基因效应第83-85页
        5.2.4 玉米杂交种正反交抗旱性的比较第85-89页
    5.3 小结第89-91页
        5.3.1 水分胁迫下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第89页
        5.3.2 水分胁迫下各性状遗传规律第89页
        5.3.3 控制玉米抗旱性的基因效应第89-90页
        5.3.4 玉米杂交种正反交抗旱性第90-91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91-99页
    6.1 玉米育种抗旱性鉴定指标第91-92页
    6.2 玉米抗旱性鉴定方法和鉴定的胁迫时间第92-93页
        6.2.1 抗旱系数法第92页
        6.2.2 综合评价法第92页
        6.2.3 第二性状法第92页
        6.2.4 鉴定时间第92-93页
    6.3 抗旱种质资源的鉴定和利用第93-94页
    6.4 玉米抗旱性的遗传第94-95页
    6.5 玉米抗旱性的选择环境及性状选择第95-96页
    6.6 抗旱品种的选育第96页
    6.7 抗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第96-97页
    6.8 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11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76793,这篇论文共11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3.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