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条件句的违实意义构建研究--以“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为例

违实意义论文 构建论文 条件句论文 if论文
论文详情
违实思维是人类推理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将违实思维概念化便会产生违实意义。表达违实意义最典型的一种方式是条件句,即"如果p,(那么)q"。从20世纪起,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违实条件句展开了研究,比如研究真值条件、因果关系、违实思维,以及虚拟语气。然而,较少有学者研究违实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对英语条件句中的违实意义进行了研究,但并不全面,有局限性。此外,较少有学者关注汉语条件句中的违实意义,更不用说对比研究英汉条件句中的违实意义构建了。本研究试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揭示英语"if"条件句和汉语"如果"条件句的违实意义构建过程,重点阐述构建过程中的异同点。首先,根据沈家煊的三域观点,作者将违实意义分为行域违实意义、知域违实意义和言域违实意义。然后作者运用整合网络依次分析"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中每一类违实意义的构建过程。最后,作者总结"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中违实意义构建的异同点。本研究使用的语料来源于开放美国国家语料库(OANC)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本研究发现,"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的违实意义构建有三处相同点。第一,"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的违实意义构建遵循相同的规则,即,一个输入空间中产生否定认识立场,这也是该输入空间中的一个元素。另一个输入空间中产生一个框架。否定认识立场、框架和其他元素一起投射到整合空间。在整合空间中,这些元素经过组合、完善和精致加工,产生违实意义。第二,语境和百科知识在"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的违实意义构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的违实意义构建网络有些是相同的。此外,"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的违实意义构建有两处不同点。第一,"if"条件句和"如果"条件句构建行域违实意义中的施事者变化违实意义、时间和地点变化违实意义,以及言域违实意义的整合网络是不同的。第二,否定认识立场的标志不同。大多数"if"条件句通过句法手段表达否定认识立场,即时态后移。而大多数"如果"条件句通过词汇手段表达否定认识立场,如"没有"和"不"。本次研究不仅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解释力,而且对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汉违实条件句有所启发。
Abstract第7-8页
摘要第9-14页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第14-17页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第14-15页
    1.2 Research Problems第15页
    1.3 Resources of Linguistic Data第15-16页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第16-17页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第17-32页
    2.1 Previous Studies on Counterfactuality fro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第17-21页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ounterfactuality fr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第21-22页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ounterfactuality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第22-31页
    2.4 Concluding Remarks第31-32页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第32-44页
    3.1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第32-42页
        3.1.1 Conceptual Blending Network第33-35页
        3.1.2 Vital Relations and Compressions第35-36页
        3.1.3 Governing Principles第36页
        3.1.4 Taxonomy of Integration Networks第36-42页
    3.2 Classification of Counterfactuality第42-44页
Chapter Four Construction of Counterfactualit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ditionals第44-60页
    4.1 Construction of Acting Counterfactuality第44-52页
        4.1.1 Construction of Agent-change Counterfactuality第44-47页
        4.1.2 Construction of Situation-change Counterfactuality第47-49页
        4.1.3 Construction of Time-change and Space-change Counterfactuality第49-52页
    4.2 Construction of Knowing Counterfactuality第52-55页
    4.3 Construction of Uttering Counterfactuality第55-57页
    4.4 Concluding Remarks第57-60页
        4.4.1 Similarities in Counterfactuality Construction第57-58页
        4.4.2 Differences in Counterfactuality Construction第58-60页
Chapter Five Conclusion第60-63页
    5.1 Major Findings第60-61页
    5.2 Implications第61-62页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第62-63页
References第63-70页
Acknowledgements第70-71页
Publications第71-7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521992,这篇论文共7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6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