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对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电生理的影响

胺碘酮论文 伊布利特论文 联合应用论文 跨壁复机离散度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论文详情
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我国房颤病人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房颤的治疗目标主要是减轻症状和预防严重并发症,抗凝、控制心室率、以及基础疾病的治疗,通过这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但完全消除房颤的症状,尤其是48小时内的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还是最有效的方法。复律的方法包括心脏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和射频消融。对于大多数早发现的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复律仍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病人不会经历电复律和射频消融中的痛苦,在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我国临床上较常使用的药物主要有胺碘酮和伊布利特,伊布利特相对于其他药物有着较高的转复成功率,然而,部分患者在使用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伊布利特在临床的使用。然而在临床中我们会给做完射频消融的房颤病人使用胺碘酮以维持窦律及逆转房颤所导致的电重构,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此时再用伊布利特进行药物转复成功率高还能避免电转复的种种风险。并且上世纪九十年代Kathy Glatter等就给长期服用胺碘酮的房颤或房扑病人静脉注射伊布利特2mg后70个病人中仅有1人发生非持续性尖端扭转性室速,该实验结果表明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房颤或房扑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安全性较好。但是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使用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并且以往两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使用是临床的禁忌,本文利用兔楔形心肌块观察胺碘酮和伊布利特联合使用对TDR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两药的联合使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1、观察胺碘酮慢性给药(50mg/kg胺碘酮口服4周)后应用伊布利特是否能够改善兔心肌TDR的升高程度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2、观察胺碘酮急性给药(直接冠脉灌注相当于静脉给药)后应用伊布利特是否能够改善兔心肌TDR的升高程度及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取正常对照组、伊布利特组、伊布利特(低钾低镁台式液)组、口服胺碘酮Ⅰ组,口服胺碘酮Ⅱ组(Ⅰ组为灌注正常台式液富马酸伊布利特,Ⅱ组为灌注低钾低镁台式液富马酸伊布利特)、急性胺碘酮Ⅰ组,急性胺碘酮Ⅱ组(Ⅰ组为灌注富马酸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混合溶液,Ⅱ组为灌注低钾低镁富马酸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混合溶液)新西兰大白兔各5只,制作左室心肌楔形肌块灌流。正常组、伊布利特组、伊布利特(低钾低镁台式液)组、口服胺碘酮Ⅰ组,口服胺碘酮Ⅱ组(Ⅰ组为灌注正常台式液富马酸伊布利特,Ⅱ组为灌注低钾低镁台式液富马酸伊布利特)、急性胺碘酮Ⅰ组,急性胺碘酮Ⅱ组(Ⅰ组为灌注富马酸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混合溶液,Ⅱ组为灌注低钾低镁富马酸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混合溶液)、在同一时间点测量TDR数值,并观察TDR的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如无自发心律失常则程序刺激诱发,观察各组心率失常诱发情况。结果急性胺碘酮Ⅰ组TDR为41.2±4.15ms,与正常组41.5±14.77ms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单独使用伊布利特的TDR49.35±3.7ms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急性胺碘酮Ⅱ组TDR为51.6±2.6ms与正常组41.5±14.77ms和低钾低镁伊布利特组66.96±12.12ms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胺碘酮Ⅰ组在灌流过程中自发室速0只,程序刺激诱发室速0只,心率失常发生率为0/5,低钾低镁依布利特组在灌流过程中自发室速1只,程序刺激诱发室速3只,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而急性胺碘酮Ⅱ组自发室速0只,程序刺激诱发4只,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与低钾低镁依布利特组和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口服胺碘酮Ⅰ组的心肌块TDR为26.12±4.95ms,与正常组和伊布利特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口服胺碘酮Ⅱ组TDR为31.56±4.73ms与低钾低镁伊布利特组的66.96±12.12ms和正常组的41.5±14.77ms均有明显差异。口服胺碘酮Ⅱ组自发室速0只,程序刺激诱发0只与低钾低镁依布利特组(4/5)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急性还是口服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后都能够有效的控制心肌块TDR的升高程度,其中胺碘酮口服给药的效果更好,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心肌块心律失常的发生。目的观察比较胺碘酮慢性给药(50mg/kg胺碘酮口服4周)后应用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急性给药(直接冠脉灌注)和伊布利特联合使用对兔心肌块TDR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影响的区别。方法整理口服胺碘酮I组,口服胺碘酮II组(I组为灌注正常台式液富马酸伊布利特,II组为灌注低钾低镁台式液富马酸伊布利特)、急性胺碘酮I组,急性胺碘酮II组(I组为灌注富马酸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混合溶液,II组为灌注低钾低镁富马酸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混合溶液)的TDR数值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数据,并与正常组TDR、伊布利特(低钾低镁台式液)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口服胺碘酮I组的心肌块TDR为26.12±4.95ms,与急性胺碘酮I组的41.2±4.15ms和正常组的41.5±14.77ms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口服胺碘酮II组TDR为31.56±4.73ms,而急性胺碘酮II组则为51.6±2.6ms,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口服胺碘酮II组自发室速0只,程序刺激诱发0只与低钾低镁依布利特组和急性胺碘酮II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服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相比急性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能够更好的控制TDR的升高程度,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对兔楔形心肌块 TDR及心律失常诱发率的影响第15-31页
    参考文献第24-26页
    第一部分附图第26-31页
第二部分 急性、慢性胺碘酮与伊布利特联合应用对兔心肌块 TDR 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影响的比较第31-36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第二部分附图第35-36页
实验总结第36-37页
文献综述第37-43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硕士期间参加会议、学术交流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6690,这篇论文共4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3.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