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南瓜生理特性与南瓜粉抗氧化活性

南瓜论文 切割论文 生理论文 护色论文 氯化钙论文 南瓜粉论文 干燥方法论文 物理特性论文 抗氧化活
论文详情
鲜切菜(fresh-cut vegetables and fruits)是指经过挑选、清洗、控水、修整、分级、包装,有时根据需要去皮,甚至切割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推行鲜切菜上市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意义重大。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是双子叶植物门葫芦科南瓜属植物,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之一,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南瓜个体较大,不适宜城市普通家庭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南瓜的市场销售。值得一提的是:南瓜是非常适合鲜切菜加工的蔬菜品种,因此推行鲜切南瓜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南瓜切割后在生理上主要表现为:切割使南瓜在短时间内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大量增加,失重率和WI值在贮藏过程中不断增加,但切割对南瓜硬度、电导率没有明显影响;南瓜切割后失重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增加幅度与切割的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切割程度越大,则失重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增加越多。南瓜切割后影响产品货架期的主要因素是南瓜表面形成的白色物质。 结合目前应用较多的鲜切菜保鲜方法,我们采用了氯化钙处理对南瓜切片进行护色保鲜。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氯化钙处理浓度、处理时间以及浸泡液温度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试验方案为:浸泡时间为20 min,浸泡CaCl2溶液浓度为3%,浸泡温度为55℃。对最佳试验方案进行验证试验,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3%氯化钙室温处理,3%氯化钙55℃处理。研究发现:提高浸泡液温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氯化钙的护色效果:最佳处理可以有效的推迟乙烯释放量高峰的出现,抑制木质素的生成,抑制南瓜切片表面白色物质的形成,较长时间内维持南瓜切片的外观品质。 南瓜粉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南瓜产品之一,由于南瓜具有诸多的保健功能,南瓜粉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产品中提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对南瓜粉的理化特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有助于为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对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与热风干燥结合生产的三种南瓜粉的物理特性以及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发现:在物理特性方面,真空冷冻干燥法生产的南瓜粉在产品外观上更接近新鲜南瓜,热风干燥以及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复合方法生产的南瓜粉发生严重褐变,在三种不同的干燥方法生产的南瓜粉中,真空冷冻干燥生产的南瓜粉组织结构更疏松;不同的干燥方法对南瓜粉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热风干燥生产的南瓜粉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鳌合能力、清除DPPH能力要高于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复合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生产的南瓜粉样,热风干燥生产的南瓜粉总酚含量明显高于
摘要第9-11页
第1章 鲜切菜综述第11-27页
    1.1 鲜切菜的生理生化特性第12-14页
        1.1.1 乙烯第12-13页
        1.1.2 呼吸作用第13页
        1.1.3 细胞膜代谢第13-14页
    1.2 鲜切菜加工的关键技术第14-17页
        1.2.1 果蔬原材料第15页
        1.2.2 去皮和切分第15-16页
        1.2.3 清洗和微生物控制第16-17页
        1.2.4 环境温度第17页
    1.3 鲜切菜的品质控制第17-27页
        1.3.1 鲜切菜的护色第17-20页
            1.3.1.1 酶促褐变及其抑制第18-19页
            1.3.1.2 非酶促褐变及其抑制第19-20页
        1.3.2 鲜切菜软化及其控制第20页
        1.3.3 鲜切菜的生理调控第20-24页
            1.3.3.1 气调保鲜及可食性膜第21-23页
            1.3.3.2 抑制乙烯第23-24页
            1.3.3.3 植物生理活性调节剂第24页
        1.3.4 鲜切菜的抑菌防腐第24-27页
第2章 果蔬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现状第27-30页
    2.1 多酚类物质第27-29页
        2.1.1 类黄酮第28-29页
        2.1.2 花色素和花色素苷第29页
    2.2 维生素类第29-30页
第3章 南瓜的营养成分和产品开发现状第30-37页
    3.1 南瓜的营养成分第30-31页
        3.1.1 南瓜果肉的营养成分第30页
        3.1.2 南瓜种子的营养成分第30-31页
    3.2 南瓜的药用价值第31-32页
    3.3 南瓜的开发利用第32-37页
        3.3.1 南瓜粉的加工第32-33页
        3.3.2 南瓜饼的加工第33-34页
        3.3.3 南瓜脯的制作第34-35页
        3.3.4 南瓜汁的工艺研究第35-36页
        3.3.5 南瓜酱油的研制第36-37页
第4章 本项目研究意义与内容第37-39页
    4.1 项目研究意义第37-38页
    4.2 项目研究内容第38-39页
第5章 切割处理对南瓜生理的影响第39-48页
    5.1 前言第3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5.2.1 材料第39页
        5.2.2 方法第39-41页
            5.2.2.1 失重率第39-40页
            5.2.2.2 呼吸强度第40页
            5.2.2.3 乙烯释放量第40页
            5.2.2.4 色泽测定第40页
            5.2.2.5 硬度测定第40页
            5.2.2.6 丙二醛的测定第40-41页
            5.2.2.7 SOD酶活性测定第41页
            5.2.2.8 电导率测定第41页
            5.2.2.9 数据处理第41页
    5.3 结果分析第41-47页
        5.3.1 呼吸强度第41-42页
        5.3.2 乙烯释放量第42-43页
        5.3.3 色泽第43-44页
        5.3.4 硬度第44-45页
        5.3.5 丙二醛含量第45-46页
        5.3.6 SOD酶活性第46页
        5.3.7 失重率第46-47页
        5.3.8 相对电导率第47页
    5.4 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氯化钙对南瓜切片的护色效果第48-56页
    6.1 前言第48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6.2.1 材料第48页
        6.2.2 方法第48-50页
            6.2.2.1 正交设计第48页
            6.2.2.2 色泽第48-49页
            6.2.2.3 乙烯释放量第49页
            6.2.2.4 失重率第49页
            6.2.2.5 硬度第49页
            6.2.2.6 pH值第49-50页
            6.2.2.7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第50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6.3.1 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第50-51页
        6.3.2 最优配方验证试验第51-55页
            6.3.2.1 WI值第52页
            6.3.2.2 乙烯释放量第52-53页
            6.3.2.3 硬度第53-54页
            6.2.2.4 失重率第54页
            6.2.2.5 pH值第54-55页
            6.2.2.6 木质素第55页
    6.4 小结第55-56页
第7章 南瓜粉的物理特性第56-62页
    7.1 前言第56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7.2.1 材料第56页
        7.2.2 方法第56-58页
            7.2.2.1 南瓜粉的生产第56-57页
            7.2.2.2 pH值第57页
            7.2.2.3 吸油能力第57页
            7.2.2.4 溶水指数,吸水指数第57页
            7.2.2.5 真实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第57-58页
            7.2.2.6 色差第58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7.3.1 南瓜粉的水分含量和pH值第58-59页
        7.3.2 南瓜粉的吸油能力、溶水指数和吸水指数第59页
        7.3.3 南瓜粉的真实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第59-60页
        7.3.4 南瓜粉的色泽第60-61页
    7.4 小结第61-62页
第8章 南瓜粉的抗氧化能力第62-70页
    8.1 前言第62页
    8.2 材料与方法第62-64页
        8.2.1 材料第62页
        8.2.2 方法第62-64页
            8.2.2.1 南瓜粉的生产及南瓜粉提取液的制备第62页
            8.2.2.2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62-63页
            8.2.2.3 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第63页
            8.2.2.4 鳌合能力的测定第63页
            8.2.2.5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63页
            8.2.2.6 清O~(2-)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第63-64页
            8.2.2.7 总酚含量的测定第64页
    8.3 结果与分析第64-69页
        8.3.1 总抗氧化活性第64-65页
        8.3.2 还原能力第65-66页
        8.3.3 清除DPPH能力第66-67页
        8.3.4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第67页
        8.3.5 鳌合能力第67-68页
        8.3.6 总酚含量第68-69页
    8.4 小结第69-70页
第9章 研究总论与展望第70-71页
    9.1 研究总结第70页
    9.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1页
Abstract第81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562790,这篇论文共8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4.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1.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