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中苯类有机污染的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研究

原位反应带论文 芬顿试剂论文 淀粉改性纳米铁论文 有机污染论文 地下水论文
论文详情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地下水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污染物的过度排放和一些突发性污染泄漏事件,造成了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而苯类有机物是地下水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污染物,其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BTEX)和硝基苯是石油行业中重要的原材料,在石油及其衍生产品的运输、使用、生产等环节造成的泄漏和渗漏现象,均能够引起地下环境中苯类有机物的污染问题。地下环境中的苯类污染物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存在,BTEX属于轻非水相液体(LNAPL),硝基苯属于重非水相液体(DNAPL),均是毒性较强的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它们一旦进入到地下水中,对人类的健康将产生极大的威胁。所以关于地下水中苯类有机物污染的控制与修复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控制和治理地下水中苯类有机物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如抽出-处理法、原位化学法、空气扰动法、微生物处理法、可渗透反应墙方法等,这些修复技术各有优势,但是也有不足,有些方法对污染场地的适应性较差、有些方法修复费用较高、有些方法对环境干扰较大等。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IRZ)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原位修复手段。该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暴露以及对环境的扰动,具有修复效果好、投资少、见效快,并且施工简便等优点,因此该修复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将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应用到地下水苯类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当中,选择较难修复的BTEX和硝基苯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系列实验考察芬顿试剂对地下水中BTEX污染的氧化去除效果,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处理工艺条件;探讨地下水流速、地下介质类型等因素对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的影响;并对地下含水层中的BTEX污染采用原位反应带技术进行修复研究。另外通过系列实验考察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对硝基苯污染的还原处理效果,并进行影响因素对比分析,确定最佳处理工艺条件;探讨地下水流速、地下介质类型等因素对原位反应带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的影响,并探讨硝基苯还原产物苯胺的原位微生物反应带的去除效果;采用原位化学反应带和原位微生物反应带联合技术对地下含水层中的硝基苯污染进行修复研究。本课题的创新点体现在:(1)采用原位反应带技术应用于地下水中苯类有机污染物的修复,通过注入井将反应试剂注入到污染晕中,形成有效的原位反应带,对污染物进行去除处理,同时研究了水文地质因素对原位反应带技术修复效果的影响,得出具体工艺参数,为修复污染场地提供技术参考。该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克服了PRB等原位修复技术对污染土体开挖的不足。(2)采用淀粉作为纳米铁的修饰材料,制成包覆形纳米铁,使用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对地下水中的硝基苯污染物进行还原处理,总结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具体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含水层中的硝基苯污染进行了原位化学还原反应带修复实验研究。该项研究成果已经申报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3)摸索了将芬顿试剂注入到模拟含水层中,形成的原位化学氧化反应带对BTEX污染进行氧化的去除效果,确定具体的工艺影响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BTEX污染原位反应带修复的影响因素研究,为应用芬顿试剂原位反应带技术修复污染地下环境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芬顿试剂作为修复地下水中BTEX污染反应试剂的去除效果,确定BTEX污染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反应体系中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地下水中的BTEX去除效果越好;②在过氧化氢与BTEX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过氧化氢与二价铁离子摩尔比越小,即体系中Fe2+的含量越多,BTEX的去除效果越好,但是如果二价铁离子的含量过多,反应体系中的沉淀量增多,影响BTEX的去除效果;③当过氧化氢与二价铁离子的摩尔比为8时,BTEX的平均去除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此时体系pH由初始的6~7迅速降低至3左右,ORP由初始的-44mV迅速增加到450~500mV范围内,反应体系属于强氧化的环境;④BTEX的氧化去除过程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在对原位化学氧化反应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采用水平放置的模拟柱模拟地下水中的BTEX污染状况,通过注入井注入芬顿氧化试剂,考察水文地质因素对芬顿试剂形成的原位反应带氧化处理BTEX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注入的芬顿试剂能够在模拟柱中形成有效的原位化学氧化反应带,氧化去除污染物BTEX;②各取样口BTEX的去除率距离注入井口越近,去除率越大,而且各个取样口BTEX浓度呈现依次降低,然后再依次升高的趋势;③地下水流速较大时(0.33m/d),在模拟柱运行的前期,BTEX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在运行后期,地下水流速(0.11m/d)较小的模拟柱中BTEX的去除效果较好;④芬顿氧化试剂在注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两次注入时BTEX的去除效果比单次注入时好;⑤由于地下介质类型不同,介质孔隙度大小不同,形成的原位反应带对BTEX氧化去除率保持时间也不相同,粗砂中反应带去除BTEX维持高效的时间较细砂短;⑥模拟柱在注入芬顿氧化试剂后,反应体系内各取样口的ORP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pH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应体系处于酸性氧化环境。利用自制纳米铁浆液、金属铜改性纳米铁浆液和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对地下水中的硝基苯进行还原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零价铁的不同形态对地下水中硝基苯的还原效果影响很大,采用0.8%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时,硝基苯的还原率可达100%,苯胺的转化率达83.33%,而且改性纳米铁浆液还原处理硝基苯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C=-0.7623t+0.3469。通过水平放置的模拟柱模拟地下水中的硝基苯污染,采取注入的方式将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注入到地下水环境中,形成了有效的原位化学还原反应带,还原去除地下水中的硝基苯污染,取得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地下水流速和注入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的浓度相同时,含水层介质是粗砂,硝基苯的还原效率为84.15%,苯胺的转化率为28.48%;含水层介质是细砂,硝基苯的还原效率为82.98%,苯胺的转化率为26.39%;②当地下水流速和含水层介质类型相同,注入的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的浓度为18.0g/L时,硝基苯的还原效率为84.15%,苯胺的转化率为28.48%;注入的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的浓度为5.0g/L时,硝基苯的还原效率为92.98%,苯胺的转化率为36.84%;③当含水层介质类型和注入的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浓度相同时,地下水流速(0.1m/d)较小时,硝基苯的还原效率为84.15%,苯胺的转化率为28.48%;地下水流速(0.4m/d)较大时,硝基苯的还原效率为42.79%,苯胺的转化率为22.17%。可见当含水层介质是粗砂、地下水流速较小、注入的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的浓度较小时,硝基苯的还原效果最好,苯胺的转化率最高。通过在模拟柱中加入营养盐,形成原位微生物反应带,强化苯胺的自然衰减作用实验,为原位化学反应带和原位微生物反应带联合去除硝基苯和产物苯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柱中加入营养盐,能够激活体系中的土著微生物,当碳、氮、磷的比例为100:5:1时,激活的土著微生物能够有效降解去除苯胺,苯胺的最大去除率接近100%。为进一步探索应用原位反应带技术修复BTEX污染的地下含水层的具体工艺参数,采用模拟槽模拟地下含水层,研究结果发现污染物质BTEX进入含水层后,形成污染晕,开始时污染晕集中在注入井周围的含水层顶部,然后逐渐向下游迁移扩散,污染晕中的污染物BTEX的浓度自上而下渐次递减。当污染源污染含水层22小时之后,监测到BTEX在含水层中形成了全面污染晕。污染晕形成后,从注入井注入芬顿试剂,在含水层中形成芬顿试剂原位反应带;在实验装置运行期内,监测到污染物BTEX的浓度逐渐减小,污染物E(乙苯)的平均去除率达到100%,BTX的平均去除率也能够达到95%以上。适时监测实验装置各取样口水中的pH和DO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注入芬顿试剂后,各取样口溶解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平均值由原来的2.00mg/L迅速上升到20.00mg/L左右。各取样口的pH由原来的pH=7均产生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利用原位化学反应带和原位微生物反应带技术联合修复地下含水层中硝基苯污染的研究中,从注入井将淀粉改性纳米铁浆液注入到含水层中,形成原位化学反应带,能够对地下含水层中的硝基苯污染产生良好的修复效果,硝基苯的平均还原率为53.72%~69.75%,苯胺的平均转化率为3.25%~33.20%;在含水层中注入营养盐后,能够将部分土著微生物激活,形成原位微生物反应带,不仅增大了硝基苯还原产物苯胺的降解效率,同时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也产生影响。含水层中的pH均较初始pH大,DO值也维持在高于初始水平的基础上,反应体系呈现弱碱性的厌氧环境。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8-40页
    1.1 课题背景第18-20页
    1.2 苯类污染物的性质及其危害第20-23页
        1.2.1 BTEX 的理化性质及毒害作用第20-21页
        1.2.2 硝基苯和苯胺的理化性质及毒害作用第21-23页
    1.3 地下环境中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方法第23-27页
        1.3.1 污染地下环境的异位修复方法第23-24页
        1.3.2 污染地下环境的原位修复技术第24-27页
    1.4 苯类污染物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第27-33页
        1.4.1 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第27-31页
        1.4.2 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类型第31-32页
        1.4.3 苯类污染原位反应带修复技术的修复试剂第32-33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3-36页
        1.5.1 原位反应带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3-34页
        1.5.2 纳米铁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4-35页
        1.5.3 芬顿试剂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5-36页
    1.6 论文研究内容、意义和技术路线第36-39页
        1.6.1 研究内容第36-37页
        1.6.2 研究意义第37-38页
        1.6.3 技术路线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2章 原位化学氧化反应带修复技术研究第40-69页
    2.1 芬顿试剂氧化 BTEX 的实验研究第40-51页
        2.1.1 实验原理第40页
        2.1.2 实验目的第40-41页
        2.1.3 实验部分第41-43页
        2.1.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0页
        2.1.5 实验结论第50-51页
    2.2 芬顿试剂原位化学氧化反应带影响因素研究第51-67页
        2.2.1 实验原理第51页
        2.2.2 实验目的第51页
        2.2.3 实验部分第51-54页
        2.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66页
        2.2.5 实验结论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3章 原位化学还原反应带修复技术研究第69-103页
    3.1 纳米铁及改性纳米铁的制备与表征第69-74页
        3.1.1 实验原理第69页
        3.1.2 实验目的第69页
        3.1.3 实验部分第69-72页
        3.1.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2-74页
        3.1.5 实验结论第74页
    3.2 纳米铁及改性纳米铁还原硝基苯的实验研究第74-87页
        3.2.1 实验原理第74-75页
        3.2.2 实验目的第75页
        3.2.3 实验部分第75-77页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7-86页
        3.2.5 实验结论第86-87页
    3.3 淀粉改性纳米铁原位化学还原反应带影响因素研究第87-102页
        3.3.1 实验原理第87页
        3.3.2 实验目的第87页
        3.3.3 实验部分第87-90页
        3.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0-101页
        3.3.5 实验结论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4章 原位微生物反应带修复技术研究第103-110页
    4.1 实验原理第103-104页
    4.2 实验目的第104页
    4.3 实验部分第104-107页
        4.3.1 实验材料第104-105页
        4.3.2 实验装置第105-106页
        4.3.3 实验方法第106页
        4.3.4 分析方法第106-107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7-108页
    4.5 实验结论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5章 原位化学氧化反应带修复 BTEX 污染含水层的模拟实验研究第110-128页
    5.1 实验目的第110页
    5.2 实验部分第110-112页
        5.2.1 实验材料第110页
        5.2.2 实验装置第110-111页
        5.2.3 实验方法第111-112页
        5.2.4 监测项目第112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2-127页
        5.3.1 反应体系中 BTEX 的污染晕变化第112-124页
        5.3.2 反应体系中 DO 的变化第124-125页
        5.3.3 反应体系中 pH 的变化第125-127页
    5.4 实验结论第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6章 原位化学和微生物反应带联合修复硝基苯污染含水层的模拟实验研究第128-146页
    6.1 实验目的第128页
    6.2 实验部分第128-130页
        6.2.1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128-129页
        6.2.2 实验装置第129-130页
        6.2.3 实验方法第130页
        6.2.4 监测项目第130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30-144页
        6.3.1 反应体系中硝基苯的污染晕变化第130-135页
        6.3.2 反应体系中苯胺的污染晕变化第135-140页
        6.3.3 模拟装置中 pH 的变化第140-142页
        6.3.4 反应体系中 DO 值的变化第142-144页
        6.3.5 模拟装置中 BOD5/COD 值的变化第144页
    6.4 实验结论第144-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146-151页
    7.1 结论第146-150页
    7.2 建议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0288,这篇论文共16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