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

城市群论文 低碳发展论文 区域合作论文 碳平衡论文 武汉城市圈论文
论文详情
伴随着人类社会转向后工业时代,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选择。然而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树立全新的低碳理念,还需要创新低碳发展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塑造低碳生活等。同时气候问题也是一种“公共地悲剧”,在气候所有权无法私有化的前提下,这种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区域合作共同治理。城市群作为区域空间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是城市的一种空间集合体。它是我国参与全球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要地域单元,也是我国区域之间开展竞争的主要单元。城市群的发展将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城市群因人口和产业集聚而成为了我国地域空间碳排放最多的地区。因此,控制城市群碳排放,推动城市群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关系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还关系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效。本文以城市群低碳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合作角度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群低碳发展的模式选择,指出在城市群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阶段的限制下,城市群低碳发展只能采取非均衡合作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群低碳发展的概念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区域合作治理模块、区域合作路径模块和区域合作机制模块。其次,本文对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群区域合作治理创新进行了研究,认为推动城市群低碳发展需要创新区域合作治理理念、创新区域合作治理制度、创新政府职能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治理模式等。再次,本文研究了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框架,认为城市群不同发展时期,其低碳发展的碳平衡目标是不同的,首先从正碳失衡转向碳平衡,再实现负碳失衡。因此,城市群低碳发展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区域碳平衡。为实现这个目标,本文还对区域合作主体及其合作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从政府、产业、技术、社会和碳汇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合作网络,并分别构建了推动其合作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最后,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样本丌展了实证分析,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现状、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创新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31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5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5-27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7-29页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创新第29-31页
2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理论机理第31-51页
    2.1 相关概念第31-33页
    2.2 理论基础第33-46页
    2.3 模式选择第46-51页
3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框架第51-75页
    3.1 区域合作原则第51-52页
    3.2 区域合作动力第52-60页
    3.3 区域合作目标第60-66页
    3.4 区域合作主体博弈分析第66-71页
    3.5 区域合作概念模型第71-75页
4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路径选择第75-97页
    4.1 低碳政府合作路径第75-79页
    4.2 低碳产业合作路径第79-85页
    4.3 低碳技术合作路径第85-89页
    4.4 低碳社会建设合作路径第89-93页
    4.5 碳汇合作路径第93-97页
5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构建第97-126页
    5.1 低碳政府合作机制第97-105页
    5.2 低碳产业合作机制第105-111页
    5.3 低碳技术创新的合作机制第111-116页
    5.4 低碳社会建设的合作机制第116-121页
    5.5 碳汇建设合作机制第121-126页
6 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治理创新第126-147页
    6.1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理念第126-130页
    6.2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政府职能第130-135页
    6.3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制度第135-138页
    6.4 创新区域合作治理模式第138-147页
7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实证分析第147-172页
    7.1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由来第147-148页
    7.2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第148-155页
    7.3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现状第155-166页
    7.4 武汉城市圈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创新第166-172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72-174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72-173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73页
    8.3 研究展望第173-174页
致谢第174-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5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8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8488,这篇论文共18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5.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9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