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

佤族论文 乡村政治体系论文 民族国家论文 变迁论文 发展论文
论文详情
在实际运作中,政治往往以某种政治体系的方式存在。所谓政治体系是一定的政治角色围绕一定的政治权力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关系结构,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政治单元。少数民族政治体系是一种以少数民族社会为基础存在、确定或划分出来的政治体系。它是少数民族政治的存在形式,是少数民族政治生活的基本结构。它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治生活的特点和面貌,制约着少数民族政治的运作和发展,也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政治体系。其中,为数很少的民族逐渐建立了国家形态的政治体系,大多数少数民族则建立了以村社为依托,复杂多样、各具特色的非国家形态的乡村政治体系。近代以来,各少数民族形态各异的传统政治体系逐渐被纳入到民族国家建构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这一过程,少数民族传统政治体系的政治权力、政治角色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现代化的全面转型。但是,由于受历史进程、民族文化、民族经济和民族社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影响,在广大少数民族乡村社会,仍然存在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体系,成为整个国家政治体系架构中独具特色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刻影响、制约着少数民族乡村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国乡村政治和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建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全面转型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民族国家建设的核心目标和主要任务,少数民族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受到历史变迁的曲折性、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的殊异性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乡村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不仅呈现出诸多的特殊性,而且显现出普遍的滞后性。这种状况不仅深刻影响和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乡村民主政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和严重制约着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本论文将民族政治学的民族国家建构与建设理论和民族政治体系概念相融合,建构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分析框架,同时借鉴和应用社会学、民族学的“参与观察”、“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等具体的田野调查方法,以一种全面、立体和动态的独特视角,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佤族乡村政治体系进行个案研究。试图通过对处于近代以来民族国家建构与建设进程中的佤族乡村政治权力、政治角色、政治关系和政治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的描述分析,探析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客观进程、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模式转换和规律特点,深刻把握佤族乡村政治发展的脉络与进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现代化发展主题的理性把握,增强推动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现代化发展的理性自觉。为了对近代以来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变迁发展的历史基点和历史起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论文在第一章中对沧源佤族传统政治体系的现代性初始嬗变进行了考察。由于这一现代性初始嬗变是在原来分散、异质、各自为政的三种传统政治体系基础上发生的。因而,本章首先对三种传统政治体系,即班洪部落王制、勐角董傣族土司制下的佤族头人制和岩帅头人制的社会基础、权力架构和权力关系进行了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三种传统政治体系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的现代性初始嬗变进行了深入分析。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英国侵略者的入侵和国家政权体系向少数民族乡村的下沉和渗透,沧源佤族三种传统政治体系开始被纳入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其权力性质、权力架构和权力关系都发生了一些现代性变化。但是,由于国家政权体系渗透能力的有限性以及沧源佤族传统乡村政权体系社会基础的牢固性,这种嬗变具有明显的浅表性、多元性和双重性。直到二十世纪40年代末,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散、异质和多元的传统乡村政治体系仍然在沧源佤族乡村社会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未能实现对传统政治体系的政治一体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了进一步实现国家的政治统一、政治整合,并赢得民众对新兴国家政权的认同,国家政权开始了民族国家建设的历程。论文第二章对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8年)沧源佤族新型乡村政治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考察。当新型国家政治体系向沧源佤族社会深入的时候,遭遇了三个方面的障碍——佤族传统政治体系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这种状况决定了国家政权在构建新型乡村政治体系时,必须采取特殊而切合实际的方法和步骤。经过实施一系列缓和、渐进、迂回的,符合沧源佤族社会实际的建政措施和“直接过渡”政策,到1958年,新型国家政权消除了佤族传统政治体系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在佤族乡村初步建立了区、乡基层政权,初步实现了国家政权的一体化,获得了广大佤族群众对新型国家政治体系的认同,取得了在佤族乡村社会进行民族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建国初期国家政权对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体系的一体化建构只是初步的。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国家政权对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的渗透和控制,强化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国家政权采取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特殊路径。第三章专门对人民公社体制下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权力机构、权力关系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佤族乡村政治体系体现了政社合一的高度集权化特征。在这一体制下,国家政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入到佤族乡村基层社会,实现了对佤族乡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刚性整合,使国家政权体系对佤族乡村社会的统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使佤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这种刚性整合是以国家政权的意志为主导而脱离佤族乡村社会实际需求的外在力量,因缺乏内在的持久动力而具有天然的矛盾性和脆弱性,最终陷入困境而被历史抛弃。因而,国家政权试图通过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民族国家建设的尝试并不成功。人民公社体制废除以后,国家政权重新探索民族国家建设的乡村道路,创建了“乡政村治”的新体制。这一体制改变了国家对乡村社会渗透和治理的方式,重构了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重塑了乡村政治体系的形态,形成了“乡政——村治——村民”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政治体系。由于这一新型政治体系对我国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整个民族国家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本论文不吝笔墨,分别通过四、五、六三章来研究这一政治体系。第四章以班洪乡为研究样本,着重考察了乡级政权的权力关系和对佤族乡村社会的现实功能。研究表明,通过实行一肩挑、交叉任职、精简机构的改革,乡级政权的权力关系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党的领导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工作摩擦。但是,由于许多相应的制度、机制还不完备,尤其是自下而上的授权机制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导致了诸如乡党委和党委书记权力过于集中,乡人大权力被边缘和虚置,乡政府权力被分割,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等问题。直接面对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的乡级政权,在发挥着领导、管理、服务和沟通功能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乡党委全面领导功能中存在着包办性和命令性;乡政府管理功能中存在着干预性、全能性与残缺性;乡政府服务功能中存在着代理性与低效性;乡级政权政治沟通中存在着强输出功能与弱强输入功能的不平衡性。第五章以班洪乡下的富公村作为研究样本,着重描述分析了村社政治体系的权力构成和内外权力关系。村社内部权力关系由以村两委组成的治理权威和以传统权威(传统政治权威和宗教权威)与退位的老村社干部组成的非治理权威构成。两种权威共同型塑着村社权力体系的形态,其中,治理权威处于村庄公共权力的核心主导地位,非治理权威对村庄公共权力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传统权威依凭传统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生活起着主导作用;而宗教权威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治理权威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村社治理权威之间的关系突出体现在村两委之间的关系上。经过两选联动形成的一肩挑和村两委交叉任职的权力格局,一方面使村党支部获得了较过去更为广泛的民意基础,强化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则形成了更为集中的权力结构,潜藏着“一把手”滥用职权的危险。关于“村治”与“乡政”的外部关系,论文则从村社治理权威的“当家人”和“代理人”双重角色来加以微观透视。在“乡政村治”体制下,乡村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的三重关系,三重关系型塑着村社治理权威的双重角色。双重角色之间并非存在必然的冲突,关键取决于国家的政策目标取向是否与村民利益取向一致,压力型体制的影响,以及“乡”、“村”之间权力资源配置是否均衡等。第六章对富公村村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佤族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群体分布、性别分布的现状进行分析后,笔者概括了其政治参与存在的多样性、双重性、不平衡性与合法性的特点。关于政治文化,主要从政权取向、政治输入和输出取向、政治认同、政治信任、游戏规则、政治能力、政治效能等七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显示,佤族村民对国家政权有着高度的认同感、信任感和深厚的感情,对国家政权的输出表现出较高的取向,对国家政权的输入取向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弱化倾向。而政治认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效能感的薄弱和欠缺,制约和束缚了他们广泛参与政治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因此,佤族村民的政治文化中依然存在着依附型政治文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一方面使佤族村民不会轻易采取过激的不合法的方式和手段向国家政权表达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则导致其产生依赖和盲从的心理倾向,以至于严重地抑制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行为。在上述各章具体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在第七章对近代以来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变迁与发展进行总体回顾和前瞻。首先,概括总结了变迁与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三个特征。四个阶段是:传统政治体系的现代性初始嬗变阶段(20世纪上半叶)、国家政权通过柔性整合对传统政治体系进行全面的阶段(1949——1958年)、国家政权通过人民公社体制对乡村社会进行刚性整合的阶段(1958年——1984年)、国家政权通过弹性化整合重构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的阶段(1978年以来)。三个特征是:渐进性、曲折性和国家规划性。其次,从乡级政权体系、村社政治体系和村社成员三个层面分析了乡村政治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分析了制约乡村政治体系发展的诸因素。最后,提出了佤族乡村政治体系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未来发展路径。尽管本项研究属于个案分析,并不能全面概括中国少数民族乡村政治发展的全貌,但是仍然能够使我们得到以下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国家建构与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我国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体系变迁、发展的根本依据;国家政权的主导规划是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体系变迁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但是,国家集权体制所具有的天然的扩张、强化自身权力的冲动,以及国家政权的主导规划与少数民族乡村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的不适应性,会对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体系和乡村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佤族乡村政治体系变迁、发展的曲折性和滞后性。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体系发展的趋势是:国家政权必须调整对少数民族乡村社会渗透与控制的方式,通过弹性整合建构和完善国家政权与少数民族乡村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型乡村政治体系模式。
摘要第3-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论第17-43页
    一、选题的缘由、目的与意义第17-20页
    二、研究现状第20-29页
    三、相关概念第29-33页
    四、分析框架第33-38页
    五、研究路径与方法第38-40页
    六、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40-43页
第一章 传统政治体系的现代性初始嬗变第43-70页
    第一节 传统政治体系概述第43-57页
        一、沧源佤族的源流第43-44页
        二、传统政治体系的社会基础第44-49页
        三、传统政治体系的多样性形态第49-57页
    第二节 传统政治体系现代性初始嬗变的基本形态第57-64页
        一、初始嬗变的社会历史背景第57-59页
        二、初始嬗变的历史过程第59-60页
        三、初始嬗变的基本形态第60-64页
    第三节 传统政治体系现代性演化的主要特征第64-70页
        一、浅表性第64-65页
        二、多元性第65-66页
        三、双重性第66-70页
第二章 新型乡村政治体系的建立第70-92页
    第一节 新型乡村政治体系建立的历史必然性第70-73页
        一、近代民族国家建构趋势的必然产物第70-71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第71-73页
        三、新型国家政权建设的必然要求第73页
    第三节 新型乡村政治体系的初创第73-81页
        一、新型国家政权在沧源的建立第74-75页
        二、传统政治体系基础的初步瓦解第75-80页
        三、新型乡村政权的初步建构第80-81页
    第四节 "直接过渡"与乡村政治体系的完善第81-92页
        一、"直接过渡"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第81-84页
        二、沧源县实施"直接过渡"政策的历史进程第84页
        三、传统政治体系基础的全面瓦解第84-89页
        四、新型乡村政权体系的完善第89-92页
第三章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政治体系第92-113页
    第一节 沧源县人民公社的建构历程第92-95页
        一、人民公社体制的国家规划性第92-94页
        二、沧源县人民公社体制建立的过程第94-95页
    第二节 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第95-100页
        一、人民公社三级组织机构第95-97页
        二、三级组织的权力关系第97-100页
    第三节 人民公社体制对乡村社会的刚性整合及其终结第100-113页
        一、对政治领域的刚性整合第100-102页
        二、对经济领域的刚性整合第102-105页
        三、对文化领域的刚性整合第105-110页
        四、人民公社的终结第110-113页
第四章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乡级政权体系第113-138页
    第一节 "乡政村治"体制建立的宏观背景与微观历程第113-115页
        一、"乡政村治"体制的民间探索与国家推动第113-115页
        二、沧源县"乡政村治"体制的建立第115页
    第二节 乡级政权的权力结构第115-124页
        一、乡党委领导权力趋于集中和扩大第116-118页
        二、乡人大法定权力有所边缘和虚置第118-121页
        三、乡政府权力运作的一体化与权责的失衡第121-124页
    第三节 乡级政权对乡村社会的现实功能第124-138页
        一、乡党委全面领导功能中的包办性与命令性第124-127页
        二、乡政府管理功能中的干预性、全能性与残缺性第127-131页
        三、乡政府服务功能中的代理性与低效性第131-133页
        四、乡级政权沟通功能中的不平衡性第133-138页
第五章 "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村社政治体系第138-167页
    第一节 村社的政治权力架构第138-146页
        一、村社治理权威的二元构成第138-142页
        二、村社非治理权威的多元构成第142-146页
    第二节 村社多元权力的互动关系第146-156页
        一、治理权威之间的非均衡权力关系第146-152页
        二、治理权威与非治理权威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第152-156页
    第三节 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社治理权威第156-167页
        一、双重角色:乡村关系的结构性体现第156-159页
        二、双重角色的现实表现第159-161页
        三、影响双重角色冲突与调适的主要因素第161-167页
第六章 "乡政村治"体系中的村民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第167-192页
    第一节 村社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化第167-169页
        一、相对滞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第167-168页
        二、较为特殊的社会分化第168-169页
    第二节 村民政治参与的现状与特点第169-184页
        一、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第170-180页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第180-184页
    第三节 村民的政治文化第184-192页
        一、具有较高合法性认同的政权取向第184-185页
        二、不平衡的"输入"和"输出"取向第185-186页
        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第186页
        四、逐渐增强的政治信任第186-187页
        五、较为淡薄和模糊的游戏规则认知第187-188页
        六、相对低下的政治能力第188-190页
        七、缺乏自信的政治效能感第190-192页
第七章 对乡村政治体系变迁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第192-225页
    第一节 变迁与发展的历程和特征第192-199页
        一、变迁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第192-196页
        二、变迁与发展的主要特征第196-199页
    第二节 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第199-209页
        一、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第199-202页
        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第202-209页
    第三节 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第209-225页
        一、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条件第210-214页
        二、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第214-225页
结语第225-234页
参考文献第234-246页
后记第246-24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8187,这篇论文共24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74.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2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