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制备与表征

锂离子电池论文 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论文 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论文 Semi-IPN凝胶聚合物电解
论文详情
本论文着重研究锂离子电池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设计制备了四种体系共十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四个体系分别为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semi-IP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改性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等。采用FTIR、NMR、DSC、TGA、XRD、SEM等物理和化学测试手段,以及交流阻抗谱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结构、膜表面形态、热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分析不同工艺制备条件和原料组成比例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以实现体系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统一,使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有实际应用前景。1.设计制备了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分别为“PPEGMA/PMMA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HBP/PEO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MAPTMS/MMA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发现交联预聚物的涂覆固化并不破坏PE微孔膜的结晶度,PE膜在体系中依然保持较好的力学支撑性能。极性交联组分在微孔膜上固化后呈现多孔状形态,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极性与液体电解质的相似性,有利于吸附液体电解质于其内并凝胶化,使体系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此外,涂覆的极性交联聚合物有利于提高微孔膜和金属锂电极之间的接触性能,使对金属锂片的电化学稳定性较好。体系室温离子导电率在10-3S cm-1数量级。电化学稳定窗口>4.5V,且其与金属锂片的接触较为稳定,降低了液体电解质和锂金属反应的可能性,防止金属锂的钝化而失效。2.制备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PMMA-g-NBR/PMMA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PMMA-g-PVC/PMMA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通过接枝聚合对聚合物母体NBR和PVC进行改性,两者分别与PMMA共混后,吸附液体电解质以制备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PMMA的链段接枝可提高共混两相聚合物的相间相容性,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得到均相透明的共混两相聚合物薄膜。PMMA组分在体系中吸附大量液体电解质形成离子导电通道,使得体系在室温下离子导电率达到10-3S cm-1数量级,而接枝共聚物组分在体系中保持较好的力学强度。3.通过热聚合或紫外光辐照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如“(PPEG200MA-co-MMA/NBR)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MAPTMA-co-PEGDMA/NBR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及“XPEG/PMMA半互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得到的聚合物薄膜表面均一,未发现由于相分离而出现的卷曲或者裂痕。通过DSC或XRD观察证明,整个体系呈现无定形态。整个semi-IPN薄膜的力学性能随着共混聚合物的比例而变化。与普通的共混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相比,semi-IPN凝胶电解质体系相间相容性好,体系不仅保持较好力学性能,而且极性交联组分可吸附大量液体电解质,交联网状结构也有利于液体电解包覆于其内凝胶化,以实现较高的室温离子导电率。体系的室温离子导电率达到10-3S cm-1数量级,且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4.5V。4.通过两种方法改性PVdF多孔膜,制备改性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一种手段通过将水解交联的预聚物涂覆于PVdF多孔膜表面,紫外光固化后,再吸附液体电解质凝胶化,以制备复合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二种手段溶利用分散聚合方法合成带有PEG支链的极性共聚物,将其共混PVdF,制备共混改性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所涂覆的交联聚合物溶液浓度以及共混聚合物的添加量均影响PVdF多孔膜表面的孔隙大小(1-5μm)和孔隙率。在体系中,PVdF保持较好的力学强度和电化学稳定性;涂覆或共混的共聚物组分有利于吸附液体电解质以凝胶化,此外,共聚物极性较强,易于将液体电解质吸附其内,且其链段中极性基团与锂离子有络合作用,可促进锂盐离解,增加锂离子含量,提高室温离子导电率,以达到实用的10-3S cm-1水平。此外,改性PVdF多孔膜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窗口均超过4.5V,电化学稳定性好。上述设计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方法简便,性能良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47页
    1.1 概述第14-15页
    1.2 锂离子电池及其工作原理第15-20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及其组成第15-17页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7-18页
        1.2.3 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第18-20页
    1.3 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第20-37页
        1.3.1 引言第20-21页
        1.3.2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第21-24页
        1.3.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24-31页
            1.3.3.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物母体材料第24-27页
            1.3.3.2 共混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27-28页
            1.3.3.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性能表征第28-29页
            1.3.3.4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机理第29-31页
            1.3.3.5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局限性及其发展前景第31页
        1.3.4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第31-37页
            1.3.4.1 制备方法第31-33页
            1.3.4.2 纳米掺杂效果与离子导电机理第33-37页
            1.3.4.3 纳米掺杂聚合物电解质的展望第37页
    1.4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工艺最新进展第37-45页
        1.4.1 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38-39页
        1.4.2 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39-41页
        1.4.3 IPN(semi-IP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41-43页
        1.4.4 基于PVdF(PVdF-HFP)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43-45页
    1.5 结束语第45-47页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47-50页
    2.1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第47-48页
    2.2 研究内容第48-49页
    2.3 特色与创新第49-50页
第三章 试剂、仪器及测试方法第50-56页
    3.1 主要原料与试剂第50-51页
    3.2 原料及试剂处理第51-52页
    3.3 分析测试仪器及方法第52-56页
        3.3.1 红外(FTIR)测试第52页
        3.3.2 ~1HNMR(~(13)CNMR)测试第52页
        3.3.3 膜的表面形貌观察第52-53页
        3.3.4 X-射线衍射分析第53页
        3.3.5 聚合物膜的热性能测试第53页
        3.3.6 力学拉伸测试第53页
        3.3.7 GPC测试第53页
        3.3.8 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3-56页
            3.3.8.1 液体电解质吸附率第53-54页
            3.3.8.2 离子导电率测试第54页
            3.3.8.3 电化学稳定窗口测试第54-56页
第四章 PE微孔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56-85页
    4.1 "PPEGMA/PMMA"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56-64页
        4.1.1 PPEGMA合成第57页
        4.1.2 "PPEGMA/PMMA"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57-58页
        4.1.3 PPEGMA的化学结构分析第58-59页
        4.1.4 "PPEGMA/PMMA"膜支撑聚合物表面形态第59-60页
        4.1.5 液体电解质的吸附及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测试第60-64页
    4.2 "HPB/PEO"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64-74页
        4.2.1 超支化聚酯(G-3HBP)合成第65-66页
        4.2.2 "HBP/PEO"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66-67页
        4.2.3 G-2 HBP、G-3 HBP化学结构分析第67-68页
        4.2.4 G-3HBP/PEO交联共混物结晶度测试第68-71页
        4.2.5 "HBP/PEO"膜支撑聚合物微观表面形态第71-72页
        4.2.6 "HBP/PEO"膜支撑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2-74页
    4.3 "MAPTMS-MMA"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74-84页
        4.3.1 Poly(MAPTMS-co-MMA)的合成第75页
        4.3.2 "MAPTMS-MMA"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75-76页
        4.3.3 Poly(MMA-co-MAPTMS)共聚物结构分析第76-78页
        4.3.4 DSC热分析第78-79页
        4.3.5 "MAPTMS-MMA"膜支撑聚合物表面形态第79-80页
        4.3.6 液体电解质的吸附及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测试第80-84页
    4.4 本章小节第84-85页
第五章 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85-104页
    5.1 "PMMA-g-NBR/PMMA"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85-94页
        5.1.1 接枝聚合制备PMMA-g-NBR第85-86页
        5.1.2 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86页
        5.1.3 FTIR和~1HNMR谱分析第86-88页
        5.1.4 两相聚合物薄膜DSC热分析第88-89页
        5.1.5 两相聚合物薄膜形态第89-90页
        5.1.6 液体电解质吸附能力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0-94页
    5.2 "PMMA-g-PVC/PMMA"改性两相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94-102页
        5.2.1 接枝聚合制备PMMA-g-PVC第94-95页
        5.2.2 改性两相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95页
        5.2.3 FTIR和~1HNMR谱测试第95-96页
        5.2.4 两相聚合物薄膜DSC热分析第96-97页
        5.2.5 两相聚合物薄膜表面形态第97-98页
        5.2.6 液体电解质吸附能力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98-102页
    5.3 本章小节第102-104页
第六章 半互穿网络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04-131页
    6.1 热固化法制备semi-IPN凝胶电解质第104-113页
        6.1.1 Semi-IP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104-105页
        6.1.2 热固化semi-IPN薄膜FTIR分析第105-106页
        6.1.3 热固化semi-IPN薄膜DSC分析第106-107页
        6.1.4 热固化semi-IPN薄膜应力应变曲线第107-108页
        6.1.5 热固化semi-IPN薄膜及其凝胶聚合物电解质XRD测试第108-109页
        6.1.6 热固化semi-IPN聚合物薄膜及其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表面形态第109-110页
        6.1.7 Semi-IPN薄膜液体电解质吸附能力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10-113页
    6.2 紫外光辐照制备semi-IP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13-122页
        6.2.1 水解缩合甲基丙烯酸丙酯三甲氧基硅烷第114页
        6.2.2 Semi-IP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第114页
        6.2.3 FTIR谱图分析第114-115页
        6.2.4 紫外光固化semi-IPN薄膜凝胶率测试第115-116页
        6.2.5 紫外光固化semi-IPN薄膜DSC热分析第116-117页
        6.2.6 紫外光固化semi-IPN薄膜及其凝胶聚合物电解质XRD测试第117-118页
        6.2.7 紫外光固化semi-IPN薄膜表面形态观察第118页
        6.2.8 Semi-IPN薄膜液体电解质吸附能力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18-122页
    6.3 Semi-IPN型XPEG/PMM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22-130页
        6.3.1 溶胶凝胶法制备semi-IPN型聚合物母体第122-123页
        6.3.2 FTIR谱图分析第123-124页
        6.3.3 XPEG/PMMA半互穿网络聚合物薄膜DSC热分析第124-125页
        6.3.4 XPEG/PMMA半互穿网络聚合物薄膜表面形态观察第125页
        6.3.5 XPEG200/PMMA半互穿网络聚合物XRD测试第125-126页
        6.3.6 Semi-IP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形态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26-130页
    6.4 本章小节第130-131页
第七章 改性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31-152页
    7.1 交联聚合物涂覆改性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32-140页
        7.1.1 PVdF多孔膜的制备第132页
        7.1.2 水解交联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第132页
        7.1.3 涂覆固化改性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32-133页
        7.1.4 FTIR谱图分析第133页
        7.1.5 复合PVdF多孔膜DSC分析第133-135页
        7.1.6 复合PVdF多孔膜TGA测试第135页
        7.1.7 复合PVdF多孔膜XRD分析第135-136页
        7.1.8 复合PVdF多孔膜表面形态第136-137页
        7.1.9 复合PVdF多孔膜液体电解质吸附能力及其电化学性能第137-140页
    7.2 共混改性PVdF多孔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第140-150页
        7.2.1 Poly(AN-co-PEGMEMA)分散聚合第141页
        7.2.2 制备共混PVdF/poly(AN-co-PEGMEMA)多孔膜第141页
        7.2.3 FTIR谱图分析第141-144页
        7.2.4 共混PVdF多孔膜DSC分析第144-145页
        7.2.5 共混PVdF多孔膜XRD分析第145-146页
        7.2.6 共混PVdF多孔膜TGA测试第146页
        7.2.7 共混PVdF多孔膜的表面表面形态观察第146-147页
        7.2.8 共混PVdF多孔膜液体电解质吸附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47-150页
    7.3 本章小节第150-152页
结论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5页
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发表和录用文章第165-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827785,这篇论文共16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0.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