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中国花鲈的食性及分子生物学在食性分析上的应用

中国花鲈论文 长江口论文 食性分析论文 胃含物论文 累积饵料生物总数曲线论文 分子生物学论文
论文详情
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长江口的重要经济鱼类,其和鮻、鲻、鮰(长吻鮠)合称为长江口常年作业的四台柱,是常年捕捞的四个主要对象之一。花鲈因个体大,肉味美,生长快,在国内外市场颇受欢迎。长江口为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渔业潜力最大、环境最为复杂的的河口,长江口的中国花鲈对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江口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中国花鲈的捕食效率,而中国花鲈的捕食作用,也影响着长江口整个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能量流动。对中国花鲈食性的分析有利于阐述两者的关系。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中国花鲈的食性方面虽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自20世纪80年代有研究外,二十多年来没有开展相关的研究,并且从未有过分子生物学在中国花鲈食性分析上面的应用。根据2010年7月至10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团结沙和东旺沙水域采集到的胃含物样品,对中国花鲈的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花鲈胃含物中共鉴定出6类29种饵料生物,其多样性指数H’值为2.461,均匀度指数J’为0.731,优势指数D为0.1324。采用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综合指标优势指数(Ip)分析的结果较一致,鱼类是长江口中国花鲈夏季主要食物,其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综合指标优势指数(Ip)分别为80.39%和91.89,鮻(Liza haematocheila)为优势饵料生物(IRI%=50.14,Ip=65.91。与其他生态环境中中国花鲈食性相比,长江口中国花鲈食性产生了很大的不同,有很明显的长江口生物群落的特色。与往年的食性相比,饵料生物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长江口鱼类群落的变化相适应。长江口中国花鲈为广食性鱼类具有摄食选择性,个体发育、环境差异、饵料生物自身都会影响中国花鲈的摄食选择。随着中国花鲈的个体增长,其选择摄食的饵料生物个体也会增长,捕食者捕食尽可能大的饵料生物,获得较多的能量,符合最佳摄食理论。两个采样点中国花鲈饵料种类、数量差别显著,均与其所处的环境中群落相适应。随着体长的增加,鱼类总是尽可能的去捕食个体大的饵料生物,这从饵料生物体长与中国花鲈体长为正相关中得到体现。但是在具体对鮻体长和中国花鲈体长关系分析中发现,在中国花鲈体长范围达到300mm-350mm时,其捕食的鮻体长常出现减小的反常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反应了长江口环境的复杂和外界扰动作用的严重,生态环境中食物链、食物网组成变化大,这些情况致使饵料生物大小与中国花鲈大小关系很不稳定。DNA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用于研究中国花鲈的食性,方法可行。使用DNA方法,共鉴定出7种鱼类,两种虾类。其中鮻为主要饵料生物,占了45%,其次为安氏白虾。DNA方法鉴定出了形态学方法中的不可辨鱼和不可辨虾,包括中国花鲈、四指马鲅、棘头梅童鱼、斑尾刺虾虎鱼、脊尾白虾和安氏白虾。此方法没有鉴定出蟹类。在此方法与形态学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分析方法的独立使用均不如两种方法共同使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两种方法兼用,以形态学方法为主,DNA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为辅,来进行更加准确细致的食性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中国花鲈的分布、分类地位及主要生物学特征第12-15页
        1.1.1 中国花鲈的分布和分类地位第12-13页
        1.1.2 长江口中国花鲈的重要性第13页
        1.1.3 鱼类摄食生态学第13-15页
            1.1.3.1 鱼类摄食生态学的研究第13-14页
            1.1.3.2 鱼类摄食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14页
            1.1.3.3 对中国花鲈摄食生态学的研究第14-15页
    1.2 胃容物分析第15页
    1.3 鱼类摄食选择的研究第15-17页
        1.3.1 鱼类摄食选择与其自身生物学特征关系第16页
        1.3.2 鱼类摄食选择与其所属生态环境关系第16-17页
    1.4 分子生物学在胃容物分析上面的应用第17-20页
        1.4.1 分子生物学在胃容物上的应用第17-18页
        1.4.2 DNA为基础的食性分析方法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第18-20页
            1.4.2.1 样品采集和保存和DNA的提取第18-19页
            1.4.2.2 目的基因选择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长江口中国花鲈食性分析第21-3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1 样品采集第21-22页
        2.1.2 分析方法第22页
        2.1.3 数据处理第22-23页
            2.1.3.1 累积饵料生物总数曲线第22页
            2.1.3.2 重要性指数第22-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27页
        2.2.1 样品量有效性分析第23-25页
        2.2.2 中国花鲈的食性分析第25-27页
            2.2.2.1 饵料生物组成第25-26页
            2.2.2.2 主要类群分布第26-27页
            2.2.2.3 主要种类和重要性分析第27页
            2.2.2.4 中国花鲈饵料多样性分析第27页
    2.3 讨论第27-30页
        2.3.1 长江口中国花鲈的饵料生物组成第27-28页
        2.3.2 统计方法的重要性第28-30页
            2.3.2.1 累积曲线的重要性第28-29页
            2.3.2.2 数据计算方法的选择第29-30页
第3章 长江口中国花鲈摄食选择性研究第30-4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1.1 样品采集第30页
            3.1.1.1 中国花鲈样品采集第30页
            3.1.1.2 饵料生物样品采集第30页
        3.1.2 样品分析第30页
        3.1.3 个体发育引起的摄食变化第30-31页
            3.1.3.1 主要长度组的确定第30-31页
            3.1.3.2 各主要长度组累积饵料生物总数曲线第31页
            3.1.3.3 数据分析第31页
        3.1.4 环境差异引起的摄食变化第31页
            3.1.4.1 不同位点累积饵料生物总数曲线第31页
            3.1.4.2 数据分析第31页
        3.1.5 中国花鲈对长江口饵料鱼类偏好性研究第31-32页
            3.1.5.1 长江口中国花鲈累积饵料生物总数曲线第31页
            3.1.5.2 长江口中国花鲈对鱼类资源的食物选择指数第31-32页
            3.1.5.3 饵料生物体长与中国花鲈体长的关系第3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2-43页
        3.2.1 样品采集第32-33页
        3.2.2 主要饵料生物的回归方程第33-35页
        3.2.3 个体发育引起的摄食变化文献50第35-39页
            3.2.3.1 主要长度组的确定第35-36页
            3.2.3.2 主要长度组A和B累积饵料生物总数曲线第36-37页
            3.2.3.3 数据分析第37-39页
        3.2.4 环境差异引起的摄食变化第39-41页
            3.2.4.1 不同位点累积饵料生物总数曲线第39-40页
            3.2.4.2 不同位点间中国花鲈食性比较第40-41页
        3.2.5 长江口中国花鲈对长江口饵料鱼类偏好性研究第41-43页
            3.2.5.1 长江口中国花鲈对鱼类资源的食物选择指数第41-42页
            3.2.5.2 饵料生物体长与中国花鲈体长的关系第42-43页
    3.3 讨论第43-45页
        3.3.1 个体发育引起的摄食变化第43页
        3.3.2 环境差异引起的摄食变化第43页
        3.3.3 长江口中国花鲈对鱼类饵料生物偏好性第43-45页
第4章 DNA和形态学分析方法在中国花鲈食性上的运用第45-5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5-48页
        4.1.1 样品采集和准备第45页
        4.1.2 形态学分析第45页
        4.1.3 DNA为基础的食性分析第45-48页
            4.1.3.1 主要试剂和药品第45-46页
            4.1.3.2 DNA的提取第46页
            4.1.3.3 聚合酶链式反应第46-47页
            4.1.3.4 通过DNA序列比对鉴别物种第47页
            4.1.3.5 数据分析第47-48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8-49页
        4.2.1 形态学分析第48页
        4.2.2 DNA为基础的鉴别第48-49页
    4.3 讨论第49-53页
        4.3.1 两个方法的比较第49-50页
        4.3.2 DNA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第50-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9183,这篇论文共6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