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基因克隆、表达和酶的定位

中华鲟论文 非致死活体取样论文 基因表达论文 免疫组织化学论文
论文详情
中华鲟为我国特有珍稀物种。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在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有益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还远不能满足中华鲟保护工作的需求,本论文从基因克隆、表达、离子转运蛋白定位三个方面入手,初步系统地研究了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的分子机制。为了建立鲟鱼的非致死鳃组织取样技术,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检测活体取样组、对照组及淡水组中鲟鱼生长指标、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鳃丝Na+K+-ATPase(NKA)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非致死活体取样方法对鲟鱼的生长特性没有显著影响。活体取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生长指标(体长、全长、体重),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NKA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淡水组与盐度10条件下的实验组相比,其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但血清离子、渗透压及NKA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盐度10条件下活体取样实验组的上述生理指标显著高于淡水组。说明经活体取样的鲟鱼能够正常进行渗透调节。为了研究盐度10条件下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NKA)α亚基的分子调节机制,采用克隆方法得到中华鲟幼鱼鳃丝NKAα亚基部分基因序列,该序列与其他鱼类相同类型的亚基序列比对显示其为较保守的编码区开放阅读框。在鲟鱼转移后3、6、12、24、48、72和96 h检测实验组(淡水-盐水)和对照组(淡水-淡水)中华鲟幼鱼鳃丝NKAα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鳃丝NKA活性、血清Na+、Cl-的浓度和渗透压。结果显示:在转移后0~12 h,实验组中的mRNA表达量与酶活性为适应盐度变化而显著增加(P<0.05),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均显著上升(P<0.05);在转移后12~24 h,mRNA表达和酶活性开始降低,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值(P<0.05),离子渗透压的变化与酶活性及mRNA变化趋势一致,这表明中华鲟鳃丝NKA在应对盐度变化时通过改变mRNA表达量来增加酶活性,高活性NKA调节血清离子和渗透压平衡。为确定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NKA)和Na+/K+/2Cl-(NKCC)转运子在组织中分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两种酶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NKA广泛分布于鳃丝和鳃小叶上,其中盐度组的NKA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淡水组,盐度组细胞的荧光强度大于淡水组。在细胞中除核外,NKA普遍分布在细胞质中;NKCC广泛分布在鳃小叶上,盐度组NKCC免疫阳性细胞数量与淡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其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盐度组细胞荧光强度增强且单个细胞的荧光区域边缘呈现不规则褶皱,NKCC同样在细胞质中广泛存在,但荧光强度较NKA弱,显示其蛋白的量较少。在相同组织区域的NKA和NKCC分布在不同细胞中。本研究结果表明盐度影响NKA和NKCC的分布。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中华鲟现状的概述第10-12页
        1.1.1 中华鲟的分类地位和自然分布第11页
        1.1.2 中华鲟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第11-12页
    1.2 Na~+,K~+-ATPase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NKA基因序列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2 NKA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鳃丝NKA渗透调节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1 鱼类渗透调节过程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2 鱼类鳃丝离子泵的细胞定位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1页
第2章 非致死活体取样对鲟鱼生长和生理上的影响第21-3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21-22页
        2.1.2 杂交鲟NKA酶活性检测第22-23页
        2.1.3 数据分析第23页
    2.2 结果第23-27页
        2.2.1 非致死活体取样方法对杂交鲟生长的影响第23-27页
        2.2.2 非致死活体取样方法对杂交鲟血清离子渗透压和鳃丝NKA酶活力的影响第27页
    2.3 讨论第27-29页
        2.3.1 非致死取样方法对鲟鱼存活率的影响第27-28页
        2.3.2 非致死取样方法对鲟鱼生长的影响第28-29页
        2.3.3 非致死取样方法对鲟鱼NKA酶活性和血清离子渗透压的影响第29页
    2.4 小结及展望第29-30页
第3章 中华鲟幼鱼鳃丝Na~+,K~+-ATPaseα亚基cDNA克隆和盐度调节第30-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3.1.1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30-31页
        3.1.2 NKAα亚基部分基因序列克隆第31-32页
        3.1.3 RT-PCR检测NKAα亚基mRNA的表达第32-33页
        3.1.4 NKA活性检测第33页
        3.1.5 数据分析第33页
    3.2 结果第33-38页
        3.2.1 中华鲟NKAα亚基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第33-36页
        3.2.2 中华鲟血清Na~+,Cl~-浓度及渗透压变化第36-37页
        3.2.3 中华鲟鳃丝NKA酶活性变化第37-38页
        3.2.4 中华鲟鳃丝NKAα亚基mRNA的相对表达第38页
    3.3 讨论第38-41页
        3.3.1 mRNA片段及其氨基酸的特点第38-39页
        3.3.2 适应期的分子调节机制第39-40页
        3.3.3 调整期的分子调节机制第40-41页
    3.4 小结及展望第41-42页
第4章 中华鲟幼鱼鳃丝NKA和NKCC的免疫荧光定位第42-5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4.1.1 实验材料与设计第42-43页
        4.1.2 冰冻切片第43页
        4.1.3 免疫染色第43页
    4.2 棋盘法测定抗体最佳稀释度第43-44页
    4.3 结果第44-48页
        4.3.1 抗体最佳稀释浓度测定第44页
        4.3.2 免疫荧光检测NKA的免疫反应细胞第44-46页
        4.3.3 免疫荧光检测NKCC的免疫反应细胞第46-47页
        4.3.4 NKA和NKCC的细胞分布差异第47-48页
    4.4 讨论第48-51页
        4.4.1 NKA在组织中的分布第48-50页
        4.4.2 NKCC在组织中的分布第50-51页
    4.5 小结及展望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9182,这篇论文共6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3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