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裂谷带丁家山铅锌矿构造及找矿方向

构造因素论文 找矿论文 丁家山铅锌矿论文 闽中裂谷带论文
论文详情
闽中裂谷带的尤溪梅仙地区,采矿历史悠久,是重要的铜、铅、锌、银等矿种的矿集区和和找矿远景区。丁家山铅锌矿是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的大型海相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龙北溪组的“绿片岩”中,该层经历了基性岩浆喷发与钙质沉积(间或有泥砂质沉积)的喷发-沉积旋回。在晋宁期的构造运动下发生区域变质作用使得基性火成岩和部分钙质沉积岩变质为绿片岩,后期又经受了多次的热液叠加改造。丁家山铅锌矿床是由褶皱、断裂、不整合面三个主要的构造因素控制,矿体主要沿北东向主断裂展布,北东向断层及少量规模较小的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导矿矿构造,背斜核部、断裂交汇部位、不整合面为容矿不断增多的主要储矿构造,另外,东西两条北东向岩浆岩岩株和岩墙在更大范围控制了矿体的分布。矿区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的多金属矿呈低阻高极化特征,一般具有较强磁性。但根据本文的工作发现,本区的铅锌矿在磁性上可以表现为中强磁性,也可以表现为弱磁性甚至无磁性,而在电性上则通常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特征,因此,在没有较强磁异常的区域,要结合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点,在有利的构造控制因素区域开展新一轮的找矿尝试。在弱磁性甚至无磁性、电性上则表现为低阻高极化的Ⅰ、Ⅱ号靶区,根据新的找矿思路,我们发现了铅锌矿体。因此,结合构造分析,跳开无矿间隔可望取得理想找矿效果。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2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9-2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22页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内容第22-23页
        1.2.1 论文选题及预期目标第22-23页
        1.2.2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第23页
    1.3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第23-25页
        1.3.1 主要工作量第23-24页
        1.3.2 主要创新点第24-25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25-37页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第25-27页
        2.1.1 交通位置第25-26页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第26-27页
    2.2 区域背景第27-37页
        2.2.1 地层第28-29页
        2.2.2 构造第29-31页
        2.2.3 岩浆岩第31-32页
        2.2.4 矿产第32-33页
        2.2.5 古构造环境及成矿背景第33-37页
3. 研究区地质特征第37-50页
    3.1 研究区地层及构造特征第37-42页
        3.1.1 研究区地层概况第37-39页
        3.1.2 研究区构造特征第39-42页
    3.2 岩浆岩特征第42页
    3.3 岩脉特征第42-43页
    3.4 围岩蚀变第43-44页
    3.5 矿床含矿热液特征第44-45页
    3.6 研究区矿体特征第45-50页
4. 研究区构造控矿因素第50-60页
    4.1 褶皱第50-53页
    4.2 断裂第53-55页
    4.3 不整合面第55-58页
    4.4 岩浆岩与控矿构造的关系第58-60页
5.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第60-92页
    5.1 成矿时代第60-61页
    5.2 成矿物质来源第61-68页
    5.3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第68-73页
    5.4 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第73-92页
        5.4.1 找矿标志第73-78页
        5.4.2 找矿方向第78-92页
6. 主要认识和结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078882,这篇论文共10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0.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0.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