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营销理论的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研究

林业资源型城市论文 城市营销论文 城市价值论文 城市价值活动论文
论文详情
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需大量的木材,国家投资开发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在黑龙江省域内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形成了一批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采伐后,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区域内森林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为探索新的发展之路,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必须要从根本上思考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意义,重新规划并构建新的城市发展基础。本文从城市营销理论视角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问题,认为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为特定群体创造和提供价值满足,这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逻辑起点。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源于其充分满足国家与社会对木材产品的高度需求;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陷入困境,源于其难以继续满足甚至有违国家与社会新时期的需求,特别是对生态价值的需求。为走出困境,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续自发调整城市价值活动,21世纪初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城市价值活动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分析其城市价值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改进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本文具体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界定林业资源型城市概念,阐述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动因,概括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现状。二是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评价后森林采伐时期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效率。三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探索、创造和传递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解决城市价值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重构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基本思路。四是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选择,包括对宏观发展趋势的识别,城市机遇、威胁、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城市产业组合的选择等。五是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创造的途径,从改革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加强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和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为城市投资者创造投资价值,进而创造城市生活价值、旅游价值、出口价值等。六是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传递活动的改进,从改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改进城市价值分销渠道管理等方面,提升城市价值传递活动的效率,从而有效实现城市价值。最后分别从组织、政策、文化和制度等角度,提出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保障措施。基于城市营销理论,从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意义上分析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重新构建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源型城市的实际,也为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21-3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21-2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1.2.1 研究目的第23-24页
        1.2.2 研究意义第2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4-35页
        1.3.1 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第24-29页
            1.3.1.1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7页
            1.3.1.2 国内研究现状第27-29页
        1.3.2 城市营销研究综述第29-33页
            1.3.2.1 国外研究现状第29-31页
            1.3.2.2 国内研究现状第31-33页
        1.3.3 价值活动研究综述第33-35页
            1.3.3.1 国外研究现状第33-34页
            1.3.3.2 国内研究现状第34-35页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第35-38页
        1.4.1 研究内容第35-36页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6-37页
        1.4.3 研究方法第37-38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38-53页
    2.1 城市营销理论概述第38-39页
    2.2 城市顾客类型第39-41页
        2.2.1 城市居民第39-40页
        2.2.2 工商业及投资者第40页
        2.2.3 旅游者第40页
        2.2.4 出口市场第40-41页
        2.2.5 上级政府第41页
    2.3 城市价值概念及类型第41-46页
        2.3.1 城市价值概念第41-42页
        2.3.2 城市价值的类型第42-46页
            2.3.2.1 相对居民的城市价值第42-43页
            2.3.2.2 相对工商业及投资者的城市价值第43-44页
            2.3.2.3 相对旅游者的城市价值第44-45页
            2.3.2.4 相对出口市场的城市价值第45-46页
            2.3.2.5 相对上级政府的城市价值第46页
    2.4 城市价值活动第46-52页
        2.4.1 城市价值链及城市价值活动第47-50页
            2.4.1.1 城市价值链模型第47页
            2.4.1.2 城市价值链的不足第47-48页
            2.4.1.3 城市价值活动的界定第48-50页
        2.4.2 城市价值活动的阶段第50-52页
            2.4.2.1 城市价值活动的路线第50页
            2.4.2.2 城市价值活动的阶段划分第50-52页
    2.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概况及价值活动现状第53-72页
    3.1 林业资源型城市概念第53-57页
        3.1.1 资源型城市概念第53-56页
        3.1.2 林业资源型城市界定第56-57页
    3.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基本情况第57-58页
    3.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特征第58-61页
        3.3.1 价值活动的突发性第58页
        3.3.2 价值活动的高度资源依赖性第58-59页
        3.3.3 价值活动满足需求的单一性第59页
        3.3.4 价值活动管理体制的独特性第59-60页
        3.3.5 价值活动周期的明显性第60-61页
    3.4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动因第61-64页
        3.4.1 重建城市价值活动基础第61-62页
        3.4.2 满足变化的需求第62-63页
        3.4.3 适应城市竞争的需要第63页
        3.4.4 降低城市价值活动的系统性风险第63-64页
    3.5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主要现状第64-71页
        3.5.1 城市价值选择活动现状第64-66页
            3.5.1.1 城市价值探索的关键点-----选择城市产业组合第64-65页
            3.5.1.2 城市产业组合的理论探索第65页
            3.5.1.3 城市产业组合的实践探索第65-66页
        3.5.2 城市价值创造活动现状第66-69页
            3.5.2.1 城市投资价值创造活动的现状第67-68页
            3.5.2.2 城市生活价值创造活动现状第68页
            3.5.2.3 城市旅游价值创造活动现状第68-69页
        3.5.3 城市价值传递现状第69-71页
            3.5.3.1 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第69-70页
            3.5.3.2 多途径实现城市投资价值第70-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4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效率评价——以“后森林采伐时期”伊春为例第72-83页
    4.1 评价的目的第72页
    4.2 评价对象-以伊春市为例第72-74页
        4.2.1 伊春市概况第72-73页
        4.2.2 伊春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典型性第73-74页
            4.2.2.1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第73页
            4.2.2.2 林业资源型城市特征明显第73-74页
    4.3 评价视角选择----全要素生产率第74-77页
        4.3.1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第74-75页
        4.3.2 评价视角选择的合理性第75-77页
            4.3.2.1 符合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目的第75-76页
            4.3.2.2 符合城市营销理论的本质要求第76页
            4.3.2.3 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第76-77页
    4.4 评价方法选择第77-79页
        4.4.1 DEA模型第77-78页
        4.4.2 Malmquist指数方法第78-79页
    4.5 伊春城市价值活动效率评价第79-82页
        4.5.1 变量与样本数据第79-80页
        4.5.2 伊春城市价值活动全要素生产率评估第80页
        4.5.3 伊春城市价值活动全要素生产率评估结果分析第80-82页
    4.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5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问题分析及重构思路第83-101页
    5.1 城市价值活动中的主要问题第83-91页
        5.1.1 城市价值探索中的主要问题---产业组合选择的偏差第83-85页
            5.1.1.1 城市产业组合理论研究的不足第83-84页
            5.1.1.2 城市产业组合实践的局限第84-85页
        5.1.2 城市价值创造中的主要问题---投资价值创造不足第85-88页
            5.1.2.1 体制调整迟缓第85-86页
            5.1.2.2 科学与技术研发不足第86-87页
            5.1.2.3 人力资源建设滞后第87-88页
        5.1.3 城市价值传递中的主要问题---渠道与形象规划不足第88-91页
            5.1.3.1 城市形象传播缺乏合理规划第88-89页
            5.1.3.2 渠道建设缺乏全面统筹第89-90页
            5.1.3.3 渠道绩效考核缺乏长远考量第90-91页
    5.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思路第91-100页
        5.2.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实质第91-93页
            5.2.1.1 寻找与构建新的城市优势第91-92页
            5.2.1.2 满足城市顾客的新需求第92-93页
            5.2.1.3 重塑城市竞争力第93页
        5.2.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指导思想第93-97页
            5.2.2.1 以满足城市目标顾客的需求为中心第93-94页
            5.2.2.2 以适应城市竞争为导向第94-96页
            5.2.2.3 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准则第96-97页
            5.2.2.4 以解决关键问题为突破点第97页
        5.2.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基本框架第97-100页
            5.2.3.1 资源型城市价值的选择第98页
            5.2.3.2 资源型城市价值的创造第98-99页
            5.2.3.3 资源型城市价值的传递第99-100页
    5.3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6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的选择第101-119页
    6.1 识别主要宏观发展趋势第101-105页
        6.1.1 宏观发展趋势之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第101-102页
        6.1.2 宏观发展趋势之二:经济信息化、知识化第102-103页
        6.1.3 宏观发展趋势之三: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第103-104页
        6.1.4 宏观发展趋势之四:进入老龄化社会第104-105页
        6.1.5 宏观发展趋势之五:国际碳汇市场兴起第105页
    6.2 分析城市的主要机遇与威胁第105-108页
        6.2.1 城市主要机遇第105-108页
        6.2.2 城市主要威胁第108页
    6.3 分析城市的主要优势与劣势第108-111页
        6.3.1 城市主要优势第108-110页
        6.3.2 城市主要劣势第110-111页
    6.4 城市愿景的确定---选择产业组合第111-118页
        6.4.1 城市产业组合选择的基准第112-114页
            6.4.1.1 产业经济学视角的选择基准第112-113页
            6.4.1.2 城市营销理论视角的选择基准第113-114页
        6.4.2 政府、市场的角色与选择模式第114-115页
            6.4.2.1 政府决策型模式第114页
            6.4.2.2 市场主导型模式第114页
            6.4.2.3 公私合作型模式第114-115页
        6.4.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组合再选择第115-118页
            6.4.3.1 产业组合选择的调整第115-116页
            6.4.3.2 可选择的产业组合第116-118页
    6.5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7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的创造第119-132页
    7.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创造的路径分析第119-123页
        7.1.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类型间的关系第119-121页
            7.1.1.1 城市价值类型间关系分析的主要目的第119页
            7.1.1.2 城市投资价值的核心地位分析第119-121页
        7.1.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投资价值创造的路径第121-123页
            7.1.2.1 重构城市投资价值的基本路径第121-122页
            7.1.2.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投资价值重构的路径选择第122-123页
    7.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投资价值的创造第123-131页
        7.2.1 改革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第123-125页
            7.2.1.1 对偏远林区实施生态移民第124页
            7.2.1.2 逐渐剥离政府职能第124-125页
        7.2.2 转变城市政府角色第125-127页
            7.2.2.1 限制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第125-126页
            7.2.2.2 为城市价值活动提供法治环境第126页
            7.2.2.3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第126-127页
        7.2.3 加强科学技术研发第127-128页
        7.2.4 强化人力资源建设第128-130页
            7.2.4.1 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第128-129页
            7.2.4.2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体系第129-130页
        7.2.5 提升城市品质第130-131页
            7.2.5.1 重新规划城市第130页
            7.2.5.2 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第130页
            7.2.5.3 改善城市公共服务第130-131页
    7.3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8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的传递第132-143页
    8.1 改善城市形象传播第132-135页
        8.1.1 改善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第132-134页
            8.1.1.1 明确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的原则第132-133页
            8.1.1.2 重新定位城市形象第133页
            8.1.1.3 健全城市形象要素第133-134页
        8.1.2 整合城市形象传播第134-135页
            8.1.2.1 整合不同传播通道的活动第134页
            8.1.2.2 整合不同传播工具的使用第134-135页
    8.2 改进城市价值分销渠道第135-138页
        8.2.1 强化渠道成员的城市营销意识第135-136页
        8.2.2 重新规划城市价值分销渠道第136-137页
        8.2.3 调整渠道策略第137-138页
    8.3 实现城市投资价值第138-142页
        8.3.1 吸引外部投资第138-140页
            8.3.1.1 建立正确的招商引资原则第138-139页
            8.3.1.2 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第139-140页
            8.3.1.3 建立专业的招商引资平台第140页
        8.3.2 拓展本地企业第140-142页
            8.3.2.1 继续推动国有林业企业的改革第140-141页
            8.3.2.2 促进本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141-142页
        8.3.3 促进新企业创业第142页
    8.4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9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保障措施第143-153页
    9.1 组织保障第143-146页
        9.1.1 组建健全的城市发展管理组织第143-144页
        9.1.2 明确城市发展管理组织的职能第144-146页
    9.2 政策保障第146-148页
        9.2.1 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第146页
        9.2.2 建立特定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第146-147页
        9.2.3 强化环境建设与保护政策第147-148页
    9.3 文化保障第148-150页
        9.3.1 建立开放型文化第148-149页
        9.3.2 建立正确的市场观第149页
        9.3.3 建立创新文化第149-150页
        9.3.4 发展和培育企业家精神第150页
    9.4 制度保障第150-152页
        9.4.1 强化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第151页
        9.4.2 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第151-152页
    9.5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结论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934980,这篇论文共16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9.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3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