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隐语的理解机制研究

汉语隐语论文 理解机制论文 外延内涵传承理论论文
论文详情
隐语是一个团体内部的行话,暗语,黑话,用于排除和误导团体以外的人员。它是一个有趣的,极具吸引力的领域,同时也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心理和认知现象。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具有悠久历史的汉语隐语,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激励着学者们进行研究。在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为本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关注其定义,分类,功能,特点,很少有对汉语隐语理解机制的研究。作为汉语隐语的听者,当我们知道汉语隐语的隐性意义时,我们会感到迷惑,因为它的显性意义跟隐性意义有很大的区别。面对如此有趣而又令人疑惑的语言现象,人们不禁会有以下疑问:汉语隐语的显性意义跟隐性意义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它?目前,很少有论文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本文尝试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汉语隐语的理解机制进行研究,其研究目的是为汉语隐语的理解提供一个具有一定可行性和解释力的机制。文中的语料来自于汉语隐语词典和书籍。本文主要是运用徐盛桓提出的外延内涵传承理论研究汉语隐语的理解机制,得到以下几点发现:(1)汉语隐语包含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它们处于相邻相似的关系之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相互替代。隐性意义可以由显性意义依靠常规关系和相邻相似关系在不同的类层级结构中通过外延内涵传承而得到。(2)汉语隐语有许多不同的显性意义,有的是外延意义,有的是内涵意义。这些不同的意义都具有自己的内涵,而每个内涵又都有自己的类层级结构,在这个类层级结构中,外延与内涵之间的传承将一直进行,直到得到汉语隐语的隐性意义。汉语隐语的隐性意义可能是一个类层级结构的外延/内涵亦可能是几个不同的类层级结构外延/内涵的综合。(3)一些汉语隐语与汉字字谜类似,比较常见并且易被理解。因此,他们经常被认为是普通语言,而不是汉语隐语,因此,学者们对这部分汉语隐语的理解机制的研究就比较少。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这部分汉语隐语的理解过程跟其他汉语隐语的理解过程没有差别。
Acknowledgements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摘要第7-11页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第11-15页
    1.1 The Object of the Study第11-13页
    1.2 Key Research Questions第13页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第13页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第13-15页
Chapter Two Literatures Review第15-23页
    2.1 Introduction第15页
    2.2 Studies on Chinese Cant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第15-21页
        2.2.1 Literary Study第15-16页
        2.2.2 Culturology Study第16-17页
        2.2.3 Historical Study第17-18页
        2.2.4 Criminology Study第18页
        2.2.5 Sociological Study第18页
        2.2.6 Ethnological Study第18-19页
        2.2.7 Linguistic Study第19-21页
    2.3 Summary第21-23页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第23-37页
    3.1 Introduction第23页
    3.2 Type Hierarchy Structure第23-30页
        3.2.1 Stereotypical Relation第23-25页
        3.2.2 Two Dimensions of Proximity and Similarity第25-28页
        3.2.3 Type Hierarchy Structure第28-30页
    3.3 Inheritance of Denotation/ Connotation Theory第30-35页
    3.4 Summary第35-37页
Chapter Four Chinese Cants Revisited第37-47页
    4.1 Introduction第37页
    4.2 The Definition of Chinese Cants第37-38页
    4.3 General Features of Chinese Cants第38-40页
    4.4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Cants第40-43页
        4.4.1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s of Chinese Cants第40-41页
        4.4.2 The Verbal Form of Chinese Cants第41-43页
    4.5 The Rhetor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Cants第43-46页
    4.6 Summary第46-47页
Chapter Five The Understand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Cants第47-63页
    5.1 Introduction第47页
    5.2 A Mechanism of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ants第47-50页
    5.3 The Understand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Cants in the Form of Words第50-57页
    5.4 The Understand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Cants in the Form of Sentences第57-59页
    5.5 The Understand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Cants in the Form of Ballads第59-62页
    5.6 Summary第62-63页
Chapter Six Conclusion第63-65页
    6.1 Major Findings第63-64页
    6.2 Limitations第64页
    6.3 Implications第64-65页
Bibliography第65-7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71676,这篇论文共7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