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承载力的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以淮安市为例

土地承载力论文 土地资源安全论文 综合安全度论文
论文详情
土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安全已成为资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演进,布局发生变化,导致城镇以及整个区域用地需求和结构产生变化,进而导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按需获取、利用土地的能力以及生存发展条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对其安全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土地承载力为研究区域土地安全的一种视角,主要从土地的各类承载对象来分析,传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侧重耕地承载力研究,安全研究也主要定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实际上土地的经济承载也很重要,包括各项投入产出净值以及比例结构等等。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一致,土地资源安全是也一个综合性概念,是自然、经济和社会安全三者的统一。本文从土地综合承载力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将承载力指标值对应到不同的土地安全级别,对现有土地承载力研究当中的不足进行补充,丰富了土地资源安全的内涵,更为区域土地未来合理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本文在阐述了土地资源安全和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内涵后,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其结合起来;分析了基于承载力分析的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对自然承载、经济承载和社会承载三方面内容一一作了阐述;接着借鉴已有的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并且根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进行了土地承载力所对应的土地安全级别的划分;最后对淮安市土地资源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研究区,在指标体系确定过程中,结合淮安市土地利用实际情况,采用主观选取指标法和客观极小离差法相结合筛选出最合适的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法进行无量纲化,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采用加法模型确定出淮安市土地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承载系统的承载指数以及综合承载指数,最后引入障碍度指标,对全市土地安全的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淮安市1998-2004年自然承载能力先降后升,经济承载能力在波动上升,社会支撑能力上升幅度相对较快,综合承载能力在波动中上升。对应的全市土地安全程度还处于弱安全与较安全之间,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安全限制因子有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低,耕地压力大,化肥集约度低,单位土地产出投入比低,水土资源协调度相对低,科教文卫财政支出比例较低。针对这些障碍因子,提出全市实现土地安全的参考性对策建议;丰富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产出投入效率;保证基本农田数量,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环保工业,推广生态农业;增强科教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一、关于土地资源安全的研究第13-16页
        二、关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第16-17页
        三、综合述评第17页
    第四节 研究设计第17-20页
        一、研究内容第17-18页
        二、研究技术路线第18-19页
        三、研究资料的来源第19-20页
第二章 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第20-30页
    第一节 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第20-22页
        一、土地资源安全第20-22页
        二、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第22页
    第二节 土地承载力第22-25页
        一、资源承载力第22-23页
        二、土地承载力第23-25页
    第三节 土地承载力与土地资源安全的关系第25-26页
    第四节 基础理论第26-30页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27页
        二、人地系统共生理论第27-28页
        三、土地资源稀缺理论第28-29页
        四、土地资源安全利用控制理论第29页
        五、产权理论第29-30页
第三章 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内容第30-33页
    第一节 土地自然承载系统安全第30-31页
    第二节 土地经济承载系统安全第31页
    第三节 土地社会承载系统安全第31-33页
第四章 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3-50页
    第一节 已有的相关指标体系第33-41页
        一、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33-34页
        二、土地资源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第34-37页
        三、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7-41页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41-42页
    第三节 指标体系初步构建第42-46页
    第四节 评价指标具体说明第46-50页
第五章 区域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方法第50-60页
    第一节 指标无量纲化第50-53页
    第二节 指标权重值确定第53-54页
    第三节 综合安全值计算第54-55页
    第四节 土地综合承载理想状态以及土地安全等级划分第55-60页
        一、生活水平的类型划分第56-57页
        二、综合承载水平的确定第57-58页
        三、土地安全水平的确定第58页
        四、土地综合承载指数值与土地安全水平的对应第58-60页
第六章 淮安市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实证研究第60-81页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第60-62页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第62-64页
    第三节 土地承载态势评价第64-65页
    第四节 土地资源承载安全度计算第65-72页
        一、指标体系构建第65-68页
        二、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第68-72页
        三、综合评价分值确定第72页
    第五节 土地资源安全分析评价第72-73页
    第六节 土地资源安全障碍因子诊断第73-77页
    第七节 土地资源安全的实现途径第77-81页
        一、丰富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产出投入效率第77-78页
        二、保证基本农田数量,挖掘耕地生产潜力第78页
        三、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第78-79页
        四、发展环保工业,推广生态农业第79页
        五、增强科教投入,提高人口素质第79-81页
第七章 结语第81-83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81页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第81-82页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912076,这篇论文共8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6.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