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认知功能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情感障碍论文 老年人论文 细胞因子论文 神经内分泌论文 认知功能论文 老年期抑郁论文 轻度认知功能障
论文详情
前言:老年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 in the elderly)是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类精神障碍性疾病,以情感淡漠,孤独感、自卑感等抑郁症状为突出表现,并常伴随焦虑、睡眠障碍、自杀观念和躯体不适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增加躯体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延长住院病程、增加医疗费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重度抑郁的患病率约为1-4%,年发病率约为0.15%。轻中度抑郁的患病率为4-13%;老年期情感障碍,尤其是老年期抑郁,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因此,对老年期情感障碍,尤其是老年期抑郁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动态观察其对抗抑郁制剂的不同反应将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既往研究发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脑部生理功能的退化(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功能削弱)、调节情绪的中枢神经递质改变(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足及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等可能参与该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共同调节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发出的递质对本身进行调节同时,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从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早期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亚群的改变,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损伤,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受抑制等,均表明抑郁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目前,以神经-免疫-内分泌为整体对比老年情感障碍患者与普通老年人群差异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将老年期情感障碍人群作为一个总体纳入研究对象,同时应用SSRIs类药物治疗,观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差异。预期为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缓其病程进程,为临床早期积极干预相关危险因素,防治老年情感障碍供理论依据。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除了抑郁本身的症状以外,常伴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衰退;有时因情感淡漠、思维迟滞、日常生活能力减弱等表现易被误认为“痴呆”。多项研究证实,抑郁症状是促使老年患者进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甚至痴呆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对抑郁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还是痴呆早期的一种亚临床表现意见不一。我们通过抑郁量表及神经心理学测验连续评估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老年抑郁与认知障碍的关系,为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老年情感障碍患者SSRIs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目的:研究老年情感障碍患者应用SSRIs类药物抗抑郁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Cor)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与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以期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0例老年情感障碍患者(患者组)和45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患者组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类药物治疗6周,并在治疗前后采用30项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30)、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 HAMD24)、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4, HAMA14)、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QSI)评定患者情感障碍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结果:1、治疗前,患者组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5),且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总分、匹茨堡睡眠指数(PQSI)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血清MIF、IL-6水平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2、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评成绩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3、患者组睡眠障碍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51,P<0.01)、语言分(r=-0.326,P<0.01)、延迟记忆分(r=-0.296,P<0.01)呈负相关,焦虑/躯体化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04,P<0.01)、语言分(r=-0.398,P<0.01)、抽象分(r=-0.307,P<0.01)、延迟记忆分(r=-0.236,P<0.05)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炎性因子及Cor浓度的升高与抑郁、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而焦虑症状与MIF、IL-6浓度的升高密切相关。SSRIs类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第二部分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转归的研究目的:通过抑郁量表及神经心理学测验连续评估老年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抑郁与认知障碍的关系,为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1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患者组)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症状达到临床痊愈或显效持续3周后,于基线、12周末采用30项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30)、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 HAMD24)及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AVLT)、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complex figure test, CFT)、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 CWT)、Sunderland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 CDT)分别对患者抑郁及多个认知领域进行评价,并与67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患者组HAMD总分、GDS总分分别与年龄(r=0.324和0.279,P<0.01)呈正相关,与MMSE总分(r=-0.241和-0.225,P<0.05)、MoCA总分(r=-0.216和-0.342,P<0.05)呈负相关。2、患者组基线、12周末较对照组MMSE总分、MoCA总分、AVLT-延迟记忆分、AVLT-再认分、CDT评分成绩、CWT-C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化是预测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抑郁症状改善后的患者认知障碍损害程度仍继续加重;抑郁症状可能是认知障碍一种前驱的亚临床表现形式。
中文摘要第6-10页
英文摘要第10-13页
符号说明第14-15页
前言第15-16页
第一部分第16-29页
    材料和方法第16-21页
    结果第21-23页
    讨论第23-26页
    参考文献第26-29页
第二部分第29-39页
    材料和方法第29-33页
    结果第33-35页
    讨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综述第40-48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第49-5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724875,这篇论文共5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