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风情的别样探寻--论郭雪波的生态小说

郭雪波论文 生态小说论文 生态意识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大漠论文
论文详情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文学界也把目光聚焦于生态环境。中国生态文学形成规模于20世纪80年代,而郭雪波自从1975年发表作品以来,他的生态意识就在作品中显现。郭雪波三十五年如一日,他的创作无论是小说还是少量散文都集中于对故乡——科尔沁草原及沙地的书写:他关注那里的生态环境、喜爱那里的动物、热爱那里的历史文化。郭雪波的生态小说《大漠狼孩》、《银狐》等获得许多国内外奖项,评论界更是予以关注,他也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国生态文学的领军人物。本文在对郭雪波生态小说评论做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郭雪波小说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本文研究的角度。针对目前关于郭雪波生态小说的研究尚未出现综合性的评论文章,而对郭雪波生态小说评论也没有创作特色的研究。因此,从宏观上把握郭雪波生态小说的整体创作,而在微观上对郭雪波生态小说的创作特点予以细致评说。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从选题意义、郭雪波生态小说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意义上着手。选题意义中明确了“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定义以及郭雪波生态小说在中国生态文学界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以近十六年郭雪波小说评论为基础,在文献综述、对比等研究方法之上做整体分析与细致研究。第一部分是对郭雪波生态小说主题意蕴的解读。共分为三节:对草原沙化的呼号与保卫,对动物消亡的哀歌与保护,对文化失传的惋惜与拯救。其中每一节又细分为不同层次的含义与内蕴表达,从而在宏观上对郭雪波的生态小说有一个整体认识。第二部分是依据郭雪波生态小说来分析其艺术特色。分别从题材选择、艺术氛围、生态意象方面分析郭雪波生态小说的艺术特质: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谐;浓郁的民族气息营造;生态意象的合理建构。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从作家创作角度分析郭雪波生态小说的创作动因。分别从个人情感、艺术追求、文化背景方面分析郭雪波生态小说的创作根源:乡土情缘的理性之爱;生活体验的感性之作、文化多元的生态之思。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简要分析了郭雪波小说创作中的缺失与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局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选题意义第10-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3-14页
一 郭雪波生态小说之主题意蕴第14-32页
    (一) 对草原沙化的呼号与保卫第14-20页
    (二) 对动物消亡的哀歌与保护第20-26页
    (三) 对文化失传的惋惜与拯救第26-32页
二 郭雪波生态小说之艺术特色第32-44页
    (一) 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谐第32-36页
    (二) 浓郁的民族气息营造第36-39页
    (三) 生态意象的合理建构第39-44页
三 郭雪波生态小说之创作根源第44-54页
    (一) 乡土情缘的理性之爱第44-47页
    (二) 生活体验的感性之作第47-50页
    (三) 文化多元的生态之思第50-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3页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98775,这篇论文共6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