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热成形过程微观组织及多物理场耦合模拟

高强钢论文 热成形论文 元胞自动机论文 有限元论文 本构模型论文
论文详情
近年来,汽车行业在节能减排,提高安全性等需求的驱动下,高强钢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制造汽车零部件。热成形技术由于可以获得超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成形性能,作为一种新的成形制备工艺已经成为加工高强钢的主要方法之一。热成形工艺先将材料加热保温使其奥氏体化,之后成形-淬火同步完成,得到完全马氏体化组织,提高零件强度。结合数值模拟及试验对热成形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材料热力学理论、菲克定理和元胞自动机法,建立了高强钢奥氏体化的计算模型,开发了相关程序,模拟了高强钢在保温过程中,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向奥氏体转变以及奥氏体粗化和碳扩散的过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出如下结论:(1)保温温度为950℃时,高强钢达到奥氏体转变开始温度后13s左右能够实现完全奥氏体化。此时碳浓度分布不均匀,奥氏体晶粒尺寸相差较大。奥氏体在铁素体中的生长同时受碳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开始时奥氏体晶核碳浓度较高,生长速度较快;之后碳浓度降低,生长速度变慢;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即使碳浓度较低也可使奥氏体在铁素体中快速生长。(2)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与金属学基本理论相符,能够反映晶界曲率驱动下,奥氏体竞争生长的过程,得到了奥氏体粗化过程晶粒尺寸分布的规律。但由于模型中忽略了溶质拖拽、偏析等因素,计算结果偏大。基于马氏体相变动力学、传热学、热弹塑性理论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有限元模拟的高强钢材料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相变塑性、马氏体体积膨胀、热应力、相变潜热、多相组织共存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推导了相关公式,并开发了材料子函数,在通用有限元软件平台上,实现了高强钢热成形过程的多物理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新的材料模型对U形件热成形进行了模拟,发现U形件法兰部分冷却速度最快,侧边其次,底部冷却速度最慢,底部最有可能马氏体转变不充分。(2)利用新的材料模型及传统Johnson-Cook模型对U形件的厚度进行了预测。新材料模型比Johnson-Cook模型计算数值偏大更接近于实测值,原因在于新模型中考虑相变引发的马氏体膨胀。(3)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了热成形回弹,推断马氏体体积膨胀是导致热成形与冷冲压回弹角度相反的原因。最后,制定了防撞梁高强钢热成形的工艺,完成了样品的试制,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分析了其热成形加工过程。发现汽车门内防撞梁鼓包和凹窝连接处由于与模具接触时间晚,导致温度比邻近区域高,周围区域冷却收缩过程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拉力,致使该区域减薄,影响了汽车门内防撞梁的成形精度。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7-20页
2 加热过程中奥氏体化组织演变模拟第20-58页
    2.1 元胞自动机法模拟微观组织演变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 奥氏体相变的基本理论第23-28页
    2.3 元胞自动机法模拟高强钢奥氏体生长第28-48页
    2.4 试验及测试方案第48-49页
    2.5 计算结果分析第49-57页
    2.6 小结第57-58页
3 热成形过程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第58-93页
    3.1 热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第58-59页
    3.2 热成形冲压过程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的理论基础第59-66页
    3.3 考虑相变的材料模型第66-75页
    3.4 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第75-78页
    3.5 热成形平压试验及温度测量第78-83页
    3.6 U形件热成形试验及多物理场耦合模拟第83-86页
    3.7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6-91页
    3.8 小结第91-93页
4 汽车零件热成形的模拟及试验研究第93-100页
    4.1 高强钢热成形试验生产线第93-94页
    4.2 汽车门内防撞梁热成形的实验研究第94-97页
    4.3 汽车门内防撞梁的多物理场模拟第97-99页
    4.4 小结第99-100页
5 全文总结第100-104页
    5.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第100-101页
    5.2 主要创新及结论第101-102页
    5.3 未来工作展望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7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1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7975,这篇论文共11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5.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