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鲫与翘嘴红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的形成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

多倍化论文 远缘杂交论文 杂交鱼论文 Sox论文 5SrDNA论文
论文详情
多倍化是指基因组中额外一套或多套染色体的渗入现象,他在植物和动物中是一种流行的物种形成机制。导致多倍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体细胞加倍、非减数配子的融合、多精受精或“三倍体桥”。现在普遍认为杂交在引发多倍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倍体物种在植物中相当常见,然而在动物中则相对较少。即便如此,多倍化现象在许多鱼类中却广泛存在着。并且,许多人工诱导的多倍体鱼已经用来制备不育的鱼类品种和促进生产。另外,鱼类中的多倍体还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模式系统用来检验基于植物研究得出的关于多倍化起源和结果的理论。在本研究中,通过远缘杂交和遗传选育的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将鲤科鱼类中的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 RCC♀$,2n=100)与翘嘴红鱼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 TC♂2n=48)杂交在脊椎动物中首次获得了存活的二倍体鲫鲌(2nRT)、三倍体鲫鲌(3nRT)和四倍体鲫鲌(4nRT)杂交鱼。并且,对这些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的倍性、染色体数目、核型、DNA含量、外形特征、Sox基因、5S rDNA的结构组成与变异以及他们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远缘杂交技术将雌性红鲫与雄性翘嘴红鲌杂交获得了二倍体鲫鲌、三倍体鲫鲌和四倍体鲫鲌三种不同倍性水平的杂交鱼后代。并利用染色体计数、核型分析和血细胞平均DNA含量测定方法对这些杂交鱼后代及其亲本的倍性水平和染色体组成情况进行了鉴定。二倍体红鲫含有100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2m+34sm+22st+22t:二倍体翘嘴红鲌含有48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16m+26sm+6st.在杂交鱼后代中,二倍体鲫鲌的染色体数目为74,核型公式为19m+30sm+14st+11t,其中一套来自于红鲫,一套来自于翘嘴红鲌;三倍体鲫鲌的染色体数目为124,核型公式为30m+47sm+25st+22t,其中两套来自于红鲫,一套来自于翘嘴红鲌;四倍体鲫鲌的染色体数目为148,核型公式为38m+60sm+28st+22t,其中两套来自于红鲫,两套来自于翘嘴红鲌。另外,对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及其亲本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他们的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进行了统计分析。2)对两年龄的三种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的可数性状和可比性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鱼后代中许多性状均介于红鲫与翘嘴红鲌之间,体现出杂交特征。以相同时期的红鲫与翘嘴红鲌作为对照,对二倍体鲫鲌和三倍体鲫鲌的性腺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检测,并在繁殖季节对二倍体鲫鲌和三倍体鲫鲌进行了人工催产繁殖,结果表明二倍体鲫鲌与三倍体鲫鲌均不可育。由于群体数量过少的缘故,未对四倍体鲫鲌性腺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也未对其进行人工催产,其育性有待进一步研究。3)参照Sox基因保守的HMG框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简并引物对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及其亲本的全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并通过对比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与他们亲本的同源性,对他们的分子遗传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红鲫中扩增出了215bp、617bp和1958bp三种大小的DNA条带;在翘嘴红鲌只扩增出了215bp大小的DNA条带;在二倍体鲫鲌中扩增出了215bp.628bp和1959bp三种大小的DNA条带;在三倍体鲫鲌中扩增出了215bp、616bp和1957bp三种大小的DNA条带;在四倍体鲫鲌中除了扩增出215bp、628bp和1957bp大小的三种DNA条带外,还衍生出了一条大小为918bp的DNA条带。4)对红鲫、翘嘴红鲌及其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的5S rDNA的结构与变异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红鲫中含有三种大小分别为203bp、340bp和477bp的5S rDNA结构单元,分别命名为结构单元Ⅰ、结构单元Ⅱ和结构单元Ⅲ;在翘嘴红鲌中含有两种大小分别为188bp和286bp的5S rDNA结构单元,分别命名为结构单元Ⅳ和结构单元Ⅴ。在杂交鱼后代中,二倍体鲫鲌从母本红鲫遗传获得了结构单元Ⅰ、结构单元Ⅱ和结构单元Ⅲ,从父本翘嘴红鲌部分遗传了结构单元Ⅳ;三倍体鲫鲌从红鲫只部分遗传了结构单元Ⅱ和结构单元Ⅲ,从翘嘴红鲌只遗传获得了结构单元Ⅳ;四倍体鲫鲌只从红鲫部分遗传获得了结构单元Ⅱ和结构单元Ⅲ,另外还衍生了一种新的5S rDNA序列,命名为结构单元Ⅰ-N。父本特异的5S rDNA结构单元Ⅴ在三种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中均未发现。5)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红鲫与翘嘴红鲌特异的5S rDNA片段(RCC-340bp, TC-188bp, TC-286bp)质粒为模板、PCR法扩增制备的5S rDNA荧光探针分别与红鲫和翘嘴红鲌及其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进行杂交,对红鲫和翘嘴红鲌及其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5S rDNA的染色体定位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和多倍化对杂交鱼后代基因组中5S rDNA结构单元位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仅有新5S rDNA结构单元位点的出现,也有位点的丢失。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42页
    1.1 多倍体鱼的研究进展第16-33页
        1.1.1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鱼第16-24页
        1.1.2 人工诱导的多倍体鱼第24-26页
        1.1.3 人工诱导多倍体鱼的方法与机制第26-30页
        1.1.4 多倍体鱼的鉴定第30-31页
        1.1.5 人工诱导多倍体鱼的应用第31-33页
    1.2 5S rDNA的研究及应用第33-37页
        1.2.1 5S rDNA的研究现状第33-35页
        1.2.2 5S rDNA作为分子标记在鱼类染色体劳光原位杂交(FISH)中的应用第35-36页
        1.2.3 FISH在鱼类染色体定位中的应用前景第36-37页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37-42页
第二章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的形成第42-61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2-46页
        2.1.1 试验鱼与杂交试验第42-43页
        2.1.2 受精卵胚前发育观察第43页
        2.1.3 肾脏及外周血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第43-45页
        2.1.4 外周血细胞核DNA含量测定第45-46页
    2.2 结果第46-55页
        2.2.1 受精卵胚前发育第46-48页
        2.2.2 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第48-53页
        2.2.3 DNA含量第53-55页
    2.3 讨论第55-61页
        2.3.1 红鲫与翘嘴红鲌杂交鱼后代早期胚胎发育分析第55页
        2.3.2 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的形成第55-58页
        2.3.3 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的研究意义第58-61页
第三章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外形特征及育性研究第61-7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61-63页
        3.1.1 试验材料第61页
        3.1.2 外形特征测量第61页
        3.1.3 性腺发育观察第61-63页
    3.2 结果第63-71页
        3.2.1 外形观察第63-65页
        3.2.2 可数性状和可比性状统计第65-67页
        3.2.3 性腺发育情况第67-71页
    3.3 讨论第71-73页
第四章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Sox基因研究第73-85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3-75页
        4.1.1 试验材料第73页
        4.1.2 鱼全基因组DNA抽提第73页
        4.1.3 PCR扩增、克隆、测序及遗传关系第73-75页
    4.2 结果第75-82页
        4.2.1 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及其亲本Sox基因的HMG-box扩增DNA条带类型第75-77页
        4.2.2 序列比较分析第77-82页
    4.3 讨论第82-85页
第五章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及其亲本的5S rDNA结构及其变异研究第85-10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85-86页
        5.1.1 试验材料第85页
        5.1.2 鱼全基因组DNA抽提第85页
        5.1.3 PCR扩增、克隆及测序第85-86页
    5.2 结果第86-97页
        5.2.1 5S rDNA PCR扩增及测序结果第86-89页
        5.2.2 5S rDNA结构单元分子结构第89-93页
        5.2.3 NTS序列分析第93-97页
    5.3 讨论第97-105页
        5.3.1 5S rDNA分子结构分析第97-100页
        5.3.2 5S rDNA序列结构变异分析第100-101页
        5.3.3 亲本特异的5S rDNA结构单元的丢失与新5S rDNA结构单元的出现第101-103页
        5.3.4 5S rDNA结构单元的进化分析第103-105页
第六章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及其亲本的5S rDNA的染色体定位研究第105-121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105-107页
        6.1.1 试验材料第105页
        6.1.2 DNA抽提、PCR及测序第105页
        6.1.3 鱼类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制备第105页
        6.1.4 探针制备第105-106页
        6.1.5 荧光原位杂交(FISH)第106-107页
    6.2 结果第107-114页
        6.2.1 探针标记结果第107-110页
        6.2.2 染色体定位第110-114页
    6.3 讨论第114-121页
        6.3.1 5S rDNA-RCC-340探针在红鲫、翘嘴红鲌及其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中的染色体定位分析第115-117页
        6.3.2 5S rDNA-TC-188探针在红鲫、翘嘴红鲌及其杂交鱼后代中的染色体定位分析第117-118页
        6.3.3 5S rDNA-TC-286探针在红鲫、翘嘴红鲌及其杂交鱼后代中的染色体定位分析第118-119页
        6.3.4 小结第119-121页
第七章 总结第121-130页
    7.1 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后代的形成第121-122页
    7.2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外形特征及育性研究第122-124页
    7.3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Sox基因研究第124-125页
    7.4 鲫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及其亲本的5S rDNA结构及其变异研究第125-127页
    7.5 鲫鱼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及其亲本的5S rDNA的染色体定位研究第127-128页
    7.6 本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51页
附录第151-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9574,这篇论文共15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6.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7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