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史列女入传标准的演变

列女论文 标准论文 多元化论文
论文详情
《列女传》是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选取标准有一个从多元化朝单一化演变的过程。早期的儒家经典中对妇女的行为和品德提出了多方面的规定,西汉时期刘向所作《列女传》最早提出了七条妇女入传的标准,范晔《后汉书·列女传》也是强调对列女的选取标准要多元化。因此,妇女入史标准在开始形成的时候是多样的,妇女因贤明、母仪、贞节、文辞辩才等突出表现皆能入史。魏晋南北朝时,基本上延续了这一特点,《列女传》的标准不局限于某个方面。但此时列女入传标准也出现了两个倾向,一为贞节类妇女人数增加,数量上比汉代多;另一个则是妇女因政治、军事甚至识人上的突出表现也可以被选入《列女传》,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从体例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后妃传从《列女传》中析出,《列女传》中人物身份变成以中下层为主,其“劝诫”皇帝的作用随之消失。隋唐时期,《列女传》从撰写目的上更加强教化的作用,由此母仪和贞节类标准的地位凸显,成为两大主要标准,而两《唐书·列女传》强调忠义标准为他代所罕见。宋元明时期的《列女传》人数虽陡增,大大超过前代。但是标准则完全集中于贞节一类,《列女传》初期的贤明、母仪、文辞辩才等标准绝迹。有一些在前代不需要妇女赴死守节的情况,在此时期变成必须赴死,且守贞节的手段更加残忍。恪守贞节的妇女中在作出守节行为时更多的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整个社会从皇帝、士人、到普通百姓都认同被社会异化了的贞节观,且少数民族的妇女也缺乏民族特色,与汉族的贞节观如出一辙。从形式上看,正史列女入史的标准越来越单一,越来越集中于贞节一类,其实质是社会思想和撰写目的转变。刘向撰写《列女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劝诫皇帝,为了正风气,而贤明、母仪、贞节、文辞辩才等不同标准都实现上述目的,这种目的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劝诫皇帝的目的不再,《列女传》的撰写更加重视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以贤明、文辞辩才类的标准变得不合时宜,只剩下母仪和贞节之类。宋代之后,思想更是大变,道学兴起,《列女传》被更多地被赋予维护纲常伦理的目的,尤其强调夫为妇纲的作用,母仪类标准在三纲五常中无法找到恰当的位置,所以也逐渐的被取消。这种内在思路的变化,反映在具体标准上就是入传妇女的标准不断单一化。
论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儒家经典中妇女形象及两汉时期的列女入史标准第9-18页
    第一节 儒家经典中的“妇学”第9-12页
    第二节 刘向《列女传》与妇学第12-15页
    第三节 《后汉书·列女传》中的妇学及列女标准第15-18页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列女传》标准的“沿”与“革”第18-31页
    第一节 《列女传》体例的变化第18-20页
    第二节 《晋书·列女传》和《魏书·列女传》列女标准的转型第20-24页
    第三节 同时期其他著作的选取妇女标准第24-31页
第三章 隋唐:标准的转型和忠义特色第31-41页
    第一节 《隋书·列女传》的“鉴”第31-34页
    第二节 两《唐书·列女传》中贞节孝义的地位第34-36页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列女标准的特色——忠君重义第36-38页
    第四节 同时期其他著作择录妇女的标准第38-41页
第四章 宋元明时期:“贞节”支配下的列女标准第41-52页
    第一节 “贞节”标准的最终确立第41-44页
    第二节 道学:贞节标准绝对化的思想支撑第44-48页
    第三节 唯贞唯节:元明时期的列女标准第48-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61473,这篇论文共5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6.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