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作用的研究2、第二部分 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MYD88L265突变的研究3、第三部分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预后意义研究

二甲双胍论文 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论文 套细胞淋巴瘤论文 凋亡论文 周期阻滞论文 MYD88L265
论文详情
二甲双胍((?)netformin,MET)是一种传统而又安全的降糖药物。最近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够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以及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基础研究也发现,二甲双胍对于上述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然而,二甲双胍对套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BLPD细胞的作用却未见报道。研究目的1、体外实验:研究二甲双胍对套细胞淋巴瘤(MCL)细胞系以及BLPD原代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2、体外实验机制研究:研究二甲双胍对于NF-kb通路、Cyclin D1通路、凋亡通路的影响。3、体内试验:在套细胞淋巴瘤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研究二甲双胍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研究方法1、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分别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Z138和Granta-519进行体外干预,在第0、24、48和72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分别处理BLPD原代细胞72h,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应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Z138以及Granta-519细胞72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应用二甲双胍(20mM)处理BLPD原代细胞24h、48h、72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3、二甲双胍处理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Z138以及Granta-519细胞48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差异。4、检测MCL以及其他BLPD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MCL细胞系以及BLPD原代细胞24h后NF-kb通路、Cyclin D1通路、凋亡通路的变化。5、建立套细胞淋巴瘤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6、应用小鼠移植瘤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处理后MCL细胞系以及BLPD原代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下降。2、二甲双胍干预Granta-519细胞72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比例增加,但是Z138细胞凋亡变化不显著。二甲双胍(20mM)可诱导BLPD原代细胞凋亡。3、二甲双胍干预Granta-519以及Z138细胞48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并且其周期阻滞作用呈浓度依赖性。4、二甲双胍干预前后,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以及BLPD原代细胞NF-kb通路、CyclinD1通路受到抑制,凋亡通路激活。5、在小鼠Granta-519以及Z138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二甲双胍腹腔注射15天,能显著缩小移植瘤的体积.(P<0.05)。6、二甲双胍治疗后的小鼠异位移植瘤模型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显示CyclinD1日性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小鼠异位移植瘤组织切片TUNEL法检测肿瘤凋亡结果显示,较之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后移植瘤凋亡增加。结论1、在体内及体外,二甲双胍均可以抑制人套细胞淋巴瘤的生长,体外实验显示二甲双胍对BLPD原代细胞也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并促进凋亡的作用。2、在MCL细胞系以及BLPD原代细胞中,二甲双胍可以抑制NF-kb、CyclinD1通路,活化凋亡通路。二甲双胍对于BLPD尤其MCL中,重要信号通路的影响,可能是二甲双胍在上述疾病中发挥抑瘤作用的原因。3、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MCL以及其他BLPD的理解,也为临床治疗开阔了新的视野。研究目的探讨MYD88L265P突变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M/LPL)以及其他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对199例BL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MYD88L265P突变。比较MYD88L265P突变患者与野生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结果WM/LPL中MYD88L265P突变率为43.33%(13/3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突变率为2.70%(2/74);不能分类BLPD (BLPD-U)患者突变率为12.9%(4/31);高度疑似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突变率为9.1%(1/11);而在套细胞淋巴瘤(MCL)、边缘区淋巴瘤(MZL)、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粘膜相关淋巴瘤(MALT)、毛细胞白血病(HCL)、滤泡细胞淋巴瘤(FL)患者中均未检测到该突变。WM/LPL患者MYD88L265P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TTT (time to treatment)并无显著差异。2例MYD88L265P突变的CLL患者Binet分期分别为B和C,均存在IGVH基因突变,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CD38均为阴性,TTT分别为12月、2月。4例MYD88L265P突变型BLPD-U患者中,有2例免疫固定电泳异常,其中一例为单克隆的IgMk成分,另一例患者为单克隆IgMk伴单克隆轻链k成分。这4例BLPD-U患者均存在IGVH突变,其中3例为VH3家族,1例为VH4家族。1例疑似SMZL患者存在MYD88L265P突变,该患者的免疫固定电泳也存在单克隆的IgMk成分。结论1. MYD88L265P突变在WM/LPL中更为常见,有利于WM/LPL患者同其他BLPD患者相鉴别;2. MYD88L265P突变可能与单克隆性IgM分泌有关;3.在BLPD患者中检测该突变有利于指导BTK抑制剂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IL-6的预后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38例MM患者初诊时血清IL6水平,比较不同IL-6水平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初诊MM患者根据血清IL-6水平分为两组:低IL-6水平组(血清IL-6小于100pg/ml),高IL-6水平组(血清IL-6大于100pg/ml)。结果表明高IL-6水平组的MM患者,其ECOG评分大于3患者比例、MBD2-4级患者比例、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低IL-6水平组的MM患者。两组在年龄、核型异常比例、13号染色体缺失者比例、CD138+/CD38+细胞比例、血钙水平、血磷水平、血清β2-MG水平以及血清HB、CRP、Alb、LDH水平、诱导治疗反应等均无明显差异。IL-6血清水平小于100pg/ml组以及大于100pg/ml组的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23月、14月(P=I.93);两组的总体生存时间(OS)分别为:35月、29月(P=0.04)。结论:不同IL-6水平患者临床特点以及疾病预后具有明显差异,应用放射性免疫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L-6水平可作为初诊MM患者的常规检查,可有效地提示患者预后。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LPD)作用的研究第4-43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9-11页
    材料与方法第11-22页
    结果第22-35页
    讨论第35-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第二部分 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MYD88L265P突变的研究第43-61页
    摘要第44-45页
    ABSTRACT第45-46页
    前言第46-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3页
    结果第53-58页
    讨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第三部分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的预后意义研究第61-74页
    摘要第62-63页
    Abstract第63-64页
    前言第64-65页
    病例与方法第65-66页
    结果第66-68页
    讨论第68-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综述第74-84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和会议报告第84-85页
缩略词表第85-86页
致谢第86-8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518372,这篇论文共8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6.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