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孔支撑膜的特性研究及其在MBR中处理印染废水的应用

五孔膜论文 MBR论文 印染废水论文 结构特性论文
论文详情
本课题组自行研发的五孔膜由于膜中间的支撑结构而具备了高强度,耐冲击的特点,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但其独特的五孔结构特性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效果尚不清楚。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五孔膜的结构特性,展开五孔膜MBR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试验分成膜丝的特性研究和膜组件的应用研究两个阶段。对比单孔膜分析了五孔膜的基本膜性能特征;运行中的跨膜压差(TMP)、比膜通量的衰减特征、膜阻力的构成及其变化特征;连续稳定运行的出水水质;分别测定了EDTA二钠法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的溶液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并对EPS组分与膜污染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光谱扫描等手段对污染物质进行了分析和测定。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测得五孔膜的平均膜通量、牛血清蛋白截留率、断裂拉伸强度、孔隙率分别为468L/(m2·h)、64.7%、8.97MPa和84.59%。五孔膜支撑层孔隙疏松、外表层致密的自支撑五孔结构,是膜既能有较大膜通量又能有较大截留率的关键所在。(2)测得制成组件后的五孔膜清水Js为9.83L/(m2.h.kPa)、自身膜阻力Rm为3.64×1011(m-1),膜自身阻力与膜通量成反比关系。采用通量阶梯递增法测得五孔膜的临界通量为21 L/(m2·h)。(3)通过对HRT、曝气量、MLSS等影响因素的调节,得出水解酸化-MBR最佳工艺参数:水解酸化池HRT为28h,MBR的HRT为20h、曝气量为0.2m3/h, MLSS为5000mg/L。其中五孔膜组件和单孔膜组件CODcr、浊度、UV254和色度的去除值分别为92.5%、0.36NTU、0.58和82.5%;89.8%、0.58NTU、0.70和81.7%。(4)在次临界通量下运行,膜污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五孔膜的第Ⅰ阶段持续时间比单孔膜要长,为46d,ΔP/Δt为0.016 kPa/h。膜阻分析得出五孔膜的Rg、Rm、Rp和Re比率分别为:2%、14%、33%和51%。膜的自身膜阻Rm在总膜阻中占10%以上,滤饼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占膜面阻力的70%以上,为主要膜阻力,且滤饼层阻力要大于浓差极化阻力,膜面阻力的构成比率基本与膜结构无关。(5)在MBR系统中,SMP和结合态的EPS的含量保持增长态势;在SMP和结合态EPS组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多糖。对比五孔膜和单孔膜可以发现,五孔膜的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均始终小于单孔膜的含量。(6)通过对水解酸化-MBR进出水及各沿程的光谱扫描发现,水解酸化池能够对着色物质的去除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膜表而及断面的SEM分析,发现在膜丝表面,有一层覆盖膜层,并观察到有颗粒污染物质附着在膜丝表面,在膜丝断面,看不到有任何的污染物质存在,这也说明了膜污染主要由膜表面的滤饼层贡献。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1.1 水资源及印染废水行业现状第13页
    1.2 膜、膜分类及中空纤维膜第13-18页
        1.2.1 膜的分类第14页
        1.2.2 中空纤维膜第14-15页
        1.2.3 中空纤维膜的应用现状第15页
        1.2.4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原理与方法第15-17页
        1.2.5 国内外膜技术的市场现状与预测第17-18页
    1.3 膜生物反应器第18-23页
        1.3.1 膜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第18页
        1.3.2 膜生物反应器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8-20页
        1.3.3 MBR的分类第20-21页
        1.3.4 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第21-22页
        1.3.5 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1.4 中空纤维膜在MBR中的运行特性研究第23-26页
        1.4.1 装填密度对MBR中空纤维膜运行的影响第23-24页
        1.4.2 曝气量对MBR中空纤维膜运行的影响第24页
        1.4.3 临界通量和跨膜压差(TMP)在MBR中对中空纤维膜运行的影响第24-25页
        1.4.4 MLSS对MBR中空纤维膜运行的影响第25页
        1.4.5 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对MBR中空纤维膜运行的影响第25-26页
        1.4.6 中空纤维膜结构与膜污染的关系第26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6-29页
        1.5.1 课题的提出第26-27页
        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7页
        1.5.3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7-28页
        1.5.4 课题的创新性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第二章 五孔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第31-43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药品及设备第31-32页
        2.2.1 实验材料第31页
        2.2.2 实验仪器第31-32页
    2.3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第32-34页
    2.4 膜性能测定方法第34-36页
        2.4.1 水通量(Jw)的测定第34页
        2.4.2 截留率(Re)的测定第34-35页
        2.4.3 拉伸力学实验第35-36页
        2.4.4 膜孔隙率(ε)的测定第36页
        2.4.5 膜形态结构的观察第36页
    2.5 膜性能评价和表征第36-40页
        2.5.1 扫描电镜分析第36-37页
        2.5.2 膜通量第37-38页
        2.5.3 膜的截留率第38-39页
        2.5.4 膜的孔隙率第39页
        2.5.5 膜的断裂拉伸强度第39-40页
    2.6 小结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第三章 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条件优化探索第43-73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3-44页
        3.2.1 主要实验试剂第43-44页
        3.2.2 主要仪器第44页
    3.3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第44-49页
        3.3.1 实验装置第44-46页
        3.3.2 实验进水水质第46-47页
        3.3.3 实验参数设定第47页
        3.3.4 实验指标监测方法及分析项目第47-49页
    3.4 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第49-54页
        3.4.1 填料挂膜阶段第49-50页
        3.4.2 微生物驯化阶段第50-54页
    3.5 膜通量的比较第54-58页
        3.5.1 清水比通量的比较第54-56页
        3.5.2 膜的临界通量的比较第56-58页
    3.6 不同的HRT对运行效果的影响第58-62页
        3.6.1 不同HRT对COD_(cr)的影响第58-60页
        3.6.2 不同HRT对出水色度的影响第60-62页
    3.7 不同曝气量对运行效果的影响第62-67页
        3.7.1 不同曝气量对COD_(cr)的影响第62-64页
        3.7.2 不同曝气量对出水色度的影响第64-65页
        3.7.3 不同曝气量对五孔膜截留率影响第65-66页
        3.7.4 不同曝气量对污泥粒径的影响第66-67页
    3.8 不同污泥浓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第67-70页
        3.8.1 MLSS浓度变化第68页
        3.8.2 不同MLSS对MBR池出水CODcr的影响第68-70页
    3.9 小结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第四章 五孔膜膜污染分析第73-88页
    4.1 前言第73-74页
    4.2 比膜通量的衰减分析第74-75页
    4.3 EPS对膜污染的影响第75-79页
    4.4 膜组件的TMP分析第79-81页
    4.5 膜阻力分析第81-83页
    4.6 膜污染电镜分析第83-85页
    4.7 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五章 五孔膜在MBR中的处理效果分析第88-99页
    5.1 引言第88页
    5.2 对CODCR的去除第88-90页
        5.2.1 出水CODcr第88-89页
        5.2.2 出水CODcr去除率第89-90页
    5.3 浊度、SS的去除第90-91页
    5.4 UV_(254)的去除第91-92页
    5.5 色度的去除第92-93页
    5.6 光谱扫描分析第93-96页
    5.7 小结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9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99-102页
    6.1 全文结论第99-101页
    6.2 建议第101-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7071,这篇论文共10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0.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1.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