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经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的实验研究

经编间隔织物论文 平板压缩模型论文 压力测试装置论文 球形压力模型论文 多元线性回归论文 传递载荷论
论文详情
经编间隔织物是由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生产的一种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它由中间的间隔纱层和上下的两个外表面组成,间隔纱支撑两个独立的外表面,厚度最大可达65mm。这种独特的立体结构,赋予经编间隔织物优异的压缩性能和气候调节功能,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服装、休闲体育用品、汽车用纺织品及医疗用纺织品。论文主要研究经编间隔织物的平板压缩性能,以及在球形压力模型下,经编间隔织物传递载荷的分布。第一,论文对一组涤纶经编间隔织物进行平板压缩测试,提出以压缩率、压缩功弹性率、应力松弛率指标表征压缩性能,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个压缩性能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每个指标与经编间隔织物的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经编间隔织物压缩率与厚度和间隔单丝线密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厚度对压缩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单丝线密度;经编间隔织物压缩功弹性率与织物横密,面层纱线密度及织物组织有较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影响最大的是面层纱线密度,其次是横密、织物组织;经编间隔织物应力松弛率与厚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当织物的厚度变大时,应力松弛率反而减小。第二,论文首次提出球形压力模型,经过经编间隔织物的传递载荷来表征经编间隔织物的压缩性能。实验采用了自制的简易8通道压力测试装置,该装置用于测试经编间隔织物的传递载荷,设计灵巧、使用方便,压力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论文测试了一组不同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在球形压力模型的作用下,在中心位置和沿经编间隔织物纵向、横向及45°斜向方向的传递载荷分布特征。并利用origin软件对经编间隔织物三个方向的传递载荷进行一阶指数衰减函数的拟合,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大于99%,拟合效果好。同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经编间隔织物的各向传递载荷衰减指数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编间隔织物的各向传递载荷衰减指数与织物纵密、横密、组织及球形压力模型的质量有关。并且,在球形压力模型下,经编间隔织物的纵向传递载荷衰减指数、横向传递载荷衰减指数及斜向传递载荷衰减指数之间存在正的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最后,论文展望了从经编间隔织物用纺织材料、细分组织结构的参数、球形压力模型优化与仿真模拟实验等方面,开展经编间隔织物的压缩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立体织物第10-12页
    1.2 立体织物的压缩特征第12-19页
        1.2.1 立体织物的几何压缩特征第12-13页
        1.2.2 立体织物的应力-应变压缩特征第13-19页
    1.3 立体织物的压缩实验第19-20页
        1.3.1 立体织物的几何变形测试第19页
        1.3.2 立体织物的应力-应变的测试第19页
        1.3.3 立体织物的压力分布实验第19-20页
        1.3.4 其它测试方法第20页
    1.4 经编间隔织物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经编间隔织物平板压缩性能的研究第23-37页
    2.1 经编间隔织物试样与压缩实验方法第23-25页
        2.1.1 经编间隔织物试样第23-24页
        2.1.2 经编间隔织物压缩实验方法第24-25页
    2.2 经编间隔织物的压缩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5-36页
        2.2.1 多元线性回归第26-30页
        2.2.2 经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与其结构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第30-36页
    2.3 本章小节第36-37页
第三章 球形压力模型下经编间隔织物压缩性能的研究第37-62页
    3.1 简易压力分布测试装置第37-45页
        3.1.1 简易压力分布测试装置的主机面板结构第37-38页
        3.1.2 简易压力分布测试装置的压力传感器第38-41页
        3.1.3 简易压力分布测试装置的数据通讯第41-42页
        3.1.4 简易压力分布测试装置的测试软件第42-45页
    3.2 经编间隔织物实验试样与传递载荷实验方案第45-47页
        3.2.1 经编间隔织物实验试样第45-46页
        3.2.2 经编间隔织物传递载荷的实验方案第46-47页
    3.3 经编间隔织物传递载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60页
        3.3.1 经编间隔织物传递载荷实验结果第47-48页
        3.3.2 经编间隔织物传递载荷分析第48-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4.1 研究结论第62-63页
    4.2 研究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4971,这篇论文共6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