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为例,谈莫扎特音乐与中国文化的共鸣—初探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当代社会普及的方向

莫扎特论文 单簧管论文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论文
论文详情
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意为“上帝的宠儿”,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家庭。自幼显露非凡的音乐才能,被誉为神童。他的生活充满了艰苦,始终在与贫穷与疾病斗争,这斗争直到他三十五岁才由死亡加以结束。然而他的音乐中却总是充满了快乐,他的音乐基调始终是温暖、开朗、热情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为莫扎特的盖棺之作,创作于1791年,当时莫扎特已经疾病缠身,处于生命的最后弥留时光。此曲是为他的好友安东.斯塔德勒所作。全曲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在《与傅聪谈音乐》一书中,傅聪说过:“中国人的灵魂里本来就是莫扎特。”道家的著作《淮南子》当中对音乐的描述用这样四个字来形容“大乐必易”,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在演奏技巧上并没有太多的难度,很多演奏家认为,童真与自然是很好演奏莫扎特作品的必要条件。因为莫扎特用最简单的语言直接去叙述了最质朴的情感:快乐,欢笑,幸福。这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和向往的东西,在他的音乐之中都能够找到。莫扎特音乐的意境在中国古代的很多诗歌中都能得到印证。其音乐所反映出的价值观与中国的经典哲学思想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从价值观,生死观,处世观等方面都有所呼应。当代,演奏家为了更好地推广古典音乐也开始做过很多的尝试,以此来适应大众的欣赏要求:例如,古典与流行的结合,高科技现代技术的运用,以及演奏方式上的创新。本文通过对于《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乐曲风格等较为系统地分析,站在欣赏者的角度,从莫扎特音乐的旋律、意境、到哲学内涵,和中国的文化进行比较。同时对于古典音乐在当今中国社会的推广和发展也做了一些总结和探索。希望从中国文化入手,为高雅音乐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一些帮助。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7-8页
一.莫扎特与他的最后一部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8-17页
    1.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和他的现实生活第8-11页
    2.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创作背景第11-12页
    3. 单簧管的气质与特点第12-13页
    4. 作品分析第13-15页
    5.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经典录音推荐第15-17页
二.用中国文化来解读莫扎特第17-20页
    1. 莫扎特音乐旋律的天真质朴与中国人音乐审美的联系第17页
    2. 莫扎特音乐的意境与中国人美学境界的联系第17-18页
    3. 莫扎特的音乐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联系第18-20页
三.当代对于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莫扎特音乐,了解古典音乐的一些尝试与探索第20-24页
    1. 古典与流行的跨界第21-22页
    2. 高科技与音乐的结合第22-23页
    3. 表演方式的创新第23-24页
后记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4013570,这篇论文共2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7.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