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铝电解质成分分析及分子比校正研究

铝电解质论文 添加剂论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论文 分子比论文
论文详情
在铝电解生产中,分子比不仅决定了初晶温度而且也直接影响电流效率,因此分子比是铝电解生产中需要及时分析和控制的参数。现代铝电解工业普遍采用酸性铝电解质,此种铝电解质除主要组分冰晶石、氧化铝及过量氟化铝以外,一般还含有少量KF、CaF2、MgF2、LiF等用于改善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添加剂。这就使得当前应用的分子比测定方法及计算公式需要加以改进及校正才能适应现代铝电解生产的实际需要。本文考察了铝电解质中多种成分的测定方法及KF、CaF2、MgF2、LiF等添加剂对分子比的影响,并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的计算公式进行校正。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采用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重量法、改进的重量-光度法测定了铝电解质样品中氧化铝的含量。经过比较发现,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省时、仪器简单,但测定结果偏高;重量法高温恒重过程耗时繁琐,同时结果重现性较差;虽然改进后的重量-光度法操作较前两种方法复杂,但其精密度较高,得到的结果也较准确。(2)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研究了复杂铝电解质中多种添加剂含量的测定,对试样消解条件、仪器操作参数、分析谱线、观测方式等分析条件进行摸索及优化,建立了湿法消解后ICP-OES测定铝电解质中KF、CaF2、MgF2、LiF等添加剂含量的方法。通过对标准样品的测定,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铝电解质样品中添加剂含量的测定。(3)目前,国家和行业都尚未正式发布关于铝电解质中元素测定的标准分析方法。本文采用ICP-OES对铝电解质中K、Ca、Mg、Li、Al和Na等多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4.57~102.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K<3.40%,Ca<3.38%, Mg<2.91%, Li<2.41%,Al<9.70%,Na<9.64%。这为铝电解质标准样品的研制及铝电解质标准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4)湿法浸提后,采用ICP-OES对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提供的氧化铝、氟化铝、冰晶石等铝电解生产原料进行钾元素分析,发现各种原料中钾的含量不同。要想减少铝电解质中钾元素的引入,就需要对铝电解原料进行选择性使用,或者对其中的钾进行除杂处理后再用于铝电解生产。(5)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为例,对分子比计算公式进行校正研究。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铝电解质中氟化钠或氟化铝的含量,对测定过程中的各种实验条件进行摸索及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铝电解质中各成分的物相进行研究,考察各添加剂对分子比计算公式的影响,并对目前应用的分子比计算公式进行校正,得到了适用于KF、CaF2、MgF2、LiF等四种添加剂存在的复杂铝电解质的分子比计算公式。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铝电解质及分子比研究概况第10-11页
    1.2 分子比的定义第11页
    1.3 铝电解质体系的演变第11-12页
    1.4 分子比测定方法第12-15页
        1.4.1 直接分析法第12-13页
        1.4.2 间接分析法第13-15页
    1.5 各种添加剂对铝电解质性质的影响第15-16页
    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第16-18页
        1.6.1 等离子体光源的分类及特点第16页
        1.6.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的组成及原理第16-17页
        1.6.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原理及应用第17-18页
    1.7 本文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铝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第20-28页
    2.1 实验部分第20-22页
        2.1.1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20-21页
        2.1.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2-27页
        2.2.1 显色温度第22-23页
        2.2.2 络合物的稳定性第23页
        2.2.3 酸度的影响第23-24页
        2.2.4 最大吸收波长第24页
        2.2.5 工作曲线的绘制第24-25页
        2.2.6 氧化铝含量的测定第25-26页
        2.2.7 精密度的测定第26-27页
        2.2.8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第27页
    2.3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铝电解质中四种添加剂含量的测定第28-35页
    3.1 实验部分第28-29页
        3.1.1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28-29页
        3.1.2 实验方法第2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3.2.1 仪器条件的确定第29-30页
        3.2.2 样品消解第30-31页
        3.2.3 分析谱线的选择第31页
        3.2.4 观测方式的确定第31页
        3.2.5 工作曲线及数据第31-32页
        3.2.6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第32页
        3.2.7 标准样品的测定第32-33页
        3.2.8 铝电解质样品的测定第33-34页
    3.3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铝电解质中多种金属元素分析第35-41页
    4.1 实验部分第35-36页
        4.1.1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35-36页
        4.1.2 实验方法第3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4.2.1 仪器参数的确定第36-37页
        4.2.2 分析谱线波长的选择第37页
        4.2.3 观测方式的确定第37页
        4.2.4 绘制标准曲线第37-38页
        4.2.5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第38页
        4.2.6 标准样品的测定第38-39页
        4.2.7 铝电解质样品的测定第39-40页
    4.3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钾的来源分析第41-45页
    5.1 实验部分第41-42页
        5.1.1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41-42页
        5.1.2 实验方法第42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2-43页
        5.2.1 仪器参数的确定第42页
        5.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2-43页
        5.2.3 原料样品的分析第43页
    5.3 小结第43-45页
第六章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分子比及其公式校正研究第45-55页
    6.1 实验部分第45-48页
        6.1.1 仪器与主要试剂第45-46页
        6.1.2 实验方法第46-48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6.2.1 铝电解质中与AlF_3反应的NaF的测定(N值的测定)第48-52页
        6.2.2 铝电解质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第52页
        6.2.3 ICP-OES测定铝电解质中四种添加剂的含量第52-53页
        6.2.4 分子比的计算第53页
    6.3 小结第53-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749268,这篇论文共6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