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认知易感者负性情绪信息加工的杏仁核激活及脑功能连接特征

抑郁认知易感性论文 重性抑郁症论文 负性认知加工论文 杏仁核论文 功能磁共振(fMRI)论文 功能连
论文详情
目的:(1)采用情绪面孔匹配任务及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脑影像学技术,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和重性抑郁症患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时杏仁核的激活特征及其异同点;(2)采用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和重性抑郁症患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其杏仁核与不同脑区之间是否具有特殊的脑功能连接方式。方法:(1)使用认知方式问卷(Cognitive Style Questionnaire, CSQ)、流调中心用抑郁问卷(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等量表测查了长沙两所大学的642名在校生,最终得到有效数据595份。根据CSQ特有的计算方式得到每个被试的最弱连接分,基于最弱连接分获得抑郁认知易感者(最弱连接高分者)与非抑郁认知易感者(最弱连接低分者)。(2)从抑郁认知易感者中随机抽取29名易感组被试、非抑郁认知易感者中随机抽取33名控制组被试,并从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首发未服药的重性抑郁症大学生患者中抽取32名抑郁组被试,分别完成情绪面孔匹配任务,同步进行fMRI扫描。(3)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在完成任务中的正确率及反应时差异。(4)将杏仁核作为感兴趣区,分析各组被试完成情绪任务中杏仁核的激活情况,并采用功能连接方法比较各组杏仁核与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结果:(1)心理测验结果:抑郁组的CESD分数显著大于易感组及控制组,而易感组和控制组之间的CESD分数无显著性差异,三组的最弱连接分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易感组>抑郁组>控制组。(2)情绪面孔匹配任务的行为学结果:反应时存显著的组间差异,抑郁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长于易感组和控制组的反应时,而控制组和易感组的反应时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任务类型具有主效应,个体匹配面孔的反应速度显著慢于匹配图形的反应速度。组别与任务类型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使用Bonferroni验后分析发现,匹配面孔任务的反应时在组间有显著差异,抑郁组的反应速度显著慢于易感组及控制组,而控制组和易感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匹配图形的任务中,三组之间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组间差异。于正确率而言,采用RM-ANOVA发现存在显著的任务类型主效应。匹配图形的正确率显著大于匹配面孔的正确率。三组之间组别差异或交互效应均未达到显著。(3)情绪面孔匹配任务中的功能激活分析结果:与基线控制条件相比,对恐惧和愤怒面孔表情的加工时,每组被试的双侧杏仁核激活均增强,且每组都表现出背外侧前额叶(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以及枕叶的显著激活。与基线条件相比,情绪面孔激发的脑部活动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主要表现在额叶、边缘叶等区域。验后分析进行组别比较发现,抑郁组的左侧杏仁核和右侧扣带回表现出比控制组更强的激活,而抑郁组的左侧DLPFC激活比控制组弱。类似的模式也见于易感组和控制组被试之间,易感组的双侧杏仁核激活比控制组的更强,而易感组的双侧DLPFC均比控制组更弱。对两侧杏仁核反应的分析发现,抑郁组的右侧杏仁核激活比易感组的更弱。在易感组内进行两者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面对威胁面孔时,最弱连接分与左侧杏仁核反应有正相关。(4)情绪面孔匹配任务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功能连接的ANOVA比较结果显示,存在显著的组间效应,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易感组的杏仁核与右侧额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比控制组的更弱;易感组的杏仁核与左侧顶下小叶之间的功能连接比控制组的更强;抑郁组的杏仁核与左侧额下回之间的功能连接比控制组的更弱;抑郁组的杏仁核与多处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均比控制组的更强,这些脑区包含有左侧岛叶、左侧扣带回、左侧及右侧梭状回等;而抑郁组与易感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组的杏仁核与左侧额内侧回之间的功能连接比易感组的更强。此外,左侧杏仁核与多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比右侧杏仁核的更强,其中包含左侧尾状核、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等部位。结论:(1)在面对负性刺激时,与非抑郁认知易感者相比,抑郁认知易感者和重性抑郁症患者都表现出DLPFC激活显著降低和杏仁核激活显著增强的激活模式,且杏仁核与前额叶之间的功能连接降低。(2)早期的研究发现重性抑郁症患者抑制负性信息的能力减弱,当前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论断,并且证实抑郁认知易感者也存在负性认知偏倚的脑区激活特征。(3)抑郁认知易感者在面对负性事件时,源于前额叶功能损伤导致的负性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可能是其易患抑郁的神经机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34页
    1.1 抑郁易感因素与抑郁易感性第13-17页
        1.1.1 生物学易感因素第13-14页
        1.1.2 心理社会学易感因素第14-17页
    1.2 抑郁认知易感性第17-19页
    1.3 抑郁易感性的相关心理机制研究第19页
    1.4 抑郁易感性脑功能激活的相关研究发现第19-27页
        1.4.1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第19-21页
        1.4.2 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成像的相关研究发现第21-22页
        1.4.3 抑郁易感者脑功能成像的相关研究发现第22-25页
        1.4.4 众多相关研究的感兴趣脑区——杏仁核第25-27页
        1.4.5 已有抑郁易感者脑功能成像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7页
    1.5 抑郁易感性脑功能连接的相关研究发现第27-31页
        1.5.1 脑功能连接简介第27-28页
        1.5.2 抑郁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的相关研究发现第28-29页
        1.5.3 抑郁易感者脑功能连接的相关研究发现第29-30页
        1.5.4 杏仁核与其他脑区间的功能连接第30-31页
    1.6 本研究所关注的科学问题第31-32页
        1.6.1 抑郁认知易感者和抑郁症患者在负性信息加工任务中杏仁核的激活特征第31页
        1.6.2 抑郁认知易感者和抑郁症患者在负性信息加工任务中杏仁核与其他脑区间的功能连接特征第31-32页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4-42页
    2.1 研究对象第34-36页
        2.1.1 抑郁认知易感者(易感组)第34-35页
        2.1.2 重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组)第35页
        2.1.3 健康控制组被试(控制组)第35-36页
    2.2 研究所用量表第36-38页
        2.2.1 认知方式问卷(CSQ)第36-37页
        2.2.2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第37页
        2.2.3 Edinburgh利手量表(EHI)第37页
        2.2.4 DSM-IV轴I诊断的定式临床检查(SCID-I)第37-38页
    2.3 实验程序第38-40页
        2.3.1 实验刺激材料第38页
        2.3.2 实验任务设计第38-40页
        2.3.3 fMRI数据采集第40页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第40-42页
        2.4.1 行为学数据处理和统计第40页
        2.4.2 fMRI数据处理分析第40-42页
第三章 结果第42-60页
    3.1 量表得分结果第42页
    3.2 行为学结果第42-43页
    3.3 功能激活结果第43-52页
    3.4 功能连接结果第52-60页
第四章 讨论第60-70页
    4.1 抑郁认知易感者及抑郁症患者的功能激活特征第60-63页
        4.1.1 双侧杏仁核激活增强可能是抑郁认知易感性的一个重要特征第60-61页
        4.1.2 抑郁认知易感者与抑郁症患者均表现出边缘-皮质网络功能激活异常的模式第61-63页
        4.1.3 抑郁症患者比正常控制有更高水平的扣带回激活第63页
        4.1.4 抑郁症患者难以抑制负性面孔刺激第63页
    4.2 抑郁认知易感者及抑郁症患者的功能连接特征及异同点第63-68页
        4.2.1 抑郁认知易感者及抑郁症患者的前额叶与杏仁核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第63-65页
        4.2.2 抑郁认知易感者的顶下小叶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增强第65页
        4.2.3 抑郁症患者的梭状回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增强第65-67页
        4.2.4 抑郁症患者的岛叶与杏仁核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第67页
        4.2.5 左侧杏仁核与多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比右侧杏仁核的更强第67-68页
    4.3 进一步展望第68-69页
    4.4 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8页
综述第88-109页
    参考文献第97-109页
附录第109-110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83368,这篇论文共11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3.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6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