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片球菌素的表达纯化与高密度发酵研究

乳酸片球菌素论文 鉴定论文 融合表达论文 高密度发酵论文 流加策略论文
论文详情
天然防腐剂的研究与开发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成为食品工业的一个热点。细菌素(bacteriocin)是一些细菌产生的一类蛋白抗菌物质,可以用作防腐剂,因其安全有效性而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细菌素产生菌许多因为产量低、基因表达不稳定而未得到应用。从乳酸菌分离的细菌素由于它们的抗食源性病菌、食物腐败细菌活性已经被一些研究者研究。乳酸片球菌素(Pediocin)由于它的强抗利斯特氏菌活性而被较多关注。在本课题的前期研究中,我们从牛初乳中筛选到了一株产Pediocin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i LH311。本课题研究分离纯化来自P.acidilacticiiLH31的细菌素(pediocin PA-1),鉴定其理化性质,并克隆Pediocin基因,进行异源表达,研究其表达特性,进行高密度发酵,实施碳氮营养源平衡流加策略,实现高效表达。利用细胞吸附法初步分离乳酸片球菌素,再经半制备型反相液相色谱得到纯品。对纯化的乳酸片球菌素进行Tris-Tricine系统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5 000 Da左右。采用酶蛋白(来源于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特性鉴定的思路、经验、方法,来鉴定短肽乳酸片球菌素(pediocin PA-1)的特性,得出最适抑菌温度为25℃,最适抑菌pH为6;乳酸片球菌素在沸水浴处理一段时间后,仍有一定活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其活性逐渐降低;在较宽范围pH处理后仍有较稳定的活性,在pH接近酸性时稳定性更高;较高浓度的乳酸片球菌素的稳定性较高,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时分子间集聚反应起到了对极端温度和pH的缓冲作用。由系列梯度乳酸片球菌素对粪肠球菌实验得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0μg/mL,制定了不同剂量乳酸片球菌素的时间杀菌曲线。为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乳酸片球菌素pediocin PA-1 (PED),按照NCBI上公布的PED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i LH31)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PED结构基因特异片段,构建编码组氨酸标记硫氧还原蛋白融合蛋白PED-N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c-PED,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和BL21(DE3)pLysS。在IPTG诱导后融合型乳酸片球菌素(fusion-typed pediocin PA-1, PED-N)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镍亲合层析纯化的PED-N用肠激酶裂解,再经超滤纯化,可得78%的收率。PED-N没有抗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细菌素活性,被分开的PED恢复了它的抑菌活性。研究实现了细菌素PED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融合表达,并得到有生物学活性的PED,为进一步研究其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细菌素表达提供了一种方法。分析比较不同IPTG诱导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对于PED-N表达的影响,以确定最佳IPTG诱导条件。对于BL21(DE3),PED-N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后3小时达到最大;对于BL21(DE3)pLysS,PED-N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后5小时达到最大。对于BL21(DE3),PED-N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剂浓度为0.2 mmol/L最大,对于BL21(DE3)pLysS,PED-N的表达水平在诱导剂浓度为2.0 mmol/L时最大。BL21(DE3)pLysS的菌浓、PED-N产率均比同培养条件下BL21(DE3)要高。在37℃条件下诱导,两菌株均获得高效表达,目标蛋白以包涵体形式为主;BL21(DE3)pLysS表达水平高于BL21(DE3);而BL21(DE3)表达的可溶性蛋白比例略高于BL21(DE3) pLysS.在30℃条件下诱导,两菌株同样获得高效表达,但表达水平均较于37℃条件下低;目标蛋白仍然均以包涵体形式为主,但是可溶性蛋白比例均比37℃条件下高;BL21(DE3)pLysS表达水平低于BL21(DE3),而BL21(DE3)pLysS表达的可溶性蛋白比例略高于BL21(DE3)。Triton X-100对包涵体PED-N溶解性有显著影响,裂解液和洗涤液中均含有1%Triton X-100作用于包涵体后,可溶性PED-N蛋白的含量高于裂解液不含Triton X-100、洗涤液中含有1% Triton X-100的可溶性PED-N蛋白含量。尿素的浓度可对融合蛋白PED-N包涵体溶解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上升之势。3 mol/L尿素即可使近一半的PED-N包涵体溶解,5 mol/L尿素时可使大部分的PED-N包涵体变为可溶性的。在尿素中加入STT可以大大增加对PED-N包涵体溶解作用。优化表达融合型乳酸片球菌素(PED-N)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条件。筛选半合成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其作为高密度培养基的成分甘油最适浓度为10 mL/L,氮源蛋白胨最适浓度为5 g/L。选择在37℃下,恒pH 6.5-7.0培养,在工程菌对数生长中期进行诱导。采用1g/L乳糖作为诱导剂,诱导表达的时间为5 h。用自控发酵罐进行溶氧反馈一限制性补料高密度发酵,控制补料速率以稳定比生长率在0.2 h-1上下,溶氧值反馈值设定于30%-40%。最终菌体密度A600值达到了116,PED-N的表达量为1.09 g/L。DO-stat流加发酵时间相对于恒速流加较短、相对于加速流加较长,甘油利用充分、残余量少,表达目的蛋白PED-N效率最高。本文还对碳氮比、碳氮平衡补料流加策略对重组E.coliBL21(DE3)pLysS生长与表达PED-N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摇瓶实验结果当碳氮比为1.0时菌体浓度达到最大值,可溶性PED-N有最大比例,碳氮比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菌体生长;碳氮比较高或较低时,可溶性PED-N比例较低、包涵体PED-N所占比例较高。在重组E.coliBL21(DE3)pLysS培养的不同时间阶段补料流加不同碳氮比的营养源,实现碳氮实时流加平衡,有效地避免了乙酸的积累,获得了高密度的菌体(最大菌体密度湿重可达81.8 g/L),PED-N表达产率、可溶性PED-N比例也较高(PED-N含量可达0.463 g/L,可溶性PED-N蛋白含量可达0.157 g/L)。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35页
    1.1 天然食品防腐剂与细菌素第17-18页
        1.1.1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发展需求第17页
        1.1.2 细菌素的概念与来自乳酸菌的细菌素第17页
        1.1.3 细菌素的抗菌机制第17-18页
        1.1.4 细菌素的基因工程第18页
    1.2 乳酸片球菌素(Pediocin)的研究概况第18-19页
        1.2.1 乳酸片球菌素的理化性质与抑菌活性第18页
        1.2.2 乳酸片球菌素的生化和基因研究第18-19页
        1.2.3 乳酸片球菌素转基因研究第19页
        1.2.4 国内对乳酸片球菌素的研究第19页
    1.3 现代生物技术、重组蛋白质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19-23页
        1.3.1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一般表述第19-20页
        1.3.2 基因工程与重组蛋白质第20页
        1.3.3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20-23页
            1.3.3.1 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相关影响因素第20-23页
            1.3.3.2 表达系统E.coli BL21(DE3)/pET第23页
    1.4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第23-33页
        1.4.1 重组Escherichia coli高密度培养概述第23-24页
        1.4.2 重组大肠杆菌构建的影响因素第24-26页
            1.4.2.1 宿主菌的选择第24-25页
            1.4.2.2 质粒载体第25-26页
        1.4.3 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及作用与优化设计第26-27页
            1.4.3.1 培养基成分的作用第26-27页
            1.4.3.2 工程菌高密度培养基优化设计第27页
        1.4.4 培养条件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及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第27-28页
            1.4.4.1 溶氧第27-28页
            1.4.4.2 温度第28页
            1.4.4.3 pH值第28页
        1.4.5 高密度培养方式第28-30页
            1.4.5.1 非反馈控制补料第29页
            1.4.5.2 反馈控制补料第29-30页
        1.4.6 重组大肠杆菌诱导方式的影响第30-31页
        1.4.7 抑制性代谢产物乙酸对菌体生长及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1-33页
            1.4.7.1 代谢副产物的抑制作用及生成机制第31页
            1.4.7.2 控制乙酸生成的策略第31-33页
        1.4.8 比生长速率的控制第33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33-35页
第二章 乳酸片球菌素的分离纯化与性质鉴定第35-53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5-43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35-37页
            2.2.1.1 主要仪器第35-36页
            2.2.1.2 主要试剂第36-37页
        2.2.2 菌株第37页
        2.2.3 培养基第37-38页
        2.2.4 菌种的活化、培养第38页
        2.2.5 细胞吸附法提取乳酸片球菌素第38页
        2.2.6 半制备型反相液相色谱RP-HPLC纯化第38页
        2.2.7 乳酸片球菌素活性的测定第38-39页
        2.2.8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39-40页
        2.2.9 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乳酸片球菌素第40-41页
        2.2.10 温度和pH对乳酸片球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1页
            2.2.10.1 温度对乳酸片球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1页
            2.2.10.2 pH对乳酸片球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1页
        2.2.11 乳酸片球菌素稳定性的鉴定第41-42页
            2.2.11.1 pH对乳酸片球菌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
            2.2.11.2 温度对乳酸片球菌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
            2.2.11.3 乳酸片球菌素浓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第41-42页
        2.2.12 乳酸片球菌素对粪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42页
        2.2.13 乳酸片球菌素对粪肠球菌(E.faecalis)的时间杀菌曲线的测定第42页
        2.2.14 来源于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生产与鉴定第42-43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1页
        2.3.1 细胞吸附法、半制备型RP-HPLC分离纯化乳酸片球菌素第43-44页
        2.3.2 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细胞吸附法分离乳酸片球菌素的结果第44页
        2.3.3 蛋白浓度与活性测定结果第44-45页
        2.3.4 乳酸片球菌素的活性第45-46页
            2.3.4.1 温度对乳酸片球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5页
            2.3.4.2 pH对乳酸片球菌素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2.3.5 乳酸片球菌素的稳定性第46-48页
            2.3.5.1 pH对乳酸片球菌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6-47页
            2.3.5.2 温度对乳酸片球菌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7页
            2.3.5.3 乳酸片球菌素浓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第47-48页
        2.3.6 乳酸片球菌素对粪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第48页
        2.3.7 乳酸片球菌素对粪肠球菌的时间杀菌曲线第48页
        2.3.8 来源于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生产与鉴定第48-51页
    2.4 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融合型乳酸片球菌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第53-66页
    3.1 引言第53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53-59页
        3.2.1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53-54页
            3.2.1.1 主要仪器第53页
            3.2.1.2 试剂与材料第53-54页
        3.2.2 质粒与菌株第54页
        3.2.3 实验方法第54-57页
            3.2.3.1 质粒的抽提第54-55页
            3.2.3.2 PCR产物的纯化第55页
            3.2.3.3 切胶纯化回收DNA片段第55页
            3.2.3.4 DNA电泳第55页
            3.2.3.5 Tris-SDS-PAGE电泳第55-57页
        3.2.4 pediocin基因的克隆、表达与产物纯化第57-58页
            3.2.4.1 pediocin基因的克隆第57页
            3.2.4.2 PED表达质粒的构建第57页
            3.2.4.3 质粒转化第57-58页
            3.2.4.4 重组菌的培养、诱导表达第58页
            3.2.4.5 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第58页
        3.2.5 蛋白浓度与PED-N表达水平的测定第58-59页
            3.2.5.1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58页
            3.2.5.2 PED-N表达水平的测定第58-59页
        3.2.6 细菌素活性检定第59页
        3.2.7 重组质粒pET32c-PED的稳定性第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3.3.1 pediocin基因的克隆第59-60页
        3.3.2 表达质粒pET32c-PED的构建第60-62页
        3.3.3 融合型乳酸片球菌素的表达第62-63页
        3.3.4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活性检定第63-64页
        3.3.5 重组质粒pET32c-PED的稳定性第64-65页
    3.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重组乳酸片球菌素的表达特性第66-77页
    4.1 引言第66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6-68页
        4.2.1 仪器、试剂与菌株第66页
            4.2.1.1 主要仪器第66页
            4.2.1.2 试剂第66页
            4.2.1.3 菌株第66页
        4.2.2 分析方法第66-67页
            4.2.2.1 菌浓的测定第66页
            4.2.2.2 取样方法第66-67页
            4.2.2.3 Tris-SDS-PAGE电泳第67页
        4.2.3 BL21(DE3)与BL21(DE3)pLysS诱导后生长与表达产率的差异第67页
        4.2.4 温度对BL21(DE3)与BL21(DE3)pLysS两菌株表达特性的影响第67页
        4.2.5 IPTG浓度对BL21(DE3)与BL21(DE3)pLysS两菌株表达水平的影响第67页
        4.2.6 菌体裂解液和包涵体洗涤液组成成分对包涵体溶解性的影响第67-68页
        4.2.7 尿素浓度对包涵体溶解的影响第68页
        4.2.8 二硫苏糖醇(DTT)对包涵体溶解的影响第68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68-75页
        4.3.1 BL21(DE3)、BL21(DE3)pLysS诱导后细胞生长与PED-N表达产率的差异第68-69页
        4.3.2 IPTG诱导时间对BL21(DE3)与BL21(DE3)pLysS两菌株表达的影响第69页
        4.3.3 温度对BL21(DE3)与BL21(DE3)pLysS两菌株表达的影响第69-71页
        4.3.4 IPTG浓度对BL21(DE3)与BL21(DE3)pLysS两菌株表达的影响第71-72页
        4.3.5 菌体裂解液和包涵体洗涤液组成成分对包涵体溶解性的影响第72-73页
        4.3.6 尿素浓度对融合蛋白PED-N包涵体溶解性的影响第73-74页
        4.3.7 DTT对融合蛋白PED-N包涵体溶解性的影响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表达融合型乳酸片球菌素第77-92页
    5.1 引言第77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7-81页
        5.2.1 仪器、试剂、菌株与培养基第77-78页
            5.2.1.1 主要仪器第77页
            5.2.1.2 试剂第77页
            5.2.1.3 菌株第77页
            5.2.1.4 培养基第77-78页
        5.2.2 分析方法第78-79页
            5.2.2.1 菌浓的测定第78页
            5.2.2.2 PED-产率的测定第78页
            5.2.2.3 乙酸含量的测定第78-79页
            5.2.2.4 甘油浓度的测定第79页
            5.2.2.5 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工程菌的稳定性分析第79页
        5.2.3 E.coli BL21/pET32c-PED高表达菌株的活化与筛选第79页
        5.2.4 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第79-80页
            5.2.4.1 培养基的筛选第79-80页
            5.2.4.2 培养基碳源浓度优化第80页
            5.2.4.3 培养基氮源浓度优化第80页
            5.2.4.4 pH值优化第80页
        5.2.5 诱导条件优化第80页
            5.2.5.1 诱导剂乳糖浓度第80页
            5.2.5.2 诱导温度第80页
            5.2.5.3 诱导后表达时间第80页
            5.2.5.4 诱导剂加入方式第80页
        5.2.6 高密度发酵条件的优化第80-81页
            5.2.6.1 培养方法第80页
            5.2.6.2 溶氧浓度的优化第80-81页
            5.2.6.3 比生长速率μ的优化第81页
            5.2.6.4 溶氧反馈-分批补料高密度发酵第81页
            5.2.6.5 三种流加方式比较第8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1-90页
        5.3.1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第81-82页
        5.3.2 培养基pH值对工程菌生长和PED-N表达的影响第82-83页
        5.3.3 甘油浓度对工程菌生长和PED-N表达的影响第83页
        5.3.4 蛋白胨浓度对工程菌生长和PED-N表达的影响第83-84页
        5.3.5 最佳乳糖浓度的确定第84-85页
        5.3.6 诱导温度对PED-N表达的影响第85-86页
        5.3.7 乳糖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第86页
        5.3.8 诱导剂加入方式第86-87页
        5.3.9 高密度发酵最佳溶氧浓度第87页
        5.3.10 比生长速率μ的优化第87-88页
        5.3.11 E.coli BL21/pET32c-PED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第88-89页
        5.3.12 流加方式对高密度发酵的影响第89页
        5.3.13 工程菌稳定性检测第89-90页
    5.4 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多阶段碳氮比流加策略对重组大肠杆菌生长和融合型乳酸片球菌素表达的影响第92-101页
    6.1 引言第92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92-95页
        6.2.1 仪器、试剂与菌株第92页
            6.2.1.1 主要仪器第92页
            6.2.1.2 试剂第92页
            6.2.1.3 菌株第92页
        6.2.2 分析方法第92-93页
            6.2.2.1 菌浓的测定第92-93页
            6.2.2.2 取样方法第93页
            6.2.2.3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93页
            6.2.2.4 Tris-SDS-PAGE电泳第93页
        6.2.3 摇瓶实验碳氮比对重组E.coli生长的影响第93页
        6.2.4 碳氮比对可溶性PED-N和PED-N包涵体表达的影响第93页
        6.2.5 培养方法与补料流加策略第93-94页
            6.2.5.1 培养基第93页
            6.2.5.2 补料流加策略第93-94页
        6.2.6 碳氮平衡流加对重组E.coli生长的影响第94页
        6.2.7 碳氮平衡流加对PED-N表达的影响第94页
        6.2.8 碳氮平衡流加对残糖与乙酸积累的影响第94-95页
            6.2.8.1 葡萄糖残糖浓度的测定第94页
            6.2.8.2 乙酸积累量的测定第94-9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5-100页
        6.3.1 摇瓶实验碳氮比对重组E.coli生长的影响第95页
        6.3.2 碳氮比对PED-N表达的影响(摇瓶)第95-97页
        6.3.3 碳氮平衡流加过程中的多阶段碳氮比第97页
        6.3.4 碳氮平衡流加对重组E.coli生长的影响第97-98页
        6.3.5 碳氮平衡流加对PED-N表达的影响第98-99页
        6.3.6 碳氮平衡流加对残糖与乙酸积累的影响第99-100页
    6.4 小结第100-10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4页
    7.1 结论第101-103页
    7.2 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73168,这篇论文共11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5.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9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