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CYP2D6重要等位基因的体外表达及其在药物代谢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中的对比研究

CYP2D6论文 基因多态性论文 高通量药物筛选论文 半抑制常数论文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论文
论文详情
细胞色素P450是人体内外源化合物清除的最重要的酶,负责药物的代谢,致癌物及有毒化合的清除等,赋予肝脏解毒的功能。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中最具有多态性的CYP酶。CYP2D6多态性的遗传分子基础已经得到阐明,CYP2D6基因的多态性——基因的缺失,重复,单核甘酸多态性(SNP)等是其多态性主要的分子基础。基因的多态性导致CYP2D6表型的多样性,不同个体代谢CYP2D6的底物的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弱代谢者(PMs)到超快代谢者(UMs),普遍存在于高加索人群和东方人群中。不同个体对药物代谢能力的差异导致个体在服用相同剂量的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不均匀性(HTE)。CYP450介导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是目前临床用药安全中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避免联合用药中的DDI,各个研究机构做了大量的体外和临床的研究工作。CYP2D6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药物代谢中所占的比重,使其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已经得到明确鉴定的CYP2D6等位基因突变体超过50种,其中CYP2D6*2,CYP2D6*10和CYP2D6*17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等位基因突变体。CYP2D6*2导致两个氨基酸替换(R296C和S486T),在高加索人群中的分布频率高达27.1~32.4%。CYP2D6*10含有两个错义突变导致两个氨基酸替换(P34S,S486T),在东方人群中的分布频率达40.8~49.5%。CYP2D6*17含有三个氨基酸替换位点(T107I,R296C和S486T)在非洲黑人和美洲黑人中的分布频率高达15~34%。为了研究这这三个等位基因上的SNPs导致的单个氨基酸替换对等位基因酶在药物代谢和DDI中的影响,通过定点突变PCR,以CYP2D6*1(野生型)cDNA为模板,构建了四个单位点突变体:P34S,T107I,R296C和S486T及三个等位基因突变体CYP2D6*2(双突变体),CYP2D6*10(双突变体)和CYP2D6*17(三突变体)。CYP2D6*1cDNA和各个突变体的cDNA整合进pYES2/CT载体,在酿酒酵母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酵母微粒体酶,Western鉴定CYP2D6酶的表达,一氧化碳差示光谱法对CYP2D6酶进行定量。分别以荧光底物AMMC和药物探针底物丁呋洛尔对CYP2D6*1及各个突变株进酶动力学分析,求得米氏常数。最后再以荧光高通量和HPLC两种检测方法对23种药物对CYP2D6*1及各个突变体进行体外的药物抑制筛选实验。在本实验中,CYP2D6*1转化AMMC形成AMHC和氧化丁呋洛尔生成1-羟-丁呋洛尔的Vmax分别为31.14pmol/min/mg和175.31pmol/min/mg。四个单位点突变体中的P34S转化AMMC和丁呋洛尔的Vmax降低到CYP2D6*1的36.97-51.44%和14.85-23.43%,而T107I、R296C和S486T三个单点突变体转化AMMC和丁呋洛尔的Vmax和CYP2D6*1相当。CYP2D6*2转化AMMC和丁呋洛尔的Vmax和CYP2D6*1相当,R296C和S486T两个氨基酸的单独替换和组合都对CYP2D6酶活性没有影响。CYP2D6*10转化AMMC和丁呋洛尔的Vmax和CYP2D6*1相比降低到16.13~32.25%和10.28~12.57%,P34S单氨基酸位点的替换是CYP2D6*10酶活性降低的主要因素,S486T对CYP2D6*10的酶活性的降低贡献很小。CYP2D6*17转化AMMC和丁呋洛尔的Vmax降低到CYP2D6*1的49.35~51.61%和41.14~58.85%,T107I、R296C和S486T单位点突变对CYP2D6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而三个位点的组合却使CYP2D6*17的酶活性显著降低。用荧光高通量方法和药物探针底物加HPLC的传统筛选方法对CYP2D6*1及其突变体同23种药物在体外进行药物抑制实验,同一种药物对CYP2D6*1和CYP2D6*2,CYP2D6*10,CYP2D6*17的抑制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不同种的药物对CYP2D6酶的抑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奎尼丁作为CYP2D6的特异性抑制剂,和其他药物相比,其对CYP2D6各酶的IC50值最小,抑制能力最强。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例,对CYP2D6酶活性抑制能力的排序为:硫利哒秦>氯丙秦>阿米替林;在抗抑郁药中药物抑制能力的顺序为:氟西汀>氯米帕明>舍曲林。hCYP-荧光和rhCYP-药物探针底物两种方法对药物进行筛查,对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IC5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R值达到了0.9824,相关性很好。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3页
    1 细胞色素P450酶的研究进展第12-23页
        1.1 药物代谢酶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第12-14页
            1.1.1 药物的吸收第12-13页
            1.1.2 药物的分布第13页
            1.1.3 药物的代谢第13-14页
            1.1.4 药物的排泄第14页
        1.2 CYP450酶的分布与命名第14-20页
            1.2.1 CYP450的分布与命名第14-15页
            1.2.2 CYP450酶的结构第15-16页
            1.2.3 CYP450的电子转运系统第16-18页
            1.2.4 主要的CYP家族的介绍第18-20页
        1.3 CYP450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第20-21页
            1.3.1 CYP450的遗传多态性第20页
            1.3.2 代谢表型的检测第20-21页
            1.3.3 CYP450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第21页
        1.4 CYP450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作用第21-23页
            1.4.1 体外研究中选用的底物和抑制剂第22-23页
    2 CYP2D6的研究现状第23-33页
        2.1 CYP2D6的基因结构第24页
        2.2 CYP2D6的三维立体结构第24-25页
            2.2.1 CYP2D6的晶体结构第24-25页
            2.2.2 CYP2D6的底物识别位点第25页
        2.3 CYP2D6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第25-31页
            2.3.1 CYP2D6遗传多态性第26-27页
            2.3.2 CYP2D6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第27-29页
            2.3.3 根据CYP2D6的基因多态性进行药物剂量调整第29-31页
        2.4 CYP2D6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影响第31-33页
第二章 人CYP2D6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第33-49页
    1 材料第33-37页
        1.1 菌株及克隆载体第33页
            1.1.1 穿梭载体pYES2/CT第33页
            1.1.2 酿酒酵母ycy107第33页
        1.2 主要试剂第33-34页
        1.3 主要仪器第34页
        1.4 培养基第34-36页
            1.4.1 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第34-35页
            1.4.2 培养酵母的培养基第35-36页
        1.5 主要溶液第36-37页
            1.5.1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6页
            1.5.2 酵母裂解缓冲液第36页
            1.5.3 聚丙烯氨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ting缓冲液第36-37页
            1.5.4 其他常用缓冲液第37页
    2 方法第37-42页
        2.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40页
            2.1.1 PCR引物第37-38页
            2.1.2 CYP2D6野生型cDNA的扩增第38页
            2.1.3 CYP2D6等位基因突变体和单位点突变体cDNA的扩增第38-39页
            2.1.4 CYP2D6野生型和突变体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9-40页
        2.2 重组质粒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第40-41页
            2.2.1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第40-41页
            2.2.2 小量诱导表达第41页
            2.2.3 Western blotting鉴定CYP2D6的表达第41页
        2.3 酵母微粒体的制备第41-42页
            2.3.1 酵母的大量诱导表达第41-42页
            2.3.2 微粒体的制备第42页
            2.3.3 微粒体蛋白浓度的测定第42页
            2.3.4 CYP2D6酶定量第42页
    3 实验结果第42-46页
        3.1 CYP2D6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2-45页
            3.1.1 CYP2D6野生型cDNA的扩增第42-43页
            3.1.2 CYP2D6各个等位基因突变株和单点突变株cDNA的扩增第43-44页
            3.1.3 CYP2D6重组质粒的鉴定第44-45页
        3.2 Western-blotting鉴定CYP2D6酶的表达第45页
        3.3 微粒体蛋白浓度的测定第45-46页
        3.4 CYP2D6酶的CO定量第46页
    4 讨论第46-49页
        4.1 突变位点引入CYP2D6野生型cDNA第47页
        4.2 酵母表达系统的选择第47-48页
        4.3 一氧化碳差示光谱法测定CYP2D6的含量第48-49页
第三章 CYP2D6酶体外动力学分析第49-65页
    1 材料和仪器第49页
        1.1 试剂和微粒体第49页
        1.2 主要溶液第49页
        1.3 仪器第49页
    2 实验方法第49-52页
        2.1 荧光底物AMMC为底物测定CYP2D6野生型和各突变株的酶活和酶动力学参数第49-51页
            2.1.1 以AMMC为底物的酶活性检测第49-50页
            2.1.2 AMHC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0页
            2.1.3 以AMMC为底物酶动力学分析第50-51页
        2.2 以药物探针底物丁呋洛尔为底物测定CYP2D6野生型和各突变株酶活和动力学参数第51-52页
            2.2.1 以丁呋洛尔为底物的酶活性检测第51-52页
            2.2.2 1-羟-丁呋洛尔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2页
            2.2.3 以丁呋洛尔为底物的酶动力学分析第52页
        2.3 数据分析第5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2-62页
        3.1 以AMMC为底物检测各CYP2D6酶活和动力学参数第52-58页
            3.1.1 AMMC为底物的酶活性测定第52-54页
            3.1.2 MHC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4页
            3.1.3 以AMMC为底物的酶动力学分析第54-58页
        3.2 以丁呋洛尔为底物的酶活性检测和动力学分析第58-62页
            3.2.1 以丁呋洛尔为底物的酶活性检测第58-59页
            3.2.2 1-羟-丁呋洛尔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9-60页
            3.2.3 以丁呋洛尔为底物的酶动力学分析第60-62页
    4 讨论第62-65页
        4.1 CYP2D6基因多态性对酶活性的影响第62-63页
        4.2 荧光检测法和HPLC检测法的比较第63-65页
第四章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第65-74页
    1 材料第65页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65页
        1.2 主要仪器第65页
    2 方法第65-67页
        2.1 基于荧光底物AMMC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第65页
        2.2 基于药物探针底物丁呋洛尔的药物筛选第65-66页
        2.3 数据处理第66-67页
    3 结果第67-70页
        3.1 两种方法进行药物筛选第67-69页
        3.2 奎尼丁对CYP2D6酶的抑制第69-70页
    4 讨论第70-74页
        4.1 体外抑制CYP450的药物筛选方法第70-72页
        4.2 CYP2D6多态性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第72-73页
        4.3 CYP2D6与临床用药中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第73-74页
全文小结第74-76页
    1 小结第74页
    2 工作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发表文章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078668,这篇论文共8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5.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