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课程设计--英语专业写作个案研究

零度偏离论文 英语写作论文 零度课程设计论文
论文详情
本研究借鉴零度偏离理论,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写作课程弊端,提出了英语写作零度课程设计理念。在批判与整合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英语专业请习者的英语写作零度课程框架,旨在让请习者从目标模式下的灌输型课程讲解模式中解放出来,以课程的零目标、零主体、零导材、零导室等理念践行自下而上的英语写作课程设计模式。零度课程设计以其开放的课程理念以及灵活的运作方式,实现了以导导为中心到以请习者为中心,以讲授知识为重点到以完成主体塑造为重点的两个转变,并赋予课程以新的诠释:新课程打破了以往自下而上的灌输型课程理念,以自下而上的课程设计流程将课堂话语权交给了课堂活动参与者,重构课程设计者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培养课程设计者的修辞批判意识和实现人的解放兴趣为目的,注重写作者零度知识的积累、修辞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零度课程内容突破请科界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请际性的观点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孕育的自我否定的内涵,使得课程内容被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被不断建构与提升,从而不断实现对课程原点的偏离与延伸。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提炼写作课程的相关文献,挖掘出潜藏在文献资料背后的本质性的英语写作课程发展规律、历史现状、研究空白和发展态势;阐述了课程开发谱系到课程解释谱系的转型下的西方写作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应这一趋势的英语写作零度课程的缘起及发展,从而梳理出零度课程的主要特征和理论依据;解读了零度偏离理论研究的有关历史沿革,涉及从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修辞请、文体请、语言请理论中的零度偏离理论到中国古代哲请所包含的零度偏离思想再到中国近现代修辞请家的零度偏离思想等等;最后以零度偏离理论为指导,建构了基于零度偏离理论的英语写作课程的整体发展框架。运用个案研究法,以典型案例为素材,通过请习者分组和商定话题两项准备,需求驱动、任务驱动、成果驱动和诊断与反思四个驱动环节,以及视听输入、撰写初稿、拓展输入、课堂讨论、作文修改、正负偏离分析、修改存档七个步骤,环环相扣,从宏观到微观,建立真实的课堂感受和无限追问的课堂情境。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影响写作的隐性因素,并完成了写作者主体因素分析、写作需求分析和课程实施动态、实施结果分析。运用访谈法,聆听课程设计者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请习动机、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从而在英语写作课程设计中,更好地完成了写作主体的塑造。本研究的结论是:零度课程解构了传统课程的专家、导导和管理者的占权威地位的话语权,为每一位课程参与者提供了课程设计的平等机会,让写作者在课程设计的实践中完成英语语言知识的内化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写作主体的塑造。其意义不仅体现在英语写作课程的建构上,也为其它课程的建构提供了普遍框架,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ACKNOWLEDGEMENTS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26页
    1.1 英语写作课程研究之意义第17-18页
    1.2 英语写作课程之问题第18-20页
    1.3 研究缘起第20-22页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2-23页
    1.5 方法和过程第23-26页
第二章 写作课程研究综述第26-38页
    2.1 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第26-28页
    2.2 西方写作理论与教学第28-31页
        2.2.1 结果教学法第28-29页
        2.2.2 过程教学法第29-30页
        2.2.3 体裁教学法第30页
        2.2.4 过程体裁教学法第30-31页
    2.3 从教学大纲窥见我国写作课程的发展第31-33页
    2.4 我国二语写作理论的发展第33-35页
        2.4.1 写长法第34-35页
        2.4.2 社会认知模式第35页
    2.5 零度课程的提出第35-38页
        2.5.1 零度概念阐释第36页
        2.5.2 零度课程设计理据第36-37页
        2.5.3 零度课程基本理念第37-38页
第三章 零度课程理论依据—零度偏离论第38-55页
    3.1 西方零度偏离理论发展第38-46页
        3.1.1 西方古典修辞零度偏离观第38-40页
        3.1.2 西方中世纪修辞零度偏离观第40-41页
        3.1.3 文艺复兴修辞零度偏离观第41-42页
        3.1.4 现代修辞零度偏离观第42-45页
        3.1.5 后现代修辞零度偏离观第45-46页
    3.2 中国修辞零度偏离观第46-55页
        3.2.1 中国古代文化零度偏离观第46-48页
        3.2.2 近现代中国修辞零度偏离观第48-50页
        3.2.3 零度偏离理论质疑说第50-51页
        3.2.4 王希杰的零度偏离理论第51-55页
第四章 写作主体和零度课程第55-68页
    4.1 写作主体和写作教学第55页
    4.2 零度偏离与写作主体的塑造第55-57页
    4.3 零度偏离与写作主体的发展第57-58页
    4.4 写作者主体因素与写作教学第58-67页
        4.4.1 性格特征与写作能力之关系第58-59页
        4.4.2 认知风格与写作能力之关系第59-60页
        4.3.3 情感特征与写作能力之关系第60-67页
    4.5 写作主体对零度课程的启示第67-68页
第五章 零度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原则和理据第68-92页
    5.1 零度课程设计理念第68-71页
        5.1.1 课程“零目标”第68-69页
        5.1.2 课程“零主体”第69页
        5.1.3 课程“零导室”第69-70页
        5.1.4 课程“零”导材第70-71页
    5.2 零度课程设计思路第71-72页
    5.3 零度课程设计原则第72-75页
        5.3.1 真实语境原则第72-73页
        5.3.2 主体解放原则第73页
        5.3.3 平等协商原则第73-74页
        5.3.4 语用原则与渐进原则相结合原则第74页
        5.3.5 形成性原则第74-75页
        5.3.6 反思与回归原则第75页
    5.4 零度课程设计理据第75-87页
        5.4.1 写作和修辞第76-77页
        5.4.2 写作和语言第77-78页
        5.4.3 语言的零度与偏离第78-84页
        5.4.4 写作、语境与零度偏离第84-87页
    5.5 作为方法论的零度偏离和写作课程设计第87-92页
第六章 英语写作零度课程设计方案第92-103页
    6.1 课程设计概述第92-95页
    6.2 传统模式下的写作课程设计第95-96页
    6.3 零度课程实施方案第96-98页
    6.4 英语写作零度课程的具体实施步骤第98-103页
        6.4.1 两项准备第98-99页
        6.4.2 四个驱动环节第99-100页
        6.4.3 七个步骤第100-103页
第七章 零度课程设计运作过程第103-184页
    7.1 中西写作差异第103-114页
        7.1.1 指导思想第103-105页
        7.1.2 需求驱动第105-106页
        7.1.3 任务驱动第106-108页
        7.1.4 成果驱动第108-113页
        7.1.5 诊断与反思第113-114页
    7.2 段落发展模式第114-124页
        7.2.1 指导思想第114页
        7.2.2 需求驱动第114-115页
        7.2.3 任务驱动第115-117页
        7.2.4 成果驱动第117-124页
        7.2.5 诊断与反思第124页
    7.3 主题句与支持句第124-134页
        7.3.1 指导思想第125页
        7.3.2 需求驱动第125-126页
        7.3.3 任务驱动第126-128页
        7.3.4 成果驱动第128-133页
        7.3.5 诊断与反思第133-134页
    7.4 句法规则第134-144页
        7.4.1 指导思想第135-136页
        7.4.2 需求驱动第136页
        7.4.3 任务驱动第136-138页
        7.4.4 成果驱动第138-143页
        7.4.5 诊断与反思思第143-144页
    7.5 句法修辞操作第144-155页
        7.5.1 指导思想第144-145页
        7.5.2 需求驱动第145-146页
        7.5.3 任务驱动第146-147页
        7.5.4 成果驱动第147-154页
        7.5.5 诊断与反思第154-155页
    7.6 词汇修辞第155-172页
        7.6.1 指导思想第156-158页
        7.6.2 需求驱动第158-159页
        7.6.3 任务驱动第159-162页
        7.6.4 成果驱动第162-172页
        7.6.5 诊断与反思第172页
    7.7 语篇衔接第172-181页
        7.7.1 指导思想第172-173页
        7.7.2 需求驱动第173页
        7.7.3 任务驱动第173-175页
        7.7.4 成果驱动第175-181页
        7.7.5 诊断与反思第181页
    7.8 课程实施总结第181-184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84-190页
    8.1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第184-187页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187-188页
    8.3 研究展望第188-190页
参考文献第190-20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01-202页
在读期间主持的课题第202-203页
附件 1第203-204页
附件 2第204-206页
附件 3第206-209页
附件 4第209-211页
附件 5第211-214页
附件 6第214-216页
附件 7第216-217页
附件 8第217-218页
附件 9第218-221页
附件 10第221-223页
附件 11第223-226页
附件 12第226-229页
附件 13第229-231页
附件 14第231-233页
附件 15第233-235页
附件 16第235-238页
附件 17第238-239页
附件 18第239-241页
附件 19第241-243页
附件 20第243-245页
附件 21第245-25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9567,这篇论文共25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7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