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道数字预失真技术的研究

多信道通信论文 级联型数字预失真论文 2-D数字预失真论文
论文详情
为满足通信系统中对功率放大器增长的线性度要求,数字预失真技术在本领域中的研究得到了重点关注。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4G)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在特定的多信道通信中,功放所引起的失真更为复杂。要利用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解决非线性失真将明显区别于单信道通信。本文以多信道数字预失真技术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多信道通信中的数字预失真模型和算法。根据各种不同的多信道通信以及不同的功率放大器,分别详细讨论了一种级联型数字预失真方法、一种二维(2-dimension,2-D)的数字预失真模型以及一种三维(3-dimension,3-D)的数字预失真模型。首先,本文描述了多个基本的数字预失真模型。随后,引入了三种多信道通信中具体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构思了两种可应用的数字预失真结构,即级联型数字预失真与多维数字预失真。此外,也说明了三种典型的数字预失真验证平台,并基于MATLAB搭建了可配置参数的数字预失真仿真平台。其次,针对三种具体的多信道通信场景,提出了一种具有低复杂度、高训练速度、较强功能性的级联型数字预失真方法。其中,详细描述了基于多项式求逆的学习结构的数字预失真原理,以及用于处理数字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系统回路中延迟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方法。借助实际的仿真,验证了级联型数字预失真相比单一结构的预失真,具有更佳的有益效果。再次,针对双通道信源激励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对比了两种并联结构的二维数字预失真器,即2-D DMP模型和2-D DVR模型。其中,通过结合直接学习结构与间接学习结构,提出了提取模型参数更精准的双环路学习结构。借助实际的测试,就信号的各项非线性指标,进一步说明了两种2-D模型各自的有益效果。最终,又针对双通道激励的包络跟踪功率放大器,介绍了将信号的包络的非线性项考虑在内的三维数字预失真。由于常规的记忆多项式模型通常导致矩阵运算的病态条件,进而从减少数字预失真系数和消除病态条件的角度,分别优选了3-D DMP模型和3-D FS模型。借助实际的测试,进一步体现了两种模型各自的特点。说明了为提高运算精度,在模型系数较多时,优选地采用3-D FS模型以避免不利的病态条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多信道数字预失真研究概况第11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1-12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多信道数字预失真技术第13-32页
    2.1 功放的行为级特性第13-17页
        2.1.1 单频带失真第13-15页
        2.1.2 双通道失真第15-17页
    2.2 数字预失真原理第17-18页
    2.3 数字预失真模型第18-23页
        2.3.1 FV模型第18页
        2.3.2 MP模型第18-19页
        2.3.3 GMP模型第19-20页
        2.3.4 DVR模型第20-22页
        2.3.5 MSA模型第22-23页
    2.4 数字预失真学习结构第23-25页
    2.5 多信道数字预失真第25-28页
        2.5.1 级联型数字预失真第26-27页
        2.5.2 多维数字预失真第27-28页
    2.6 数字预失真验证平台第28-31页
        2.6.1 基于模拟机的DPD平台第29-30页
        2.6.2 基于测量仪器的DPD平台第30页
        2.6.3 基于数字和模拟评估板的DPD平台第30-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级联型数字预失真方法第32-50页
    3.1 功率放大器的建模第32-33页
    3.2 无记忆多项式的逆函数第33-38页
        3.2.1 p阶多项式的求逆方法第33-34页
        3.2.2 基于正交矩阵的多项式求逆第34-38页
    3.3 回路延迟补偿第38-43页
        3.3.1 互相关函数法第39页
        3.3.2 自适应延迟补偿第39-43页
    3.4 级联型数字预失真器第43-44页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双通道数字预失真第50-69页
    4.1 双通道传输第50-51页
    4.2 2-DDPD结构第51-54页
        4.2.1 2-DMP模型第51-52页
        4.2.2 双环路学习结构第52-54页
    4.3 2-DDMP模型第54-56页
        4.3.1 2-DDMP模型的提出第54-55页
        4.3.2 2-DDMP模型参数提取第55-56页
    4.4 2-DDVR模型第56-60页
        4.4.1 2-DDVR模型的提出第59页
        4.4.2 2-DDVR模型参数提取第59-60页
    4.5 2-DDPD的测试分析第60-68页
        4.5.1 2-DDPD测试平台第60-62页
        4.5.2 2-DDPD的测试过程第62-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双通道包络跟踪功放的线性化第69-86页
    5.1 包络跟踪功率放大器第69-71页
    5.2 3-DDPD结构第71-75页
        5.2.1 3-DMP模型第72-73页
        5.2.2 非线性系统中的病态矩阵第73-75页
    5.3 3-DDMP模型第75-78页
        5.3.1 3-DDMP结构第75-76页
        5.3.2 3-DDMP表达式第76-78页
    5.4 3-DFS模型第78-81页
        5.4.1 3-DFS基函数第78-79页
        5.4.2 3-DFS表达式第79-81页
    5.5 3-DDPD模型的测试与分析第81-85页
        5.5.1 3-DDPD测试平台第81-83页
        5.5.2 3-DDPD测试结果第83-85页
    5.6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4345567,这篇论文共9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7.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6.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