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对桃果实ETR1蛋白原核表达及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一氧化氮论文 桃论文 乙烯受体蛋白论文 基因克隆论文 原核表达论文 李论文 线粒体膜论文 抗氧化酶论
论文详情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是对桃果实中的乙烯受体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并优化了蛋白表达条件,初步探索了NO对乙烯受体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第二部分内容研究了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的影响。克隆了与肥城桃成熟有关的乙烯受体ETR1基因片段,获得ETR1重组蛋白并优化ETR1的表达条件,为进一步研究ETR1功能并改善肥城桃贮运性能奠定基础。以肥城桃成熟果实总RNA反转录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到一条约2500 bp的特异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EASY-T1上,经BamHⅠ和NdeⅠ双酶切后,克隆到pET15b并转染Ecoli C43(DE3),IPTG诱导表达ETR1重组蛋白并优化其表达条件。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AF124527的cDNA序列同源性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9%。诱导ETR1重组蛋白的优化条件为:大肠杆菌选用C43(DE3),IPTG的终浓度为0.5 mmol·L-1,适宜诱导温度为30 oC,适宜诱导时间为8 h。在本实验优化的条件下,ETR1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C43(DE3)中的成功表达,为ETR1的重组生产和对ETR1功能的体外研究提供了条件。随着NO浓度的增加,对ETR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也更加显著。分别用0、10、15、30μL·L-1 NO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3 d内果实呼吸速率、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膜电位、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 c/a的变化。与对照和其它NO处理相比,15μL·L-1 NO提高了果实中SOD、CAT和POD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中氢过氧化物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ROS的含量,抑制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延缓了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升高和Cyt c的释放,维持了较高的膜电位。随着浓度升高,30μL·L-1 NO对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降低。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引言第12-31页
    1.1 一氧化氮第12-16页
        1.1.1 NO 在植物体内的产生第12-15页
            1.1.1.1 依赖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生成途径第13-14页
            1.1.1.2 依赖于硝酸还原酶(NR)的生成途径第14页
            1.1.1.3 非酶促的NO 生成途径第14-15页
        1.1.2 NO 在植物体内的调节作用第15-16页
            1.1.2.1 NO 介导脱落素诱导的气孔关闭第15页
            1.1.2.2 NO 与抗氧化酶的关系第15页
            1.1.2.3 NO 和乙烯的相互作用第15-16页
    1.2 乙烯第16-25页
        1.2.1 乙烯的生物合成第17页
        1.2.2 乙烯的生理效应第17-18页
        1.2.3 乙烯信号转导第18-23页
            1.2.3.1 乙烯反应突变体第18-20页
            1.2.3.2 乙烯信号转导模型第20页
            1.2.3.3 乙烯转导途径中各个因子的上下关系第20-23页
        1.2.4 乙烯受体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2.4.1 乙烯受体家族第23-24页
            1.2.4.2 乙烯受体蛋白第24-25页
    1.3 线粒体第25-28页
        1.3.1 线粒体结构特点与功能第26页
        1.3.2 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第26-28页
    1.4 细胞色素c-凋亡起始因子第28-29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9-3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1-43页
    2.1 试材与试材处理第31-32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32-35页
    2.3 试验方法第35-43页
        2.3.1 乙烯受体蛋白的原核表达及NO 对乙烯受体基因的影响第35-40页
            2.3.1.1 特异性引物设计第35页
            2.3.1.2 RNA 提取第35页
            2.3.1.3 总浓度测定第35页
            2.3.1.4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35-36页
            2.3.1.5 梯度PCR第36页
            2.3.1.6 回收目的DNA 片段第36-37页
            2.3.1.7 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37-39页
            2.3.1.8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第39页
            2.3.1.9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可溶性分析第39页
            2.3.1.10 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繁殖培养第39页
            2.3.1.11 大肠杆菌的破碎和目的蛋白的获得第39-40页
            2.3.1.12 ETR1 蛋白的组氨酸激酶活性第40页
            2.3.1.13 NO 乙烯受体基因的扩增的影响第40页
        2.3.2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第40-43页
            2.3.2.1 果实呼吸速率第40页
            2.3.2.2 超氧自由基和氢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第40页
            2.3.2.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40-41页
            2.3.2.4 线粒体的提取和活性测定第41页
            2.3.2.5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测定第41页
            2.3.2.6 细胞色素Cyt c/a 测定第41页
            2.3.2.7 线粒体膜流动性检测第41-42页
            2.3.2.8 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第42-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56页
    3.1 乙烯受体的纯化与NO 对乙烯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第43-50页
        3.1.1 桃果实RNA 的完整性第43页
        3.1.2 RT-PCR第43-44页
        3.1.3 ETR1 基因的扩增第44-45页
        3.1.4 ETR1 基因的扩增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5-46页
        3.1.5 融合蛋白诱导表达条件优化体系的建立及蛋白可溶性分析第46-48页
        3.1.6 ETR1 蛋白的组氨酸激酶活性第48-49页
        3.1.7 NO 饱和溶液处理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9-50页
    3.2 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的影响第50-56页
        3.2.1 NO 对果实呼吸速率、超氧阴离子和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第50-52页
        3.2.2 NO 对SOD、CAT 和POD 活性的影响第52-54页
        3.2.3 线粒体膜变化第54-56页
4 讨论第56-59页
    4.1 乙烯受体蛋白的原核表达及NO 对乙烯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6-57页
    4.2 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的影响第57-59页
5 结论第59-60页
6 创新之处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75564,这篇论文共7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6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