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改性凹凸棒石及锆/铝/铈体系复合除氟材料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

锆改性凹凸棒石论文 锆/铝/铈体系论文 氟离子论文 吸附论文 再生论文 机理论文
论文详情
氟在阻止人体骨骼及一些器官疾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过量摄入氟会导致牙齿和骨骼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氟离子浓度应不超过1.5mg/L,中国安全饮用水中氟离子浓度规定要小于1.0mg/L。在众多除氟方法中,吸附法因简单、方便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然而,现有的吸附剂大多数存在吸附量低、吸附缓慢以及最优pH值范围较窄等问题,虽然价格低廉,但依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较高吸附容量、较快吸附速率以及较宽最优pH值范围的吸附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这些技术问题,本文使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了锆改性凹凸棒石(Zr-A)和锆/铝/铈体系(Zr-A1-Ce)两种复合除氟材料。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其制备工艺条件,结合其结构及性能的表征,获得了较常规吸附剂具有更好吸附性能的除氟材料。使用XRD、FT-IR、SEM以及EDAX对锆改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过程中,凹凸棒石的结构被破坏到一定的程度,纳米氧化锆粒子成功进入到凹凸棒石的层间或者表面。Zr-A吸附剂的除氟性能大大优于凹凸棒石原土的除氟性能,这主要是由Zr-A吸附剂表面电性的改变以及生成大量羟基离子造成的。溶液pH值控制了氟离子在固-液界面的吸附,因此对氟离子的吸附具有重要意义。氟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到吸附剂表面。Zr-A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平衡数据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溶液pH值为4.13,50℃下,按此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吸附量为24.55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以及碳酸氢根离子对吸附氟离子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对吸附效果没有影响。该材料再生利用六次后,依然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吸附及重复利用实验表明,Zr-A吸附剂可以成为一种有潜力的饮用水除氟剂。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Zr-A吸附剂进行了造粒和固定床吸附实验。Zr-A颗粒吸附剂的最佳制各条件为,粘结剂浓度为10wt.%,热处理温度为70℃C。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床进水流量越小,穿透吸附量越大;初始氟离子浓度越大,穿透吸附量越大。Zr-A颗粒吸附剂经过五次再生和重复利用后,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XRD和ζ电位分析结果表明,Zr-Al-Ce复合材料不是Zr02、A1203和Ce02的简单复合。FT-IR分析表明吸附剂表面的羟基离子参与到了反应中;XPS分析证明,参与反应的羟基离子来自于吸附剂表面与金属相结合的-OH而并非是归属于油酸的C-OH。Zr-Al-Ce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溶液pH值为6.80±0.20,30℃C下,按照Langmuir吸附模型计算出的最大吸附量为250.0mg/g,说明该吸附剂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热力学研究表明,Zr-Al-Ce吸附剂对氟离子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共存阴离子对Zr-Al-Ce吸附剂除氟效果的影响按以下顺序递减,P043->HC03->S042->N03->C1-。Zr-Al-Ce吸附剂再生利用三次后,依然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吸附和重复利用实验表明,Zr-Al-Ce吸附剂可以成为一种较有潜力的饮用水除氟剂。造粒实验表明,Zr-Al-Ce颗粒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Zr-Al-Ce和凹凸棒石的质量比为1:2,粘结剂浓度为15wt.%,热处理温度为80℃。固定床吸附实验证明,固定床进水流量越小,穿透吸附量越大;初始氟离子浓度越大,穿透吸附量越大。Zr-Al-Ce颗粒吸附剂经过再生和重复利用后,穿透吸附量只下降了8%,说明所制备的Zr-Al-Ce颗粒吸附剂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以成为一种较有潜力的饮用水除氟剂。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6-54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2 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分布及氟污染现状第17-21页
    1.3 含氟水的处理方法及比较第21-29页
        1.3.1 离子交换法第22页
        1.3.2 膜分离法第22-23页
        1.3.3 电凝聚法第23-24页
        1.3.4 混凝沉淀法第24-26页
        1.3.5 吸附法第26-29页
    1.4 吸附理论第29-39页
        1.4.1 吸附的基本概念第29-30页
        1.4.2 液相吸附作用第30-31页
        1.4.3 吸附平衡第31-33页
        1.4.4 固定床吸附概述第33-38页
            1.4.4.1 吸附的传质过程第33-35页
            1.4.4.2 吸附设备概述第35-37页
            1.4.4.3 固定床吸附第37-38页
        1.4.5 吸附剂的基本特点第38-39页
    1.5 吸附剂分类及常见吸附剂第39-42页
    1.6 稀土及其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第42-46页
        1.6.1 稀土元素及其性质第42-43页
        1.6.2 稀土资源第43-44页
        1.6.3 稀土金属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第44-46页
    1.7 凸棒石的开发及其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第46-50页
        1.7.1 凹凸棒石的结构特性与化学组成第46-48页
        1.7.2 主要改性方法第48-49页
        1.7.3 凹凸棒石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第49-50页
    1.8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50-51页
    1.9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51-54页
        1.9.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51-52页
        1.9.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第52-54页
第2章 锆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表征及其除氟性能研究第54-91页
    2.1 实验部分第54-64页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4-56页
        2.1.2 吸附材料的制备第56-58页
            2.1.2.1 凹凸棒石的钠化第56-57页
            2.1.2.2 锆改性凹凸棒石复合除氟材料的制备第57-58页
        2.1.3 氟离子浓度测试方法及吸附实验方法第58-60页
        2.1.4 Zr-A吸附剂的解吸及再生实验第60页
        2.1.5 锆改性凹凸棒石的表征方法第60-64页
            2.1.5.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60-61页
            2.1.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61-62页
            2.1.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AX)分析第62页
            2.1.5.4 全谱直读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第62-63页
            2.1.5.5 表面电动电位(ζ电位)的测定第63页
            2.1.5.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63-64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64-85页
        2.2.1 锆改性凹凸棒石制备的影响因素第64-70页
            2.2.1.1 制备方法的影响第64-65页
            2.2.1.2 锆浓度的影响第65-67页
            2.2.1.3 制备过程pH值的影响第67-68页
            2.2.1.4 浸渍温度的影响第68-69页
            2.2.1.5 浸渍时间的影响第69-70页
        2.2.2 锆溶出率测试第70-71页
        2.2.3 锆改性凹凸棒石的表征结果分析第71-74页
            2.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第71-72页
            2.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72-73页
            2.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AX)分析第73-74页
        2.2.4 吸附条件对锆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氟离子的影响第74-83页
            2.2.4.1 待测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74-76页
            2.2.4.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76-77页
            2.2.4.3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研究第77-80页
            2.2.4.4 吸附等温线研究第80-82页
            2.2.4.5 共存阴离子对吸附剂除氟效果的影响第82-83页
        2.2.5 锆改性凹凸棒石的脱附及再生第83-85页
    2.3 吸附机理分析第85-89页
    2.4 小结第89-91页
第3章 锆改性凹凸棒石的颗粒化及固定床除氟实验研究第91-103页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91-95页
        3.1.1 实验材料第91页
        3.1.2 实验装置第91页
        3.1.3 锆改性凹凸棒石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第91-94页
        3.1.4 散失率的测定第94页
        3.1.5 动态吸附实验及再生第94页
        3.1.6 实验参数第94-9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95-101页
        3.2.1 Zr-A颗粒材料制备的影响因素第95-98页
            3.2.1.1 粘结剂浓度对颗粒吸附剂稳定性影响第95页
            3.2.1.2 焙烧温度对颗粒吸附剂稳定性和除氟效果的影响第95-96页
            3.2.1.3 焙烧时间对颗粒吸附剂稳定性和除氟效果的影响第96-98页
        3.2.2 动态吸附试验第98-100页
            3.2.2.1 初始氟离子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98-99页
            3.2.2.2 流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99页
            3.2.2.3 共存阴离子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99-100页
        3.2.3 再生Zr-A颗粒吸附剂除氟性能测试第100-101页
    3.3 小结第101-103页
第4章 锆/铝/铈体系复合除氟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除氟性能研究第103-130页
    4.1 实验部分第103-107页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03-104页
        4.1.2 锆/铝/铈体系复合除氟材料的制备第104-105页
        4.1.3 氟离子浓度测试方法及吸附实验方法第105页
        4.1.4 吸附剂的再生第105-106页
        4.1.5 锆/铝/铈体系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第106-107页
            4.1.5.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106页
            4.1.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106页
            4.1.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106页
            4.1.5.4 比表面积(BET)第106页
            4.1.5.5 全谱直读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第106-107页
            4.1.5.6 表面电动电位(ζ电位)的测定第107页
            4.1.5.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10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107-121页
        4.2.1 制备锆/铝/铈体系复合除氟材料的影响因素第107-110页
            4.2.1.1 锆、铝、铈配比的影响第107-108页
            4.2.1.2 共沉淀pH值的影响第108-109页
            4.2.1.3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109-110页
        4.2.2 表征结果分析第110-113页
            4.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110-111页
            4.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111-112页
            4.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112-113页
        4.2.3 吸附条件对Zr-Al-Ce复合材料吸附氟离子的影响第113-120页
            4.2.3.1 Zr-Al-Ce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第113-114页
            4.2.3.2 接触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研究第114-116页
            4.2.3.3 初始氟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研究第116-117页
            4.2.3.4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117-118页
            4.2.3.5 共存阴离子对吸附剂除氟效果的影响第118-120页
        4.2.4 Zr-Al-Ce复合除氟材料的再生第120-121页
    4.3 吸附机理分析第121-128页
    4.4 小结第128-130页
第5章 锆/铝/铈体系粉末吸附材料的颗粒化及固定床动态除氟实验研究第130-139页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30-131页
        5.1.1 实验材料及装置第130页
        5.1.2 Zr-Al-Ce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第130-131页
        5.1.3 散失率的测定第131页
        5.1.4 动态吸附实验及再生第131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31-137页
        5.2.1 Zr-Al-Ce颗粒材料制备条件的优化第131-135页
            5.2.1.1 粘结剂浓度对颗粒吸附剂稳定性的影响第131-132页
            5.2.1.2 质量配比对颗粒吸附剂稳定性和除氟效果的影响第132-133页
            5.2.1.3 热处理温度对颗粒吸附剂稳定性和除氟效果的影响第133-135页
        5.2.2 动态吸附实验第135-137页
            5.2.2.1 初始氟离子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135-136页
            5.2.2.2 进水流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136-137页
        5.2.3 再生Zr-Al-Ce颗粒吸附剂除氟性能测试第137页
    5.3 小结第137-139页
第6章 除氟剂除氟性能比较第139-141页
    6.1 粘土基吸附剂除氟性能比较第139-140页
    6.2 稀土基吸附剂除氟性能比较第140-14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41-145页
    7.1 结论第141-142页
    7.2 创新点第142-143页
    7.3 展望第143-145页
致谢(一)第145-146页
致谢(二)第146-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9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第159-1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16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9164,这篇论文共16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