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油品质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油茶籽油论文 品质论文 焙烤论文 水代法论文 挥发性物质论文 多酚论文
论文详情
茶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脂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和日本有长期食用的历史。茶油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与橄榄油较为接近。但是,由于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对其品质,特别是感官品质等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是对焙烤、脱色及煎炸等茶油加工精炼和使用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挥发性成分及酚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变化进行研究。固相微萃取目前被广泛地用来测定液态、气态,甚至固态物质的挥发组分,不同待测物的性质决定了萃取头的种类选择。本文采用4种常用的SPME涂层萃取头(100μmPDMS、85μmPA、65μmPDMS/DVB、50/30μmDVB/CAR/PDMS)对茶油挥发物的提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5μmPDMS/DVB萃取头对较高沸点物质,如苯甲醛、正辛醛、正辛醇、正壬醛、正壬醇的吸附比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要灵敏,但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对较低沸点物质的吸咐要灵敏很多。DVB/CAR/PDMS涂层萃取头所得的总峰面积的平均值最大,其余依次是PDMS/DVB、PA、PDMS; DVB/CAR/PDMS、PDMS/DVB、PA、PDMS对挥发物吸咐总峰面积与挥发物总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939、0.9888、0.9176、0.9917。因此,65μm PDMS/DVB和50/30μm DVB/CAR/PDMS的萃取头较适用于茶油挥发物的提取。在建立茶油主要挥发性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了液压机榨茶油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13种茶油主要挥发物的浓度与峰面积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40~0.9999之间,检测限为0.04μg/g~0.43μg/g,加标回收率为90.88%~105.03%,并有较好的重现性,7次连续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3.66%~7.42%。液压机榨茶油毛油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烯类、酮类、酯类、酸类等。挥发性物质含量在前10位的是壬醛、α-蒎烯、乙酸乙酯、戊醇、苯甲醛、辛醇、α-木罗烯、壬醇、癸醇、辛醛,其含量总和为21.26μg/g,占总量的68.40%。此法对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分析能达到快速、方便及准确的要求。综合茶油感官、GC、GC/MS的分析结果,在大量查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计算了主要呈味物质的气味活性值(OAV)。选定10种主要呈味物质作为主体成分,按不同浓度和增加部分可能的呈味物质,构建了20余个配方,结合感官鉴定筛选出的机榨毛油作为对照,进行了三点检验和GC分析,从中筛选了2个配方,与机榨毛油无显著差别(p>0.05)。油茶籽种仁的焙烤和水代法制油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以茶油出油率及清油率为指标来评价工艺,油茶籽仁的焙烤适宜温度与时间分别为175℃和15min;水代法分离的合适条件为水料比为4.5:1,分离时间为150min。茶油中的水分与挥发物含量、过氧化值随焙烤温度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而碘值和皂化值变化则有相反的规律;酸值则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用该法提取的茶油挥发性成分分属于醛类、醇类、酯类等物质,含量最高的是乙酸乙酯。大多数挥发性成分在170℃时积累到较高水平,并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下降,但随焙烤时间的增加,多数成分都有增加的趋势。为了了解茶油在脱色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氧化状态,测定了过氧化值、酸值、紫外吸收和挥发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在白土用量0%-4%,脱色时间0-40min,脱色温度为110℃的条件下,FFA、K270、K232随白土用量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过氧化值则下降。当脱色温度和时间分别在110℃和30min时,白土用量从0%上升到4%,不同挥发物上升到:醛类(23.7μg/g)、醇类(13.2μg/g)、酯类(8.0gg/g)、烷类(2.0μg/g)和酮类(1.9μg/g)。同时,脱色温度为110℃,白土用量为3%时,脱色时间从0上升到40min,不同挥发物增加到:醛类(27.7gg/g)、醇类(18.2gg/g)、酯类(7.3μg/g)、烷类(0.6μg/g)和酮类(3.2μg/g)。这说明脱色可以分解氢过氧化物,并由白土用量和时间所控制。以棕榈油作为对照,采用精炼茶油进行深层煎炸,分析测定了煎炸用油脂及薯条中油脂在煎炸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指标,即酸值、过氧化值、羰基价、碘价、皂化值、K值及极性化合物含量等的变化;分析了煎炸用茶油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评价了薯条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在连续煎炸30h(120批次),茶油及棕榈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价、极性化合物含量和K值均逐渐升高,碘价和皂化值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总挥发物含量逐渐增加,但一些小分子量挥发物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用新鲜油煎炸的薯条的总体得分较高;除过氧化值以外,薯条中茶油的其他测定指标的变化滞后于煎炸用油的变化。对照GB7102,除茶油的羰基价在24h时已超标外,其他指标至30h时尚处于规定的限值范围。因此,茶油的深层煎炸寿命为24h(96批次),用茶油煎炸的薯条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实验室制备的浸出毛油(SECO)和市购的冷榨油(CPO)用于分析总酚含量(TP)和其他质量指标。同时考察了不同溶剂提取对多酚组成的影响。根据GB11765,冷榨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透明度、气味滋味等能满足要求,但SECO则略显混浊。两种油在总酚含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浸出油的多酚组成明显要比冷榨油复杂得多。提取溶剂的效果表明:低级醇比丙酮能提取更多的多酚种类,丙酮仅能提取没食子酸。这说明浸出毛油必须进行精炼,不同溶剂提取效果的针对性可能对今后的多酚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3-25页
    1.1 油茶资源第13-14页
    1.2 茶油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组成第14-21页
        1.2.1 茶油的主要理化性质第14-15页
        1.2.2 茶油的甘三酯及脂肪酸组成第15-16页
        1.2.3 茶油微量的脂肪伴随物第16-21页
    1.3 茶油的品质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第21-23页
        1.3.1 制油工艺、精炼加工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第22-23页
        1.3.2 茶油品质与贮藏第23页
    1.4 研究展望第23-24页
        1.4.1 营养学品质第23页
        1.4.2 感官品质第23-2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1.5.1 课题来源第24页
        1.5.2 本研究的目的第24-25页
2 茶油挥发物固相微萃取方法的构建第25-3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2.1.1 研究材料第25页
        2.1.2 研究仪器第25-26页
        2.1.3 研究方法第26-2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7-36页
        2.2.1 用于茶油挥发性成分的纤维头的选择第27-32页
        2.2.2 SPME萃取条件的优化第32-36页
    2.3 小结第36-37页
3 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第37-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3.1.1 试验材料第37-38页
        3.1.2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3.1.3 试验方法第38-39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3.2.1 主要挥发物的标准曲线和检测限第39-40页
        3.2.2 加标回收率第40-42页
        3.2.3 方法精密度第42-43页
        3.2.4 机榨毛油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及定量分析第43-45页
    3.3 小结第45-46页
4 茶油主要气味成分的筛选及重现模型的构建第46-6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4.1.1 材料第46页
        4.1.2 方法第46-4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8-61页
        4.2.1 供试油样的品质特性第48-49页
        4.2.2 茶油气味评分及其主要挥发物组成第49-58页
        4.2.3 茶油气味重现模型的初步构建第58-61页
    4.3 小结第61-62页
5 焙烤与水代法制油工艺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第62-7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5.1.1 材料第62页
        5.1.2 方法第62-6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5.2.1 水代法及焙烤工艺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第63-65页
        5.2.2 焙烤对水代法提取茶油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第65-66页
        5.2.3 焙烤条件对茶油香气成分的影响第66-70页
    5.3 小结第70-71页
6 茶油在脱色过程中的品质及挥发物的变化规律研究第71-83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6.1.1 材料第71页
        6.1.2 茶油的实验室精炼第71-72页
        6.1.3 挥发物分析第72页
        6.1.4 紫外吸收第72页
        6.1.5 游离脂肪酸含量第72页
        6.1.6 过氧化值第72页
        6.1.7 数据统计第72-73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73-82页
        6.2.1 脱色过程中茶油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第73-76页
        6.2.2 茶油在脱色过程中主要挥发物的变化第76-82页
    6.3 小结第82-83页
7 茶油深层煎炸稳定性的研究第83-92页
    7.1 材料与方法第84-86页
        7.1.1 材料第84页
        7.1.2 方法第84-86页
    7.2 结果与讨论第86-91页
        7.2.1 煎炸用茶油的主要品质指标变化第86页
        7.2.2 茶油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第86-90页
        7.2.3 茶油煎炸薯条的品质第90-91页
    7.3 结论第91-92页
8 茶油多酚提取及组成的初步研究第92-98页
    8.1 材料与方法第92-93页
        8.1.1 材料第92页
        8.1.2 方法第92-93页
    8.2 结果与讨论第93-96页
        8.2.1 浸出法与冷榨油的质量比较第93-95页
        8.2.2 提取溶剂及制油方法对多酚组成的影响第95-96页
    8.3 小结第96-98页
9 结论、创新点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第98-101页
    9.1 结论与展望第98-100页
    9.2 创新点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13-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9663,这篇论文共11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4.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