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新型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分散控制系统论文 系统性能论文 安全性论文 对等网络论文 资源管理论文 BitTorrent论文 P
论文详情
分散控制系统(DCS)是确保工业生产安全可靠运行的神经中枢、运行中心和安全屏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DCS以客户机/服务器、多级分层架构为基础,导致系统的集成依赖于复杂的中间件和通信机制,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而采用面向对象和嵌入式服务的设计理念,实现控制系统结构的扁平化、功能的分散,已经成为当代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等网络技术是实现控制系统数据服务分散、实现面向对象设计的关键技术。论文研究了基于对等网络(P2P)架构的新型控制系统及其资源管理方式、名字服务的资源定位等关键技术,以及在新架构下系统与网络的故障模式、故障影响等,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了新型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论文研究对于自主研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我国核电、轨道交通、大型石油化工、火电等支柱产业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基于C/S架构的控制系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新型控制系统,对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信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基于C/S架构的控制系统的对比,从可靠性、通信负荷、网络延迟、系统构建与维护、系统成本等方面分析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控制系统的优势及在新型控制系统研制中应关注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资源管理机制等主要问题。2.针对控制系统应用中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和高可靠、高安全性要求,研究了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控制系统的资源管理机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SMCP名字服务模型和两级哈希表查找算法的资源搜索机制,能够高效、快速、安全的对控制系统数据资源进行管理和定位。3.针对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控制系统中的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了系统网络上位号资源库的分发机制,提出了资源库分块共享算法(TDBS),在实现控制系统资源共享的同时,既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又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4.针对控制系统的故障模式和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有色Petri网的对等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安全验证方法。在分析基于对等网络架构控制系统故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智能推理,准确、有效地发现控制系统故障传播的关键路径,定位系统薄弱环节,从而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奠定基础。5.在前述章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新型控制系统—SUPMAX分散控制系统。通过第三方功能性能测试、工程验证,证明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新型控制系统在实时性、安全性、灵活性等方面均优于基于C/S架构的控制系统。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新型控制系统—SUPMAX分散控制系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以及所研制的新型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网络化控制系统及其网络技术第15-17页
    1.3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7-19页
    1.4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9-20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第20-23页
第二章 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控制系统机理与分析第23-46页
    2.1 对等网络技术第23-27页
        2.1.1 对等网络概念和特点第23-24页
        2.1.2 对等网络的起源和发展第24页
        2.1.3 对等网络的技术研究第24-26页
        2.1.4 BitTorrent对等网络文件共享综述第26-27页
    2.2 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第27-34页
        2.2.1 控制系统的组成第27-30页
        2.2.2 控制系统的组态第30-32页
        2.2.3 控制系统通信数据第32-34页
    2.3 传统C/S控制系统的架构、通信机制与分析第34-38页
        2.3.1 C/S控制系统的架构第34-35页
        2.3.2 C/S控制系统的通信机制第35-36页
        2.3.3 C/S架构系统的特点与分析第36-38页
    2.4 新型P2P控制系统的架构、通信机制与分析第38-41页
        2.4.1 P2P控制系统的架构第38-39页
        2.4.2 P2P控制系统的通信机制第39-40页
        2.4.3 P2P控制系统的的特点与分析第40-41页
    2.5 两种架构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比较分析第41-45页
        2.5.1 可靠性第42-43页
        2.5.2 通信负荷第43-45页
        2.5.3 网络延迟第45页
        2.5.4 系统构建与维护第45页
        2.5.5 系统成本第45页
    2.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基于SMCP名字服务的资源定位机制研究第46-65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编译定位方法简介第46-48页
    3.3 SMCP名字服务的原理和框架第48-50页
    3.4 N-Service资源定位服务第50-54页
        3.4.1 共享内存第50-51页
        3.4.2 定位服务进程第51-53页
        3.4.3 位号资源库维护进程第53页
        3.4.4 状态服务进程第53-54页
    3.5 SMCP运行库第54-58页
        3.5.1 SMCP名字服务的申请和注销第54页
        3.5.2 数据资源访问函数第54-57页
        3.5.3 数据资源的登记和注销第57-58页
    3.6 搜索算法第58-64页
        3.6.1 位号字典第58-59页
        3.6.2 循环查找算法第59-60页
        3.6.3 双DHT查找算法第60-62页
        3.6.4 搜索算法性能比较第62-64页
    3.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基于TDBS算法的资源管理机制研究第65-83页
    4.1 网络资源访问机制研究第65-69页
        4.1.1 地址访问方式第65-66页
        4.1.2 位号访问方式第66-67页
        4.1.3 位号资源库的共享问题第67-68页
        4.1.4 位号资源库分块共享协议的提出第68-69页
    4.2 TDBS的运行机制第69-71页
        4.2.1 TDBS的无中央服务器架构第69-71页
        4.2.2 TDBS的节点选择策略第71页
    4.3 TDBS工作站上线流程第71-81页
        4.3.1 工作站上线流程的基本框图第71-73页
        4.3.2 Petri网简介第73-74页
        4.3.3 TDBS协议模型第74页
        4.3.4 模型初始化第74-76页
        4.3.5 模型主循环第76-79页
        4.3.6 算法的参数第79-81页
    4.4 TDBS的控制器上线流程第81-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基于对等网络的控制系统失效模式分析第83-102页
    5.1 引言第83页
    5.2 故障树简介第83-85页
        5.2.1 故障树分析第83-84页
        5.2.2 故障树模型与Petri网模型的关系第84-85页
    5.3 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控制系统的故障模式第85-89页
        5.3.1 系统故障模式第85-87页
        5.3.2 通信失效模式分析第87-88页
        5.3.3 故障树分析模型第88-89页
    5.4 基于对等网络的控制系统着色模糊Petri网建模第89-95页
        5.4.1 着色模糊Petri网定义第90-91页
        5.4.2 控制系统着色模糊Petri网模型第91-95页
    5.5 基于FCPN模型的控制系统故障推理第95-98页
        5.5.1 模型的正向推导算法第95-96页
        5.5.2 正向推导示例第96-98页
    5.6 基于FCPN模型的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第98-100页
    5.7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基于对等网络架构的SUPMAX控制系统研制第102-113页
    6.1 系统架构和主要性能指标第102-104页
    6.2 系统软件第104-108页
        6.2.1 组态软件第104-106页
        6.2.2 监控软件第106页
        6.2.3 历史软件第106-107页
        6.2.4 SMCP名字服务第107页
        6.2.5 控制站软件第107-108页
    6.3 系统硬件第108-109页
    6.4 系统中的对等网络通信和实现第109-112页
        6.4.1 工作站的SMCP服务第110-111页
        6.4.2 控制器的SMCP服务第111-112页
    6.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七章 SUPMAX控制系统测试与工程应用第113-119页
    7.1 控制系统的对比测试第113-115页
        7.1.1 测试系统的构成第113页
        7.1.2 测试对比结果第113-115页
    7.2 工程验证—垃圾焚烧发电供热项目第115-117页
        7.2.1 工程描述第116页
        7.2.2 实际性能第116-117页
    7.3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19-121页
    8.1 研究总结第119-120页
    8.2 进一步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13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1463,这篇论文共13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0.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