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文化产业的理论探讨 | 第12-13页 |
1.2.2 文化产业融资的理论探讨 | 第13-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1.3.3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主要创新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现状及问题 | 第18-29页 |
2.1 文化产业融资界定 | 第18-21页 |
2.1.1 中国文化产业的界定 | 第18页 |
2.1.2 文化产业融资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3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发展的特点 | 第19-21页 |
2.2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2.2.1 “政府投资+金融资本”的文化产业融资模式 | 第21-23页 |
2.2.2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境 | 第23-24页 |
2.3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4-29页 |
2.3.1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2.3.2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第3章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分析 | 第29-38页 |
3.1 电影产业的界定 | 第29-30页 |
3.1.1 电影产业的界定 | 第29页 |
3.1.2 中国电影产业的特点 | 第29-30页 |
3.2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特点分析 | 第30-35页 |
3.2.1 政府政策推动文化与资本深入融合发展 | 第30-31页 |
3.2.2 银企信贷模式主要为大型国有电影企业服务 | 第31-32页 |
3.2.3 金融支持的电影融资方式正在逐渐兴起 | 第32-34页 |
3.2.4 “上板”增强资融资能力 | 第34页 |
3.2.5 加强对接国外资本 | 第34-35页 |
3.3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缺陷分析 | 第35-38页 |
3.3.1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风险分析 | 第36页 |
3.3.2 我国电影产业融资模式缺陷分析 | 第36-38页 |
第4章 电影业融资的国际经验 | 第38-42页 |
4.1 国外电影业发达国家在电影融资中的经验 | 第38-40页 |
4.1.1 美国的全产业链融资 | 第38-39页 |
4.1.2 美欧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 第39页 |
4.1.3 日韩的财政政策支持 | 第39-40页 |
4.2 国外电影融资模式经验的本土化借鉴和启示 | 第40-42页 |
4.2.1 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政策支持 | 第40页 |
4.2.2 完善的电影风险防控机制 | 第40-41页 |
4.2.3 产业链布局提高衍生价值 | 第41-42页 |
第5章 基于电影产业对完善中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建议 | 第42-46页 |
5.1 “政府主导,银企合作,资本运作”的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可行性分析 | 第42-44页 |
5.1.1 政府主导政策健全优化 | 第42-43页 |
5.1.2 资本市场和银企合作能成为文化企业快速融资的助推器 | 第43-44页 |
5.2 完善中国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建议 | 第44-46页 |
5.2.1 优化文化产业融资政策环境 | 第44-45页 |
5.2.2 创新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 | 第45页 |
5.2.3 规范文化产业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