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黄土丘陵沟壑区沟壑侵蚀状况研究

水土流失论文 沟蚀论文 3S论文 宏观监测论文 黄土丘陵沟壑区论文
论文详情
青海省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因为它独特的地貌形态、高的降雨侵蚀力和高强度的农业和人类活动,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程度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貌决定了它影响的巨大,不仅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侵蚀状况监测是水土保持监控选定区域土壤侵蚀的监测,能及时准确地反应选定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动态的相关信息,对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和区域生态环境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监测总体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现地监测,另外一个是宏观监测。现地监测:在研究区选择天然、不受干扰、还在发育阶段的侵蚀沟共20条布设侵蚀沟监测样地并进行年土壤侵蚀监测,研究植被、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坡度和土壤可蚀性K值对土壤侵蚀模数的影响;宏观监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技术,利用Arc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平安县河网并对平安县地形图进行流域分割,然后将河网和流域叠加进一步计算得到平安县各个流域的沟壑密度,最后依据《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中的沟蚀分级标准,对平安县各流域的土壤侵蚀程度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3S”技术计算的平安县各流域的沟壑密度并依据沟蚀的分级标准对18个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判断如下:侵蚀强度剧烈的流域有Basin-8、Basin-9、Basin-11、Basin-12、Basin-17、 Basin-18;侵蚀强度极强烈的流域有Basin-1、 Basin-2、Basin-3、Basin-4、Basin-5、Basin-6、Basin-7、Basin-10、Basin-14、Basin-15、 Basin-16;侵蚀强度强烈的流域为Basin-13。(2)现地监测结果表明:对同一时期的各个侵蚀沟的侵蚀模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盖度对水土流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当植被覆盖度达到70%,侵蚀模数对植被覆盖度因子的敏感度降低。侵蚀模数随侵蚀沟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增大,而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呈反相关,侵蚀模数随土壤孔隙度的增大而降低。随K值的增大和坡度的升高,侵蚀模数有上升的趋势。在侵蚀模数各影响因子中,植被因子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对于不同时期的各个侵蚀沟,高植被覆盖的侵蚀沟样地,侵蚀模数随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低植被覆盖的侵蚀沟样地,侵蚀模数随年限的增加呈波动变化,但总体上侵蚀模数呈下降趋势;无植被覆盖的侵蚀沟样地,侵蚀模数没有降低。植被覆盖度相当的侵蚀沟样地,K值越小,侵蚀模数越小。(3)现地监测中的GSPA-12和GSPA-13属于平安县的Basin-2,2010年GSPA-12的侵蚀程度是极强烈, GSPA-13的侵蚀程度是强烈;2011年GSPA-12和GSPA-13的侵蚀程度都为强烈,而宏观监测的Basin-2的侵蚀程度为极强烈,与现地监测的结果基本吻合。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外沟蚀的定义第12-13页
        1.2.2 沟蚀发生演变过程研究第13页
        1.2.3 沟蚀发生机理第13-14页
        1.2.4 沟蚀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研究区概况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5-16页
        2.1.1 地理位置第15页
        2.1.2 地质地貌第15-16页
        2.1.3 气候第16页
        2.1.4 植被第16页
        2.1.5 土壤第16页
        2.1.6 水文第16页
    2.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3 现地监测第18-39页
    3.1 样地布设与数据采集第18-24页
    3.2 结果分析第24-39页
        3.2.1 样地侵蚀因子分析第24-26页
        3.2.2 侵蚀因子与侵蚀模数关系分析第26-39页
4 宏观监测第39-55页
    4.1 沟壑密度因子讨论与分析第39-45页
    4.2 沟壑密度的提取第45-52页
        4.2.1 平安县 DEM 生成第45页
        4.2.2 平安县河网的生成第45-48页
        4.2.3 平安县流域划分第48-50页
        4.2.4 平安县各流域沟壑密度提取第50-52页
    4.3 侵蚀强度分析第52-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第55-56页
    5.3 研究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6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4861,这篇论文共6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