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艺术研究

晋剧史论文 晋剧剧目论文 晋剧音乐论文 晋剧传播论文
论文详情
晋剧是中国北方戏曲中具有特色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剧目丰富、音乐独特、表演技艺高超,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晋剧艺术遗产,使之能够作持续性发展,近年来晋剧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戏曲界学者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文本研究,表演艺术家研究、戏曲音乐研究等选题。出于各种原因,晋剧艺术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至今未见。晋剧艺术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由于历史原因,古代与近代史料奇缺,散见于一些有关的回忆录、艺术杂谈等文章中,至于当今晋剧的戏剧改革,特别是晋剧乐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界还未来得及总结。为了弥补晋剧艺术研究中这些缺失点,本文以晋剧艺术研究为题,试对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以期对晋剧艺术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本文设晋剧的产生、传播、班社、剧目、音乐、表演、音乐创新等七个章节,对晋剧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每个章节中特别针对前人未涉及的问题做了深入挖掘,以补缺失。如晋剧为何能够在旧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远播外省,为何在晋商衰落以后能够继续留在冀蒙陕三省的部分地区并开花结果?而在其它地区却随晋商一起销声匿迹?对这些疑问学界尚未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在探索晋剧传播省外的动因时发现,晋剧在冀蒙陕落户地区均为北方“晋语区”。这些新“晋语区”的形成与明清时期的山西移民有直接关系,相近的习俗与方言正是晋剧能够在这些地区扎根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理清了晋语区的形成与晋剧落户这三省的联系。长期以来,对于晋剧班社的经济来源少有学者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囿于史料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学界对班社的经济状况长期不重视造成的,以戏谋生的职业戏班资金来源是怎样的呢?本文从庙台广场演出、会馆演出、园馆演出、堂会演出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对班社经济来源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关于晋剧剧目研究,至今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此前山西省戏曲研究所曾进行过两次剧目(本)的整理,李谦光先生于2015年也曾做了晋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工作。但这三次剧目统计均以剧情的发生年代作为分类标准,这样分类难以了解晋剧各发展时期曾上演过的剧目类型,因此为探索剧目与晋剧发展演变之间的规律带来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严谨地做法即为对舞台题壁中有关班社、剧目、上演年代等记载进行统计,通过对各时期剧目题材、内容的分析摸索晋剧的发展规律。但舞台题壁史料极度缺乏,收集困难,本文收集了近40个舞台题壁,大量剧目的来源则通过王永年老艺人口述、刘巨才先生执笔的《晋剧百年史话》以及各地方志、戏曲志的记载。本文对近三十年来晋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包括新编传统戏、改编传统戏、现代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这项工作是对以往三次剧目统计的补充。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剧目与各剧种之间的关系,本文对600多出剧目进行了移植剧目、共有剧目、生僻剧目、昆曲、小戏(稍戏)、晋剧独有剧目、折子戏7个类别的分类,进一步摸索了晋剧剧目的来源与演变。对于晋剧音乐的研究,前人多从传统晋剧的唱腔、乐器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近三十年来的晋剧现代乐队编制和乐队创作研究未曾涉及。本文自晋剧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大量谱例分析,具体阐述了晋剧传统音乐设计与当代乐队创作在形态、结构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的写作建立于大量的考察采访工作之上,为了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即便是已有的史料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核实,通过考察采访工作笔者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史料,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了本文写作的基本框架。本文在研究中运用了文献学、汉语方言学、田野考察、统计学、戏曲图像学等方法以增强论文写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10-12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创新第14-16页
第一章 晋剧历史寻踪第16-60页
    第一节 晋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第19-29页
        一、地理环境第19-21页
        二、土地与人口第21-24页
        三、社会习俗第24-27页
        四、方言韵味第27-29页
    第二节 晋剧的发展演变第29-60页
        一、明末清初时期第30-43页
        二、清代中晚期第43-52页
        三、二十世纪上半叶第52-55页
        四、二十世纪下半叶第55-60页
第二章 晋剧传播考察第60-90页
    第一节 晋剧传播的动因第60-72页
        一、山西移民与晋语区的形成第60-67页
        二、晋商的促进作用第67-72页
    第二节 晋剧在本省的传播第72-82页
        一、太原府第73-78页
        二、汾州府第78-81页
        三、平定、辽州管辖区第81-82页
    第三节 晋剧在外省的传播第82-90页
        一、河北省第82-85页
        二、内蒙古第85-88页
        三、陕西省第88-90页
第三章 晋剧班社考证第90-128页
    第一节 晋剧班社发展脉络第91-108页
        一、晋剧班社组织机构第91-93页
        二、不同时期的晋剧班社第93-108页
    第二节 著名班社与名角第108-115页
    第三节 晋剧班社的资金来源第115-128页
        一、庙台广场演出第115-121页
        二、会馆演剧第121-122页
        三、园馆演出第122-123页
        四、堂会戏第123-128页
第四章 晋剧剧目梳理第128-150页
    第一节 晋剧剧目的历时分类研究第129-145页
        一、清末民初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第129-137页
        二、民国时期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第137-141页
        三、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79)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第141-143页
        四、改革开放以来(1980— )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第143-145页
    第二节 晋剧剧目的内容分类研究第145-150页
        一、道德伦理剧(家庭伦理剧)第145-147页
        二、忠君报国剧第147-148页
        三、清官廉吏故事剧第148-150页
第五章 晋剧表演探索第150-166页
    第一节 晋剧行当划分第151-153页
    第二节 晋剧各行当表演技艺第153-161页
        一、旦角表演技艺第154-157页
        二、生角表演技艺第157-159页
        三、净角表演技艺第159-160页
        四、丑角表演技艺第160-161页
    第三节 晋剧表演绝技第161-166页
第六章 晋剧音乐解析第166-208页
    第一节 晋剧唱腔第166-186页
        一、唱腔调式第166-175页
        二、唱腔音域第175-176页
        三、唱腔构成第176-178页
        四、唱腔板式第178-183页
        五、唱腔结构第183-185页
        六、唱词格式第185-186页
        七、唱腔的艺术特点第186页
    第二节 乐队音乐第186-198页
        一、管弦乐曲牌第187-194页
        二、打击乐曲牌第194-198页
        三、锣鼓经改革第198页
    第三节 晋剧传统乐队编制第198-205页
        一、文场乐器第199-201页
        二、武场乐器第201-204页
        三、乐队布局与乐器排位第204-205页
    第四节 晋剧传统音乐设计第205-208页
        一、创腔设计第205-206页
        二、器乐曲牌的编创第206页
        三、器乐与唱腔的结合第206页
        四、传统戏曲音乐设计的基本原则第206-208页
第七章 晋剧音乐创新研究第208-238页
    第一节 晋剧音乐的创新历程第208-211页
        一、1969年——1979年第208-210页
        二、1980年——1999年第210页
        三、2000年—第210-211页
    第二节 当代晋剧音乐创作第211-238页
        一、“移步”式创作第211-216页
        二、“换形”式创作第216-219页
        三、多声配置第219-222页
        四、乐队编制及器乐写作第222-235页
        五、从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主要变革第235-238页
结语第238-242页
参考文献第242-246页
附录A 晋剧剧目一览表第246-300页
附录B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晋剧谱例第300-308页
附录C 打击乐曲牌 (锣鼓点)第308-312页
附录D 晋剧音乐人物调查表第312-316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316-318页
致谢第318-31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133561,这篇论文共31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95.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59.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