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林下参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林下参的RAPD分析

林下参论文 土壤理化性质论文 随机多态性DNA论文 亲缘关系论文
论文详情
为了探讨长白山区最适宜种植林下参的土壤条件,揭示不同地点人参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在长白山区四个不同地点采样,进行了林下参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林下参的RAPD分析,其结果如下:1对长白山区不同地点林下参地的土壤分析表明,抚松东岗、和龙头道、抚松北岗土壤的PH值(5.95、5.55与5.55)在0.05水平上显著的高于通化石湖(4.95);抚松东岗、和龙头道、抚松北岗土壤全P含量(1.1、1.1与0.9g/kg)在0.05水平上显著的高于通化石湖(0.7g/kg);不同层次的有机质含量、全P含量、速效K含量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抚松东岗、抚松北岗以及和龙头道等3个林下参地土壤理化性质基本符合林下参的种植要求,而通化石湖林下参地不大适合种植林下参。2应用CTAB法提取林下参基因组总DNA,以抚松林下参为材料,对林下参PCR扩增条件进行摸索与优化,结果表明:林下参扩增反应的最佳体系为:在20μL体积中,模板DNA20ng,dNTPs200μmol/L,引物浓度20pmol/L,MgCl2浓度2.0mmol/L,TaqDNA聚合酶1.5Unit。3利用随机多态性扩增(RAPD)技术,对采自四个地点的林下参样品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用20个引物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92条为多态性带,其比率为55.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44水平上可以划分两大类,即长白山西侧组(抚松东岗、抚松北岗与通化石湖,其平均遗传距离为0.39)和长白山东侧组(和龙头道),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68。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6页
    1.1 林下参的发展历史第9-10页
    1.2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第10-12页
    1.3 PCR和RAPD技术及其应用概述第12-14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5页
    2.1 林下参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第16-22页
    2.2 林下参的RAPD分析第22-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36页
    3.1 林下参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第25-27页
    3.2 林下参的RAPD分析结果第27-36页
第四章 讨论第36-39页
    4.1 林下参四个样点土壤的理化性质第36-37页
    4.2 林下参DNA的提取第37页
    4.3 影响林下参RAPD反应的因素第37页
    4.4 林下参的RAPD的分析第37-39页
第五章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致谢词第44-45页
附表1.英文缩略表第4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157461,这篇论文共4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3.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