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与抉择中的“市长”--以“大波三部曲”为例研究李劼人创作前后的心理图景

李劼人论文 大波三部曲论文
论文详情
李劼人文学创作涉猎范围很广,小说、杂文、译介等方面都不乏优秀作品,但是只有他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受关注度最高,研究深也最入。这三部小说以地域时代为经,民俗风情为纬,描绘了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深广的历史画面和复杂的人生世相,真实地再现了各个时代的主流及各个阶层人物的心理状态。作品宛如一面多棱镜,既可窥见上层社会的历史动向和重大历史事变,又能如临其境地品味中下层社会特定的世态人情。历史的庄严与世情的丰富糅合在一处,组成了庚子事变前后既闭塞停滞又危机四伏的宏阔社会画卷。作者力图把纷繁的历史生活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从各种生活力量的冲突和各个生活面的渗透中立体把握历史,追求历史与世情、社会动荡与普通人命运变幻的统一,将历史描绘成包含社会各个生活方面的多色彩、多音调的立体图景。本文的解读对象选为李劼人的“大波三部曲”,通过李劼人“大波”旧版创作心理和新版创作心理的解读,最大限度地观照李劼人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是对李劼人思想全面而整体的研究,包括李劼人的生观、命政治观、文学观、社会历史观。本文的研究重心是李劼人如何在现代中国这一具体历史语境中,在个体承传的特殊思想文化系统的作用下,如何写就新旧“大波”的独特心理。通过将观念的辨析与历史的追溯交互运用,将思想的内涵与思想发生的各种历史情境联系起来考察,力图勾勒出李劼人思想的整体面貌。目前对这三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小说中人物形象研究,小说中的美学因素、哲学因素、心理因素、历史因素以及小说的语言、风格、结构等方面。总的说来,研究内容多侧重于作品的艺术把握,对作品和作者的思想研究则很少尝试。同样,关于《死水微澜》、《暴风雨前》,特别是《大波》解放前后两个版本,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艺术孰高孰低上。一种对解放后的修改版持完全肯定意见,认为在艺术上“修改得极为成功”。一种意见是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对前后版本艺术成败各找理由,自圆其说。更有一种是直言对改写版的不认同。实际上,这种单纯对版本艺术高低的讨论的结果是一方面承认了前后版本存在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却因为过多的追求这些表面的变化,从而由表及里地推及李劼人的创作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探究李劼人的创作思想,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走进他的小说世界,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司马长风称之为“大河三部曲”的三部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这三部小说从1937年初版,几年间再版、三版直至解放后的修改和“重写”,整个过程可以说涵盖了李劼人一生的创作生涯,是李劼人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大波》这样一部得到高度评价的品,作李劼人却在建国后对其进行了大幅修改,几乎是重新写的,基本“属另于起炉灶”,在现代文学史上,对于作品的修补和部分改写是比较常见的文学现象,但是大幅修改原来比较成熟的作品,并增删了大量内容,这个现象本身是不多见的,此,因这样的“改写”本身就具有文学研究价值,值得研究者注意。鉴于此,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切入李劼人创作的真正内心世界。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9-15页
第一章 厚积薄发——迁流漫衍第15-25页
    第一节 平凡生活——非凡感受第15-18页
    第二节 一个人激活了一座古镇第18-21页
    第三节 别求心声于异邦——苏格兰的成功嫁接第21-25页
第二章 历史的转折处并不美丽第25-36页
    第一节 欲望都市与情爱双方第26-30页
    第二节 时代洗礼下的革命性人物叙写第30-33页
    第三节 其他人物分析第33-36页
第三章 新旧“大波”更迭始末第36-50页
    第一节 政治的风向标——触及灵魂的思想革命第38-42页
    第二节 歧路徘徊——无法避免的厄运第42-48页
    第三节 没有走完的归乡之路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033660,这篇论文共5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6.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7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