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

胡庆油田论文 地球化学特征论文 流体包裹体论文 流体势分析论文 油气成藏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以东濮凹陷胡庆油田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油源关系不清、油气运移和油气成藏过程缺乏系统的研究以及油气成藏机制等问题,利用地质、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以及现代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胡庆油田烃源岩、原油及储集层抽提物的物理性质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气类型划分、油/源关系研究和含油气系统问题的探讨。本文还利用分子地球化学技术、流体势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及盆地模拟技术对胡庆油田原油的运移方向、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以及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文章最后对胡庆油田油气的成藏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胡庆油田古近系存在沙一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两套烃源岩在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沙一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平均值大于1.0%,有机质类型为Ⅰ或Ⅱ型,但多数地区演化程度较低,还处于未熟-低熟阶段;沙三段有机质丰度中等,母质类型以过渡型为主,大部分地层正处于或已经历了生油高峰,综合评价为较好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湖泊的还原环境中,物源输入为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混合生源为主,沙三段烃源岩是胡庆油田目前投入开发原油的主要来源,沙一段烃源岩由于其演化程度低对原油的贡献不大。(2)根据原油的物理性质和族组成特点,将胡庆油田原油划分为三种类型:Ⅰ类原油属于低密度、低粘度轻质原油,多分布在长垣、邢庄断层下降盘及柳屯—海通集洼陷区,饱和烃含量高于70%,具有高饱和烃、低非烃+沥青质含量的特征,原油成熟度高;Ⅱ类原油属于中密度、中粘度中质原油,是胡庆油田主要油气类型,主要分布在胡状集、庆祖集的二台阶地区,原油成熟度较低;Ⅲ类原油属于高密度、高粘度重质稠油,主要分布在邢庄、石家集断层上升盘,部分原油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饱和烃含量低于50%,非烃+沥青质含量较高。(3)油源对比选取了反映源岩生源构成、沉积环境、成熟程度等几个方面从宏观分布到生标组成来进行,旨在总结那些指标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胡庆油田进行油源关系研究。研究表明,胡庆油田具有就近生油成藏的特点,一般都分布在洼陷周边地区。胡庆油田长垣断层下降盘胡41块、邢庄断层下降盘胡96块等近洼带沙三中、下亚段原油成熟度较高,为其下覆源岩生成,属自生自储型油藏;胡状集—庆祖集Ⅱ台阶原油主要来自海通集洼陷沙三中段源岩和Ⅱ台阶本身源岩,部分地区捕获来自柳屯洼陷向南运移而来的油气;邢庄断层上升盘胡19块原油,成熟度较低,主要为马寨洼陷低熟烃源岩生成的产物。并根据烃源岩分布、储盖组合条件以及油源对比结果等以沙三2、3盐岩为界划分出含油气系统,分为盐上、盐下两个子系统,盐下沙三3、4段子系统是本区主要含油气系统,盐上沙一、沙二段、沙三1、2段子系统是次要含油气系统。(4)利用烷基二苯并噻吩作为油气示踪参数,结合地下流体势特征,确立了胡庆油田油气的整体运移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靠近柳屯—海通集洼陷部位的流体势高,往斜坡带的流体势相对较低,洼陷为主要的供流区,斜坡带为泄流场所,在同一平面,流体势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规律。对于盐上子系统,柳屯洼陷向南、向北是油气运移的主指向,向东、向西是次要运移指向,海通集洼陷向北、向东是主要运移指向,向西、向南是次要运移指向,尤其是向斜坡带方向只是在洼陷北部才有所显示。对于盐下子系统,马寨洼陷生成的油气部分朝南运移至胡19块聚集成藏;柳屯洼陷生成的油气受盐岩的封堵不能通过断层向上运移,早期生成的、成熟度较低的油气通过沟通的砂体向南运移至胡5块,晚期生成的、成熟度较高的油气被断层封堵在洼陷区聚集成藏;胡—庆地区二台阶,尤其是北段一方面接收海通集洼陷生成的油气,同时也接收二台阶本身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庆祖集地区有由南向北的运移趋势;海通集洼陷晚期生成的、成熟度较高的油气在近洼及洼陷区可被断层封堵聚集成藏。(5)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及盆地模拟技术,并结合地层的埋藏史和古地温史,标定胡庆油田不同区带油藏的成藏时间和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一台阶主要发育早、晚两期油气充注过程,早期充注发生于19~10Ma,晚期充注发生时间为6~2Ma;二台阶的油气历经三期充注过程,其中第一期主要发生在30Ma左右,第二期主要发生于19~7Ma,第三期则主要发生于4Ma以来;三台阶主要为一期油气充注,发生于3Ma左右。相比之下,二台阶构造带内原油成藏时间相对较早,且自一台阶→二台阶→三台阶,同期次的油气充注时间有依次变晚的趋势。(6)以油藏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胡庆油田油气成藏模式,划分出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混源—砂体—断层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和它源—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侧向—垂向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三种类型。胡庆油田一台阶以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为主,易形成高温高压岩性或断层—岩性油气藏;二台阶以混合源—砂体—断层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为主,自源—砂体侧向运聚成藏模式为辅,形成多类型和复杂的油气藏,其油气最为丰富;三台阶基本上为它源—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侧向—垂向阶梯状运聚成藏模式,成藏条件较为苛刻,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总结了胡庆油田的油气成藏规律,指出了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和潜在领域。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引言第14-2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第20-21页
    1.6 取得的主要进展与创新点第21-25页
第2章 基本地质特征第25-33页
    2.1 地层特征第25-27页
    2.2 构造特征第27-30页
        2.2.1 主断裂特征第28-29页
        2.2.2 区带划分第29-30页
    2.3 沉积与储层特征第30-33页
        2.3.1 沉积特征第30-31页
        2.3.2 储层基本特征第31-33页
第3章 胡庆油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第33-59页
    3.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第33-37页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第37-42页
        3.2.1 有机碳第38-40页
        3.2.2 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第40-41页
        3.2.3 生油潜量(S1+S2)第41-42页
    3.3 有机质类型第42-47页
        3.3.1 干酪根镜下显微组份特征第43-44页
        3.3.2 干酪根的元素组成第44-45页
        3.3.3 烃源岩热解参数第45-46页
        3.3.4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第46-47页
    3.4 有机质热演化特征第47-50页
    3.5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第50-59页
        3.5.1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第50-52页
        3.5.2 甾、萜类特征第52-55页
        3.5.3 芳烃组成特征第55-59页
第4章 原油、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第59-86页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第59-74页
        4.1.1 胡庆油田原油物理性质第59页
        4.1.2 原油族组成第59-62页
        4.1.3 原油饱和烃馏分的组成特征第62-69页
        4.1.4 原油芳烃馏份组成特征第69-74页
    4.2 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第74-76页
        4.2.1 族组成特征第74-75页
        4.2.2 生物标记化合物分布特征第75-76页
    4.3 油源对比第76-83页
        4.3.1 成熟度对比第77-79页
        4.3.2 沉积环境对比第79-81页
        4.3.3 生源构成对比第81-82页
        4.3.4 碳同位素组成对比第82-83页
    4.4 含油气系统第83-86页
        4.4.1 含油气系统划分第83页
        4.4.2 含油气系统特征第83-86页
第5章 胡庆油田油气成藏史综合研究第86-109页
    5.1 地层埋藏史第86-89页
    5.2 源岩生烃史第89-97页
        5.2.1 地温场第89-91页
        5.2.2 热史第91-92页
        5.2.3 有机质成熟史第92-94页
        5.2.4 源岩生烃史第94-97页
    5.3 油气充注史第97-109页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荧光特征第97-99页
        5.3.2 有机包裹体成分分析第99-102页
        5.3.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第102-106页
        5.3.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第106-109页
第6章 油气运移与成藏机制研究第109-135页
    6.1 流体势分析第109-119页
        6.1.1 压力场特征第109-117页
        6.1.2 势能场特征第117-119页
    6.2 油气运移方向与路径第119-126页
        6.2.1 利用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判断油气运移方向第120-122页
        6.2.2 油气运移方向与路径第122-126页
    6.3 油气成藏机制第126-135页
        6.3.1 胡庆油田主要断层活动时间分析第126-129页
        6.3.2 油源条件第129页
        6.3.3 储盖组合关系第129-133页
        6.3.4 输导条件第133-134页
        6.3.5 圈闭条件第134页
        6.3.6 主控因素第134-135页
第7章 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第135-149页
    7.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第135-137页
        7.1.1 油气藏类型第135页
        7.1.2 油气藏分布特征第135-137页
    7.2 油气成藏模式第137-143页
        7.2.1 典型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第137-140页
        7.2.2 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第140-143页
    7.3 油气勘探方向第143-149页
        7.3.1 油气资源潜力分析第143-144页
        7.3.2 油气勘探方向第144-149页
结论第149-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60-161页
附录A 包裹体图版第161-16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8159,这篇论文共16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8.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1.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