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挤出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对重庆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挤出效应的测度
溢出效应论文 挤出效应论文 外商直接投资论文
论文详情
二十多年来发表的大量关于外资溢出与挤出效应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无法直接用于判断重庆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挤出与溢出效应,重庆的相关研究也很少。目前,重庆经济发展处在了腾飞阶段,利用和发展外资工作处在了关键时期。因此,急需实证研究重庆外资究竟是正面溢出效应,还是负面挤出效应。本文研究从FDI挤出与溢出效应界定入题,探讨FDI挤出与溢出途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制;分析挤出和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全面分析重庆市FDI现状以及产业结构和分布情况,研究外资企业贡献状况、积极作用与存在问题。在初步分析后,本研究进行主因子筛选,确定研究变量和参数,并借鉴Feder研究思路建立两个方面的模型:一是利用重庆2002-2006年企业调查数据和工业面板数据建立模型重点研究外资对重庆内资工业的影响;二是利用1996-2006年全面数据建立模型研究FDI对对全市投资及经济的挤出溢出效应。最后在分析和实证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内资工业部门、国内投资和重庆经济增长影响不明显,挤出与溢出效应也不确定。本文研究在内容上相对国内相关研究有一定拓展。一是本研究将提出溢出和挤出效应至少体现在投资、技术和经济增长等三个层面,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研究模型。二是本研究综合运用全部外资企业数据和总量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并在变量指标的选择上用所有者权益表示外资部门的资本存量,相对已有研究用的资产总计更为合理。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回顾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溢出和挤出效应界定及途径、影响因素探讨 | 第12-23页 |
2.1 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界定 | 第12-14页 |
2.1.1 溢出效应界定 | 第12-13页 |
2.1.2 挤出效应界定 | 第13-14页 |
2.2 外商投资溢出效应的途径 | 第14-18页 |
2.2.1 示范—模仿效应(demonstration-imitation effect) | 第14-15页 |
2.2.2 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 | 第15-16页 |
2.2.3 关联效应(linkage effect) | 第16-17页 |
2.2.4 人员流动效应 | 第17页 |
2.2.5 培训效应(training effect) | 第17-18页 |
2.3 影响溢出和挤出效应的因素分析 | 第18-23页 |
2.3.1 外商投资政策 | 第18-19页 |
2.3.2 FDI 的来源地、进入方式以及投资动机等因素 | 第19-20页 |
2.3.3 技术价值及产业关联状况 | 第20-21页 |
2.3.4 学习吸收能力及市场竞争状况 | 第21-23页 |
3 重庆FDI 状况及其溢出与挤出效应初步分析 | 第23-29页 |
3.1 重庆外商投资及发展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1.1 目前重庆吸引利用外资基本情况 | 第23页 |
3.1.2 外商投资来源地、行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3.1.3 重庆外商投资呈现出独资化和外方绝对控股增多的新趋势 | 第24页 |
3.1.4 外企高报酬可能对内资人力资源产生挤出效应 | 第24页 |
3.2 内外资企业比较分析 | 第24-27页 |
3.2.1 外资产业结构及规模分布 | 第24-26页 |
3.2.2 外商投资对重庆工业企业增长的贡献 | 第26页 |
3.2.3 不同控股类型外资企业贡献率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3.3 重庆外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不足 | 第27-29页 |
3.3.1 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 第27页 |
3.3.2 重庆FDI 存在的不足 | 第27-29页 |
4 数据模型建立与实证研究 | 第29-37页 |
4.1 建立模型的思路及推导 | 第29-31页 |
4.2 FDI 对重庆工业挤出溢出效应研究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4.2.1 FDI 总体上对工业经济挤出溢出效应研究的模型回归结果 | 第31-32页 |
4.2.2 不同来源FDI 的模型回归结果 | 第32-33页 |
4.2.3 不同企业组织形式FDI 的模型回归结果 | 第33-34页 |
4.3 FDI 对重庆经济挤出与溢出效应研究模型 | 第34-37页 |
5 政策建议 | 第37-41页 |
5.1 优选FDI 的引进对象 | 第37-38页 |
5.2 拓展FDI 投资领域,改变外资高度集中状况 | 第38-39页 |
5.3 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 | 第39页 |
5.4 培育和提高内资企业吸收消化学习能力 | 第39-40页 |
5.5 推行内外资企业技术对接工程 | 第40-4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4页 |
6.1 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6.2 与相关研究结论的比较 | 第42页 |
6.3 本文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页 |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
ABS2006658,这篇论文共4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
14.1。
不是会员,
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
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
2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