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探析

蓝印花布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论文详情
蓝印花布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深受民众喜爱,在清代发展到鼎盛时期。虽然旧时蓝印花布在中华大地上均有广泛生产和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得以保留和延续的蓝印花布实物已为数不多。江苏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无论工艺还是纹样都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纹样造型严谨、布局讲究,并且有较大数量的实物遗存,这些均为深入对其进行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本文从实地考察,资料研究和图像分析入手,对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从视觉效果、造型方法、审美特征、情感表现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析和论证。同时也详细分析了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并将其与其它地区的蓝印花布作比较分析,从而对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艺术特色做更全面的阐述和总结。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8-10页
一、清代南通蓝印花布发展的成因第10-16页
    (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第10-11页
    (二) 广泛种植的棉花资源第11-12页
    (三) 供给充足的染料来源第12-13页
    (四) 兴盛发达的染织行业第13-14页
        1. 远近闻名的土布织造第13-14页
        2. 遍布城乡的印染作坊第14页
    (五) 淳朴内敛的乡土民风第14-16页
二、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艺术特色第16-28页
    (一) 丰富饱满的视觉效果第16-19页
        1. “近虚远实”的空间混合第16页
        2. 丰满充盈的构成形式第16-18页
        3. 简洁质朴的色彩配置第18页
        4. 充满张力的艺术表现第18-19页
    (二) 简洁多变的造型方法第19-24页
        1. 多种多样的点第19-20页
        2. 虚实相生的线第20页
        3. 自由切割的面第20-21页
        4. 概括夸张的形第21-23页
        5. 蓝白分明的图地关系第23-24页
    (三) 独具个性的审美特征第24-28页
        1. 全、满、完美的趣味第24-25页
        2. 朴实无华的意境第25页
        3. 大巧若拙的表现第25-26页
        4. 丰富别样的题材第26页
        5. “曲高和众”的亲和力第26-28页
三、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对其它艺术形式的借鉴第28-39页
    (一) 装饰手法的借鉴第28-31页
        1. 对刻纸装饰手法的借鉴第28-30页
        2. 对瓷器装饰手法的借鉴第30-31页
    (二) 装饰纹样的借鉴第31-39页
        1. 对丝织品纹样的借鉴第31-33页
        2. 对刺绣纹样的借鉴第33-35页
        3. 对家具纹样的借鉴第35-39页
四、清代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情感表现和文化内涵第39-44页
    (一) 丰富的情感表现第39-40页
        1. 对生殖和生命的追求第39页
        2. 对幸福和安康的向往第39-40页
    (二) 深厚的文化内涵第40-44页
        1. 阴阳互生观第40-42页
        2. 吉庆祥瑞观第42-44页
五、清代南通蓝印花布与当时其他地区蓝印花布的比较第44-50页
    (一) 国内第44-48页
        1. 与浙江地区的比较第44-45页
        2. 与山东地区的比较第45-46页
        3. 与湖南地区的比较第46-48页
    (二) 国外第48-50页
        1. 与日本糊印型纸染比较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图片来源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5-56页
后记第56-58页
详细摘要第58-6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904957,这篇论文共6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