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聚贤学术研究

卫聚贤论文 史学思想论文 治史方法论文
论文详情
卫聚贤(1899-1989)字怀彬,号介山,又号卫大法师等,山西万泉人。现代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27年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后历任南京古物保存所所长、教育部编审、暨南大学教授等职,在沪曾创办国学刊物《说文月刊》。1951年由大陆赴港,后任香港联合书院教授、港大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职。1975年定居台湾,曾任辅仁大学教授等职。他一生涉足历史、考古、银行界,著作极多,涉猎颇广,并且在史学很多领域都有建树。卫氏受时代环境影响,主张大胆提出学术观点,认为只有大胆怀疑和假设,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他常常语出惊人,被学晁称为“史学怪杰”。在史学思想上,他认为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经历了三次转变,即“在山西信古,在北平南京疑古,在上海为有信有疑”,最终形成了大胆的怀疑精神。他曾否认屈原的存在,认为扁鹊、墨子、老子均为印度人等等。总体来说,他比较注重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善于运用地下材料和文献材料互相补正,因此他的治学风格更偏向于考古派。在治史方法上,卫聚贤应用历史统计学方法研究历史。他曾撰写了中国现代第一部用统计学原理研究历史的史学方法论专著《历史统计学》,该书不注重高深的方法统计,而注重一般使用的应用统计,将高深的统计学理论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进而应用到历史学科当中,有力的推动了历史统计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除了历史学,卫聚贤在考古学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中国考古学诞生初期,他亲自参与南京、山西、上海、杭州等地的考古发掘,并发起创办了吴越史地研究会。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发现和考证,他第一次提出了长江流域存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为后来良渚文化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主编的《说文月刊》对中国学术界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卫聚贤虽能大胆假设,却不能小心求证。他在论证一个问题时,为达到证实自己观点的目的,常常只攻一点而不及其余,甚至穿凿附会,以致某些论断常常是主观臆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以至于后来许多观点越来越偏离学术轨道,因此时常受到学界的排斥。建国后随着他离开大陆,很快被人冷落,至今鲜有对其进行研究者。
论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0-12页
第一章 生平及主要著作第12-19页
    第一节 生平第12-16页
    第二节 主要著作第16-19页
第二章 史学研究第19-41页
    第一节 史学成就第19-32页
    第二节 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第32-41页
第三章 其他学术研究第41-54页
    第一节 考古学第41-51页
    第二节 学术活动第51-54页
余论第54-58页
附录 卫聚贤先生学术活动年表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后记第64-6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897656,这篇论文共6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